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张方勇是北京M23战队小而著名的拳击手。
但作为一名拳手,让他出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出众的实力,而是他“外卖拳王”的外号。在3月30日的中日拳王争霸赛上,第三个出场的张方勇击败了实力远高于自己的日本拳手前川龙斗,帮助M23战队取得了胜利,也让他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和2017年第一次因为“外卖拳王”走红一样,大量的记者跑来采访他,甚至还有编剧想要以他的励志故事为原型编写剧本。对于这样的阵仗,一年多前已经经历过一次的张方勇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了许多,他明白这样的曝光对自己的拳击生涯和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尽管赢下这场比赛过后,脱下拳套的他还是要骑上电瓶车继续送外卖的工作,但相比之前对未来和梦想的迷茫,他的心境已经截然不同。
“我不会再犹豫了,只要还有机会,我就会为了梦想不断地向前冲。”
挂面不是我的未来,我想靠体育改变命运
1993年,张方勇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他就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云阳被称为“挂面之乡”,以制作鲜面条的手艺闻名,这在当地人看来是个“铁饭碗”,很多孩子读书读到初中就回家做挂面了,张方勇也不例外。11岁那年,父母回家开起了挂面店,因为店里缺帮手,还在读小学的张方勇选择辍学留在家里帮忙,直到15岁时店面转让出去,他才回到了校园。
原本,15岁上初一就已经算是“大龄”,再加上这几年天天熬夜起来做挂面,和学校里的同学们比,张方勇看起来就像个成年人一样。虽然重新拿起了课本,但那时他也没有想过能靠读书改变什么。看起来,做挂面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人生。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08年,在张方勇初中学校的一楼大厅里,挂着举重世界冠军伍建的照片,她就是从云阳县走出去的。“当时伍建拿了冠军后成为了全县的骄傲,不仅发了奖金还奖励了房子,我们都非常崇拜他。”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体育改变命运的“魔力”。
之后,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张方勇几乎看了所有的比赛,也让他燃起了对体育的热情。“反正就是买得起什么我基本都买了,足球篮球什么的,拳击比赛也看了,还买了个沙袋天天在家里乱打。”
这时,张方勇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我的未来一定是挂面呢?也许,体育才是改变自己的命运的那把钥匙。虽然当时还没有把体育当作自己的梦想,但张方勇还是开始做起了准备。除了读书做挂面,他一有时间就做俯卧撑练身体,久而久之,一口气做一两百个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奥运会结束后不久,万州区的运动队到张方勇的镇上挑选奥运后备人才,选到了他的初中,张方勇觉得这是个机会,就毛遂自荐报名了摔跤项目。“因为我本身力气就比较大,当时感觉这个项目挺适合我的,就想去试一试。”
然而,年龄却成了张方勇面前最大的障碍。“当时,教练来挑的基本都是11岁12岁左右的孩子,但我已经15岁了,对体制内来说是偏大的。教练当时也和我说可能练出来的机会不大,但看我那么坚持,他才勉强把我收了。”
进了运动队,张方勇得不到什么太好的机会,体重在50公斤级的他被迫要去打58公斤级的比赛。“当时50公斤级人比较多,我年龄大,机会都要留给那些年纪小的,我就只能被安排去打大级别。”张方勇拿过的最好成绩是重庆第三,但如果能参加更合适自己的级别,他觉得拿个第一完全不在话下。
无法得到重视让张方勇非常郁闷,也对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产生了自我怀疑。“继续练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回家老老实实做挂面。”
就在张方勇对未来充满迷茫时,他在网上看到了菲律宾传奇拳手帕奎奥的故事,让他深受触动。靠体育改变命运,这才是他想要的。
于是,张方勇离开运动队回到了老家,和家里人说了自己想打职业拳击的决定,但家里人当时并不支持。
“一方面他们觉得,我摔跤都练这么久了半途而废很可惜,另一方面,拳击是什么他们都没听说过,农村人也不希望你将来能做什么大事,回来继续做挂面,买房娶媳妇完全没问题。”
还好在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外公站在了他这一边。虽然外公也不知道拳击是什么,但对自己最疼爱的外孙,他还是给予了无条件的支持。
就这样,拿着父母给的3000块钱,张方勇坐大巴车来到了西安,开始了他的拳击之路。
俱乐部不专业,一度想放弃拳击
张方勇的小姨在西安,做的还是挂面生意,到了西安后,小姨就带着他去了当地的一家拳馆,这时张方勇才发现,职业拳击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之前在体制内练摔跤,吃住运动队都会管,不用想那么多,但到了拳馆后才发现完全不一样。不仅不管吃住,还要交钱,一年3600元的学费,我当时根本交不起,就先交了半年。”
交了学费后,暂住于此的张方勇,在小姨夫的店里,又开始做挂面、扛面粉。“我当时跟着小姨夫每天早上四点起来抓面,时间久了手很痛,肿得跟猫爪子一样。50斤一袋的面粉,一开始是一袋一袋扛,后来开始四袋一起扛,到了菜市场再扛下来。干到中午十二点到小姨夫家吃饭休息一下,下午两点去训练,一直训练到晚上。”
在拳馆训练的第一年,张方勇练得很刻苦,不用扛面粉的时候,他都会凌晨四点起床跑步练耐力。他觉得,既然是自己选的路,那就一定要混出个样子再回去。
但在这个过程中,张方勇却愈发意识到,自己待的这家俱乐部并不专业。“在俱乐部里基本都是练力量,但这个对我帮助不大,平时带我们练的也都是那种比我们只多练了几个月的师兄,结果学了一年,我还是只会乱打,根本没学到什么。”
一年多过去了,平时俱乐部里的实战训练,天天扛面粉练出来的身体让张方勇难逢敌手,俱乐部也没有帮他安排比赛,这种浑浑噩噩的日子让张方勇又一次迷失了。
“训练里根本没人打得过我,问俱乐部有没有比赛,回答都是没有,本来有一次俱乐部说搞一次比赛,后来也黄了,这样的日子让我变得非常浮躁。”
在西安的最后半年,张方勇跟着另一个朋友去工地上干活,没活了就去训练,但却早已没有了刚来时候的动力。“当时就觉得,可能职业拳击改变穷人命运这种事只会在国外发生吧。”
“我还应该继续坚持职业拳击的梦想吗?”这是彼时张方勇每天问自己最多的问题。
因熊朝忠重获动力,边送外卖边练拳
让张方勇重新振作的,是2009年的一则新闻。
“2009年的时候,网络上报纸上都在宣传熊朝忠的故事,从一个普通的矿工打到了职业的顶尖水平,甚至还获得了挑战拳王金腰带的资格,熊哥让我再次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方勇在《拳击与格斗》杂志上看到了昆明的刘刚老师,他的众威俱乐部已经培养出了好几位亚洲拳王了,熊朝忠也在那里。而比起名气,张方勇更看中的是众威的专业,在中国拳击刚刚起步的阶段,这是唯一一家真正在做职业拳击的俱乐部。
没想太多,张方勇说走就走,从西安坐了36个小时的硬座,一路杀到了昆明加入了众威俱乐部,还把几个在西安练拳时认识的朋友也叫了过来。来到众威后,张方勇确实感受到了和在西安时完全不同的环境。
“到了昆明,我才真的感觉到自己开始学拳了,练得非常专业,这是在西安时没有过的。虽然当时我们还上不了场,但经常看熊哥徐灿他们打比赛,让我很振奋,他们比我们强太多了,这才是真正的职业拳击。”
然而,尽管得到了向职业拳击更进一步的机会,但生活的艰苦还是给了张方勇和他的朋友们当头一棒。“我们练得很努力,可比赛根本没有我们的机会,平时要想办法找活干,不然根本没法维持生活。”不到半年,从西安到昆明的一行人,只剩下了张方勇一个。这一次,孤身一人的张方勇选择了咬牙坚持,他经常鼓励自己,不经历风雨,是见不到彩虹的。
2015年,张方勇打了8场比赛,战绩是7胜1平,但这些比赛基本都是级别很低的比赛,出场费也是微乎其微,有的200元,有的600元,大部分都没有收入。维持生活仍然是这个阶段,张方勇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摆地摊,当保安,去工地干活,张方勇几乎都做遍了。后来,他在一家餐厅找了份工作,一开始在后厨帮忙打杂,大厨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要帮忙炒菜,后来就专门帮餐厅做配送工作。2016年,餐厅倒闭了,因为凑不出工资,老板就把店里一辆破旧的电动车给了张方勇。
也正是在这一年,张方勇骑着这辆破破烂烂的电动车,加入了外卖小哥的行列。当时,外卖行业刚刚兴起,很多人对于外卖行业并不了解。“经常碰到一些情况,商家催着你去他那里拿货,顾客又催着你赶紧给他送过去,两头一起催。”那时张方勇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90度鞠躬和顾客道歉。
“我们那个片区的站点当时就十几个配送员,两个老板都在外面跑,现在一个片区要差不多上千人,原本一个站点现在要四个站点。”张方勇经常要从早上七点一直送到凌晨,他还创下了单日69单的站点记录,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回忆起当时那段岁月,张方勇坦言:“那时候晚上做梦都是在送外卖,顾客打电话来催我,一个接一个地打,醒过来之后发现是做梦才长舒一口气,但睡着了之后又会梦见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晚都会梦到。”
做起外卖小哥后,张方勇一个月基本都能赚到四五千元,好的时候能赚到八千元,这在昆明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因为工作太忙,这一年张方勇基本只能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去拳馆训练,比赛也只打了两场。
“跑着给顾客送外卖的时候,就当是跑步训练了,在商家店门外等商品的时候就在路边做做俯卧撑,实在是没时间去训练。”
虽然很艰苦,但外卖员的工作还是让张方勇得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开销,这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明白只有先稳定下来,自己才有谈梦想的权力。
“外卖拳王”火了,生活却并没有变好
对于外卖小哥和拳击手这两个身份,张方勇其实并不想让两者有太多的交集。
对家人,他不愿意说自己是送外卖的,因为“外卖小哥被欺负的新闻太多了”;工作时,张方勇也没有说过自己打拳的事,有时训练脸上受了点伤,张方勇就戴个口罩去站点,还会小心翼翼地躲着同事,生怕被他们问起,自己却编不出一个像样的谎话。
2017年,当时资助张方勇的云南众拳威推广人姜东给张方勇安排了一场比赛,让他和四川拳手董川争夺WBA中国区青年金腰带。这是张方勇从2014年正式打职业拳击比赛以来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为了这场比赛,一直都是整个站点最拼的张方勇,第一次向老板请了假。
老板当时觉得有些奇怪,就追问了张方勇,他便向老板说出了实情。没想到,得知张方勇拳手身份的老板不仅批了假,还给了张方勇更弹性的工作时间,让他把更多精力放在备战上,比赛当天,老板还去了现场为张方勇呐喊助威。
最终,2017年7月1日,张方勇以TKO的方式战胜了董川,成为了拥有金腰带的中国青年拳王。其实这场比赛,张方勇的出场费并不高,但经过媒体的宣传,张方勇就此被贴上了“外卖拳王”的标签,成为了励志的代名词。
WBA青年金腰带是WBA特设的一个拳王金腰带,在很多国家都有,设立的意图是希望能在各个国家推广发展拳击运动,但实际上这个头衔,在职业拳击里是最低档次的金腰带,不具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对不太了解拳击的人们和媒体来说,仅仅是外卖小哥和拳王的集合体,已经足以成为爆款。
突然间,外卖拳王火了,张方勇火了,而对此最感到意外的,或许就是他自己。火了之后,张方勇上了综艺节目,接受了大量媒体的采访,甚至还有人要专门为他拍摄纪录片。一开始,得到大量曝光的张方勇也挺开心的,但很快他就清醒了过来。
“当时感觉就像个小明星一样,但圈内人都懂的,这个拳王含金量并没有那么高,对像我这样的草根选手来说,很多都是想拿一次这个头衔,然后就退役去开个拳馆什么的。”
媒体的大量曝光并没有给张方勇的生活带来任何改观,反而还影响到了他的工作。“有的媒体来采访我或者来拍我送外卖,我车不能开得太快,这样他们拍摄的就跟不上了。这对我的工作节奏影响还是很大的,相同时间里我平常大概可以送七八单,但他们拍我的话我就只能送大概一两单,少赚很多钱。”
短暂的曝光高潮过后,一切又重回常态,张方勇依然要骑着电动车在城市间穿梭,甚至还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无赛可打。现在看来,这次意外走红并没有给张方勇带来什么实惠,更别提改变命运。
高烧40度坚持比赛,倒也要倒在拳台上
2018年下半年,M23战队从昆明搬到了北京,张方勇留在了昆明,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当时跟着去北京的都是战队一批打得比较好的拳手,而张方勇在所有的拳手中,并不起眼。
已经一年多没有打过比赛的张方勇找到了M23战队的经理卢小龙,想要为自己的梦想做最后一搏。“去年中旬,我找了卢总,希望他能帮忙推广我的比赛,我们也认识很多年了,他就帮我安排了。”
第一场比赛是去年10月,张方勇的对手是一位国内的体制内拳手,8月份刚刚拿到了贵州省运会的冠军。离开拳台一年多让张方勇对拳台有些生疏,而且四回合制的赛制也对自己不利,不过张方勇还是赢下了比赛,但用他的话来说,“赢得不够精彩。”
第二场是今年1月10号WBA的中国区年会,对手是一位菲律宾拳手。这场比赛原本并没有安排张方勇,在距离比赛还有十天时,他才接到了卢小龙的电话。“我不太好意思主动问,因为8月那场打得并不好,也就没有太期待。”得知自己被安排了比赛,张方勇立马从床上跳了起来,换上鞋出门跑了30公里。
过了两天,张方勇从昆明赶到了北京,但北京的天气却给了在春城昆明待惯的张方勇一个下马威。“当时是北京最冷的时候,又冷又干,我前一天晚上洗的鞋,一点水都没拧,第二天早上起来已经干透了。”
天气的转变让张方勇很不适应,这也直接反应在了他的身体上。赛前称重前一天,张方勇发了40度的高烧。“本来那场比赛定的是52.2公斤,但降到53公斤我实在是降不动了,就和对方协议,对方也同意了。但刘刚老师非常担心,立马说要取消比赛,而且菲律宾那边的教练说,在他们国家有拳手发烧打比赛结果被打死了。”
但对当时的张方勇来说,他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这次机会。“称重那天我就和刘刚老师说,烧已经退了可以比赛,让他别担心。他一个劲问我有没有事,我就一直回答没问题。”可上了拳台,张方勇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刚出了几拳就觉得气接不上来,浑身发软,接了对方一拳就昏昏沉沉的,看对手都已经有重影了。”他当时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贴上去,不管哪个部位,疯狂出拳。
对手也被张方勇毫无章法的出拳吓到了,不知该如何招架,张方勇靠着不要命的打法艰难取胜。下了拳台的张方勇意识已经不清晰了,他只是想着,“哪怕是死,都要死在拳台上。”
第三场就是3月30日的中日拳王争霸赛,过年时,张方勇就知道自己有比赛机会,所以减少了工作时间努力备战,但当他得知对手是前川龙斗的时候,还是吓了一跳。“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会安排了这个对手给我?’。”
“一开始没想起来,后来去查了资料,他2016年和曹星如在香港打满了十个回合,那场比赛我看的直播。”在张方勇看来,当时的曹星如是中国唯一一个能看齐世界水平的选手,以出拳速度快闻名,而前川龙斗竟然在和他的对攻中不落下风,当时给张方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虽然前川龙斗也有将近一年没有参加正式比赛,但赛前没有一个人看好张方勇能赢下来。在北京开新闻发布会时,有记者提问卢小龙,哪一场比赛最难打?卢小龙指了指一旁的张方勇,“他那场最难打。”
“我自己倒是没想过这些,我没觉得自己一定会输,但外界好像都这么认为,那我就一定要用实力让他们刮目相看。”这场在外界开来张方勇以弱敌强的比赛,在他眼中却是证明自己最好的机会。
赛前的称重仪式上,张方勇就“杀气腾腾”地做出了抹脖子的动作,而在当天前往比赛场地时,张方勇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希望今晚只有一个人站着离开拳台,即使那个人不是我,我也恭喜对手。
晚上的比赛,尽管前川龙斗展现出了过人的实力,出拳的力度和速度都极有威胁,但张方勇却并不害怕。他不断找机会进行近身肉搏,发挥自己的优势。
比赛最终以张方勇的TKO取胜告终,但张方勇却说,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受伤出血在拳击比赛里很正常,我鼻子第一回合就开了,血出得比他还多呢,他如果选择坚持,裁判一定会让比赛继续的,没想到他放弃了。不过我尊重对手的选择,结果也还算圆满吧。”
最亏欠的是女朋友
中日拳王争霸赛结束后,张方勇回了趟老家,比赛里他左边的太阳穴被对手打到了,神经一直拉扯到了下巴,那几天吃饭他都不敢用左边咀嚼。
张方勇这次回去主要是为了见女朋友的父母,“原本答应了女朋友过年的时候要去的,但当时因为要备战就没有回家,这次比赛完正好可以抽出时间回去了。”
在自己为了梦想拼搏的这段时间里,张方勇觉得最亏欠的,就是他的女朋友。2014年,当时去泰国打比赛的张方勇惨遭对手TKO,鼻子也被打歪了。“那场比赛没有出场费,回来后也没钱去医院,就自己买了点纱布回来止血。有一天血流得止不住了,我就干脆不管它,看看它能流多久。”
要换成现在的张方勇,应该不会这样和自己赌气,但当时,惨败的他非常难过,也对自己非常失望。后来他回了老家,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他和女朋友也是在那时候认识的。“女朋友是我妹妹的朋友,那时候还是大学生。当时在医院里照顾我,她挺开朗的,我也不想让她看到我这么丧的样子,就故意装得很开朗。”后来,互有好感的两人成为了恋人。
张方勇女朋友学的是儿童康复,通过最简单的语句帮助先天有语言障碍的孩子恢复说话的能力。毕业之后,她原本在重庆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一天上三节课月工资大概四五千元,但因为张方勇,她跟着来到了昆明。
“当时我希望她来昆明,现在想想是我太自私了。现在在昆明的工作,她一天要上十三节课,工资才三千多元。有一次她加班到八点多,我去接她她都快站不稳了,那时候我真的非常后悔。”
张方勇回忆,自己第一次陪女朋友回去的时候,她家里人都有些吃惊。“她爷爷去世了,我就陪她回去了,结果她家里亲戚看到我就问她妈,这是你女儿的男朋友吗?然后她妈妈就反过来问我女朋友,追你的难道就只有一个人吗?”
“我身高162,就比女朋友高一点,而且因为跑外卖还有打拳,感觉看起来比较老,她家里人一开始对我是有点不满意。但之后相处久了,他们也认可我了,还非常支持我打拳,我很感谢他们。”
张方勇计划下半年去北京跟着M23战队训练,这次他想让女朋友自己做决定。“之前她重庆那个老板人挺好的,说如果回去可以再去那里上班,如果跟我去北京日子可能还是很苦,这次我也该为她考虑。”
我的身上,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
“即使是在我的一票师兄弟里,我的实力其实都不算强的,比我厉害的人有很多。”谈及自己因为“外卖拳王”走红时,张方勇说道:“只是因为当时我外卖小哥的身份,才得到了这么大的关注。其实,他们也都为了梦想做着社会底层的工作。”
这就是中国拳击的现状,能够通过打比赛维持生活,甚至赚得钵满盆满的,只有拿到洲际、国际甚至世界拳王的那些佼佼者。而其他的大多数普通拳手们,都在过着一边为梦想奋力挥拳,一边为生活绞尽脑汁的日子。屈指可数的比赛机会以及微薄的出场费,这些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奢求。
而在这些普通的大多数里,能够坚持下去的少之又少,更多的只能是无能为力后的黯然离去。张方勇的好朋友老胡就是这样的例子。
“去年上半年,老胡已经没有正统比赛打了,当时他参加了一个淘汰制的民间比赛,据说冠军能赚到好几万。老胡就自费去成都参赛,还把体重从70公斤降到了55公斤,他当时已经把这次比赛当成最后一次了。本来前面都很顺利,连赢了好几场,结果比赛夭折了,对老胡的打击挺大的。其实我们也都明白,国内这样的比赛,就是某个大老板有情怀或者喜欢拳击就砸钱,都是没有回报的。”
“老胡大我两岁,已经没有时间去犹豫了,他打算今年六月和女朋友回四川老家。除了老胡,之前和我们一起住过的另外两个兄弟,一个回西安发展了,还有一个回老家做拳击装备的生意,做得还不错。”
一开始,老胡的退出让张方勇很意外,有些接受不了,但现在想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是一条不归路,老胡也有不甘,但放弃对现在的他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继续打下去也很难有机会了。”这次争霸赛前,老胡给张方勇发了很多鼓励的话,而张方勇能做的,就是带着老胡没完成的梦想,和命运死磕到底。
张方勇的励志故事在网络上传开了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不少人微博私信他,希望他能坚持,不要放弃梦想。看到这些留言,张方勇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他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可能已经不再是过去仅仅想着靠体育改变命运这么“简单”了。
“我一开始追求梦想,好像是我一个人的事,有很多年的时间我都是在犹豫中度过的,一直在想我是为了什么,又赚不到钱,朋友们也都离开了。但现在,我的朋友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我身上,甚至现在全中国很多草根拳手,包括很多普通人,因为生活所迫放弃了理想,现在后悔却为时已晚。他们都希望我能坚持,如果我有一天成功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慰藉,很多人私信我说,你成功了就是我成功了。”
这样的负担似乎有些沉重,但张方勇把这些更多看成了自己的动力。
“我已经26岁了,是拳击手的黄金年龄。现在我的世界排名进了前五十,未来的挑战比过去可能更大,但我不会再犹豫了。如果输到没有机会,那可能就是放弃的时候。只要我还有机会,我就会一直往前冲。有那么多人的支持,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