文|日常角色林袋条约犯
编辑|王辉
从3年的4000人扩大到10万人的大型工厂字节跳动似乎要放慢速度,回到平常心。
“很多人做业务会说要All in,一下子结束战斗。我自己觉得,随便说All-in的团队有很大问题。All-in有时候是一种偷懒。”3月30日,在字节跳动九周年庆的内部演讲会上,CEO张一鸣这样劝告自己的员工。
“All in”为赌博术语,意为“全押”。张一鸣此前不曾提过,在字节跳动,更习惯的说法是“大力出奇迹”。他曾在公司7周年庆上的内部演讲中,将它阐释为“调动资源”、“全力以赴”。只是两年过去,再谈论时已不符合当下了。
其实,谈论All in并非从张一鸣开始,在此之前互联网巨头们陆续提过All in。其中一些公司的All in提法,的确是有点让张一鸣看不上。
最爱说All in的企业家,贾跃亭当之无愧。“All in”一度被其视为是一种乐视精神,并声称可气势磅礴地构建七大内容生态,但“All in”的庞大业务最终拖垮乐视的资金链,还坑惨了和贾跃亭合作的许多人。
2017年,孙宏斌入股乐视,仅半年蜜月期后,贾跃亭就远走美国(图/搜狐网)
2017年1月,孙宏斌带着165亿资金入股乐视,接受采访时称敬重贾跃亭“All In”的企业家精神。很快他就遭打脸。6月,贾跃亭夫妇及乐视系三家公司的12.37亿元资产遭招商银行冻结,贾跃亭远走美国。2017年7月,孙宏斌对乐视进行“去贾跃亭化”的改革,砍掉多项业务,但仍无力阻止乐视的巨额亏损。2018年,孙宏斌坦言乐视是他最失败的一笔投资。2020年5月23日,孙宏斌正式退出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
类似的,宣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All in”的陆奇也没有收获理想的结局。2017年初,陆奇空降百度。大刀阔斧砍掉百度外卖、医疗等“非核心、非使命”的业务部门,并提出百度“All in AI”的未来发展战略。
博弈暗流涌动。2018年1月,李彦宏参加极客大会时一改陆奇之前“All in AI”口风,强调自己从来没有说过“All in AI”,并重提百度的传统搜索业务,“信息流就是百度的重点,百度大多数的资源是在百度搜索、百度的feed流上。”
2017年,陆奇与李彦宏共同出席百度AI开发者大会(图/腾讯网)
事实也如此,能解决当下燃眉之急才是王道。2018年4月百度Q1财报显示,陆奇大力推进的无人驾驶业务在盈利方面颗粒无收,老业务中的搜索和feed流成为盈利锚点。当财报电话会议上被问到AI商业化问题时,陆奇的回应含糊,字里行间寄希望于未来。2018年5月18日,百度宣布“陆奇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不再出任COO等职务。
相比之下,赶上大数据时代的风口,提出All in cloud的小米,前景要明朗的多。
2020年,金山云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雷军将金山云的历程总结为“是一个敢想并且敢All in的故事”。2014年底,雷军宣布金山云“All-in云服务”,打的是让小米集团立足“硬件+软件+服务”的算盘。在金山集团只有12亿美元现金的情况下,雷军许诺未来3-5年向云业务投入10亿美元,以助力金山云进入行业前五。事后来看,All in有了奇效。
另一方面随着手机市场的饱和,为了延长小米的IoT业务链,小米将智能出行纳入业务链。
2021年3月30日,小米春季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将进军电动汽车行业(图/新浪科技)
车联网堪称物联网的最大应用场景,All-in汽车或将成为小米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而在此前,小米曾试水投资蔚来、小鹏汽车获得成功。这就不难理解雷军为什么要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喊出“我愿意押上人生所有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在Cloud的风口上,抓住契机适时all in 的还有阿里巴巴。
阿里2019年的阿里云峰会上,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宣称,“All in Cloud的时代已经到来”。2011年的内部讲话中,马云就信誓旦旦地担保, “每年给阿里云投 10 个亿,投个 10 年,做不出来再说”。2015 年,阿里集团宣布向阿里云战略增资 10 亿美元用于在全球加速部署数据中心,此时阿里云的收入只有 12.71 亿元人民币。等到2020 年末,阿里云第四季度收入已达到 116.15 亿元。
这不是阿里巴巴首次提出All in的说法。2013年,马云曾在内部信提出“All in无线”战略,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召集全公司所有管理者亲自动员,要求任何产品和应用都应该优先考虑无线。当时主推的是两款产品,来往和手机淘宝。其中,手机淘宝的攻坚胜战,正是阿里电商得以延续在PC时代的霸主地位的秘诀。
“来往”曾被视为阿里无线战略的重要产品,阿里曾计划投入十亿资金对标微信竞争(图/猎云网)
2015年11月,手机淘宝成为双11主战场,无线交易额达626亿,根据第三方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当天手机淘宝DAU达1.89亿。而主打社交的来往,则没有杀出重围,成为阿里一枚尴尬的棋子。也再次印证,阿里无社交基因一说。
但也有企业喊出All in 口号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充满强烈的求生欲。比如滴滴。
2018年5月、8月,滴滴顺风车接连爆出两起女乘客被害案件,引爆舆论。2018年9月7日,滴滴出行CEO程维在内部信中提出“All-in安全”,旨在回应外界对于滴滴业务安全的一系列质疑。滴滴一度被迫下线了它主要业务中唯一盈利的顺风车业务,当年上市的计划也就此搁浅。
2019 年,滴滴在安全专项经费上投入超过20亿元。经过了一年的安全整改,直到2019年11月,滴滴顺风车业务重新回归。2020年,柳青在接受采访时首次承认滴滴“小有盈利”。断尾求生将近两年后,滴滴仿佛重新回到了发展的快车道。终在今年1月重启上市计划,预期估值1000亿美元。
All in安全后,“公开透明”“安全第一”成了滴滴的新关键词(图/极客公园)
与以上公司的“All in”的策略不同,张一鸣声称不随便“All in”。
字节进入一个领域时,会快速投入大量资源,但往往是多团队同时推进多个项目,一旦发现 ROI不行就很快关掉。字节跳动严格遵循着“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产品开发思路,字节跳动的多个明星APP,都先要打败内部的对手。譬如字节下最火爆的短视频app抖音,也是从早期抖音、火山并行的格局中显现出优势,才得到了字节跳动倾其所有资源的支持。
随着字节营收的年年攀高,“不差钱”的字节开始利用投资形成产业布局。据企查查显示,2020年,字节跳动平均每10天就投资一次。
但疯狂投资并不一定能带来与之相称的利益。习惯了流量玩法的字节,也曾多次在投资上“走眼”。譬如,字节跳动曾对标知乎和微博分别推出“悟空问答”及“微头条”两款产品,砸钱砸流量猛推却未成气候,10亿元资金到悟空问答、400亿流量到微头条的豪赌,却没得到匹配收益。2021年2月,悟空问答停止运营。
2017年,悟空问答MAU达121万,曾一度被视为知乎最有力的竞争者(图/搜狐网)
近年来,字节投资策略有了明显转变,对于广告营销、新闻资讯、工具类传统项目的兴趣有所下降。自2018年开始,字节开始对教育、游戏、人工智能项目重点关注,最近则开始关注新消费、医疗健康、远程办公赛道。
刚刚度过的2020年对字节跳动来说,无疑是多事之秋。美国对其Tik Tok业务的打压给了一直努力全球化的字节一次重大的打击。时至现在,员工扩张到十万人、年收益超过两千亿的字节跳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运用好这庞大的体量,以继续绵延新时代的巨头地位。
在此节点之上,张一鸣借机内部演讲称不要随便“all in”像一句提醒,在即将步入发展的第十年,一路狂奔的字节跳动,也许是到了“以平常心做非常事”的时候了。
2021年3月30日,字节跳动9周年年会上,张一鸣发表演讲(图/凤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