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孤独:漂泊的孤独。
1、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首写满了孤独的诗。字里行间没有叙说此时张继的心境有多么的孤独苍凉,而作为读者我却能够深深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游子漂泊在一叶江舟中的孤独感。仕途上的失意,人生的坎坷,家庭的负担全部压在一个中年大叔的肩膀上,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愁绪,让张继这个天涯游子彻底失眠了。霜,对愁眠,寒山等词汇已经道出作者的心境,季节虽暮秋心境已寒冬,全诗不着一个“孤”或“独”字,却尽得孤独的况味。这种游子漂泊的孤独绝唱,情景人三者交融,古今第一。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当我们渐渐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家离开父母,做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为了梦想去闯荡打拼奋斗,你走过很多的城市遇见很多的人看过很多的风景,当你遭遇挫折而没有父母的关爱支持时,当你身无分文而没有朋友伸出援手时,一种孤独的心境就会油然而生,像浪潮一样侵袭击打着你的内心。独在异乡为异客,故乡情在于一个“故”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浮生如寄,漂泊无依,未着衣锦哪敢还乡?长年在外始终没有家的温暖,这种孤独生出的凄凉感千百年来在某一刻都会出现在某一个出家远行的游子旅人心中,成了一种特殊的情结,不由张继始,不由张继终。
第二种孤独感:一个人内心的孤独。
2、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种心境的孤独,孤人孤舟孤钓,钓的不是冰雪覆盖下寒江里热闹的游鱼,而是排遣作者心中的一种寂寞。抱负不得施展,梦想难以实现,在政治上的见解又不被理解。柳宗元内心的孤独只能诉诸于外物。正如现代人说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柳宗元于大寂静中钓得是心中的波澜,时而欢腾时而宁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作为一个躲避尘世纷扰与厌倦官场沉浮的诗人哲学家,他于入世中出世,寻求片刻的安宁清心,不正写照着无数的当代人在社会中做着儒家争名夺利的事却有一颗道家归园田居的心吗?
然而,能够心境淡泊的又有几人?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境界所有人都会置身于名利场中,又有谁会主动退出一步海阔天空或去寻找那种噬心蚀骨的孤独?用孤独来宁静自我的人,一定有一颗倔强高傲的内心。现代人最怕孤独,倘若女人没有了闺蜜男人没有了女人,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空虚的心灵习惯了被别人的琐事眼光填满,自然无法审视自己的内心。在千山绝鸟、万径无影的孤舟里,柳宗元凝视着手中的钓竿,内心古井无波,一人独钓寒江,他无需与人说,便已拥有了整个世界。
第三种孤独感:作为人的孤独。
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情。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却少了人的性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偏偏人就试图摆脱天道所赋予万物的孤独感。陈子昂站在时空的长河里浩瀚的星空下怆然涕下,便赋予整个宇宙以悲天悯人的色彩。陈子昂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生于天地间,感叹宇宙的浩瀚无垠与人生的渺小短暂,生出一种浩然孤独的长叹。正如仲尼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觉察到了人存在的意义是多么微不足道,也正是这微不足道的觉察让他的孤独充满着历代文人对人类自身的终极人文主义关怀思想。他的孤独感让宇宙因为人的存在才有意义。
这种关于人性本是孤独的想法人一辈子都有想到过。简而言之就是人为什么活着?只是为了现实中更好的生存没有人愿意多想这个问题。当然,在你老掉临死的前几年你一定会想到死亡,你会有一种大恐惧大孤独。我会想:千百年前没有我千百年后依然没有我,我死了就彻底化灰消失不见,后代子孙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就像没有在人世走一遭一样。人们生活中之所以有做人难为人一世太累的感叹,还不是因为孤独!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个人,赤条条得来赤条条得去,活着的时候还要靠自己,这种孤独伴随着人的一生,每每想到宇宙虽大我却买不起一百平米的房子,就蓝瘦香菇!陈子昂因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关系而孤独泣涕,我又何尝不是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