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孩子经常生气的时候,这样做的原因是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家长应该理解和尊重他,让他感到自己的感情受到关怀。
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不懂如何表达自我,接纳孩子有情绪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前两天看到抖音上一个孩子坐在地上乱发脾气的哭叫,家长配音“我妈已经三天没有打我了”有网友留言狠狠的打,打到认错为止。还有网友留言,不要理他,让他去。
有一次去朋友家,她家孩子看动画片时间过长,父母要去关电视,孩子就发脾气。孩子爸妈没有去大声指责,而是沉静的表达了理解孩子此刻不愿被关电视的想法,轻轻的拍了拍他,告诉他不该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因为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大人的理解让孩子渐渐安静了下来,孩子爸爸主动示范给孩子看,告诉他应该这样表达自己:“爸爸,我还想看电视,你别关,好吗?”并让孩子跟着说一遍。孩子认真的跟着说了一遍,并得到再看半小时的奖励。
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还不懂得如何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当面对问题的时候首先释放的是情绪,如果养育者此刻也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回应,彼此会陷入情绪的斗争,而问题得不到真正的解决。孩子被压制的内在情绪也没有得到化解。父母要多理解孩子,读懂孩子情绪背后的语言。
鲁道夫·史坦纳说过:“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
当孩子发脾气,试着理解他的情绪和需要,发脾气的孩子不等于坏孩子
贾静雯“我从来不对孩子大吼大叫,因为你一吼孩子就害怕,反而会用一种失控的方式对待你,这时你就会崩溃……”所以大人一定要沉住气,过滤掉孩子的坏情绪。
孙俪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孩子在有负面情绪时,父母的拥抱是孩子最大的安慰了。
美国迈阿密接触研究机构负责人菲尔德表明: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渴症”,而拥抱恰好是能消除此症状的的积极方式,尤其对年幼的孩子尤为重要,越是生气,越是拥抱的方式化解,给足孩子安全感,稳定孩子的情绪,促进亲子关系。
错误沟通方式会让孩子隐藏情绪,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孩子会因为焦虑而用发脾气来做防备,这时要教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不要焦虑
当你问孩子:你为什么要乱生气呢?这其实是让孩子学会隐藏情绪。让他意识到有情绪不好,有想法和要求也是不被喜欢的,这会把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推越远。
可以试着引导孩子,你打算接着来要怎么做?你想要我怎么帮你?让他知道大人不仅理解他,还和他站在同一边。孩子焦躁的心会安静下来,这是有利沟通的开始。
2. 面对孩子发脾气,父母不是以暴制暴,而是采用理解和情感支持的方式,不但不会削弱了父母的权威,温柔有时却是最坚挺的力量。
李玫瑾教授分享过她自己的故事:有天她在家带外孙,当时孩子还不满6岁,孩子看iPad已半小时,姥姥说这样对眼睛不好就把平板收走了。孩子抬手就打到了姥姥脸上一巴掌。姥姥说你得给我道歉,然后就走开了。留下孩子坐在那生气。
过了许久孩子渐渐冷静下来,主动去寻找姥姥,姥姥说你得给我道歉,因为你刚才动手了。等事情结束以后姥姥跟孩子说,“我为什么要收走呢,我知道你看的很快乐,但是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到时候你要是眼睛坏了,你今后大了你想你看不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为了你以后姥姥才这样做,以后姥姥说不能看了你就收起来。”从那以后孩子很规矩,他经历了这一次知道了界限在哪里。
孩子虽小,但是心里也都懂事。大人用适宜的方式来处理,孩子都能接受。如果父母用怒吼或者冷暴力来对待孩子,伤的是孩子的心,留下的是日后叛逆难管的种子。
李玫瑾教授的外孙发脾气打了姥姥,是孩子做错了事,做错了就要道歉,要用于承担。这种小小的惩罚其实是一种保护,让他怕,让他知道底线。虽然没有大声言语的斥责,但是温柔的行动已经透露了强大的力量,在温柔坚定的立场上树立了权威。
面对孩子发脾气,家长首先不能失控,不能急,要是着急就输了,对孩子得智取
黄磊在微博中描述了女儿有起床气,冲大人发脾气,于是他在中午的时候就“旧事重提”的问孩子“早上是谁发脾气了?”孩子回答说“明知故问”。黄磊风趣的回应道,孩子这是啥时候会的成语!黄磊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孩子的脾气,堪称娱乐圈教育的典范。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一书的作者提到:温柔是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是不管我是否同意你要做的事情,但我依然愿意听你说话。坚定是有底线,有界限,是不带控制的坚定,是我对自己的需求负责,而不是绝不退让。
3. 父母的反应,影响到孩子的性格的养成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处事方式和原则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 父母多表达愤怒,孩子会情绪暴躁
◆ 父母多表达惊慌,孩子就会对很多事物害怕担小
◆ 父母多表达抑郁,孩子就容易消沉
乐乐经常受到父母的指责和嘲讽,原本大大咧咧的性格有所改变。特别是在人际相处中能明显感受到他的变化。在学校的小组活动中,有同学想要提出乐乐的问题和不足,乐乐本能的情绪激动,开始为自己辩驳,显得非常抵抗。想必是长期的家庭环境让乐乐原本开朗的性格逐渐发生变化。
曾经有个调查,在台湾有四成学生表示,曾经在家庭和学校中受到过语言伤害。即便知道对方是气话,仍然有无法磨灭的伤害。
想想我们自己在生气时有没有对孩子说过或者曾被父母说过类似的话:
早知道就不该生下你。
我不要你了。
你真是个赔钱货。
我再也不管你了。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孩子只有在和善有尊严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育儿专家尹建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要让孩子听话,首先父母要学会听孩子的话;父母听话了,孩子才会听话。
奥巴马的母亲唐纳姆是一位出身于美国中西部的白人女子,她的一生有过两段婚姻,虽然最终都失败了,但是从不埋怨命运坎坷,孩子从她身上永远看到的是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也爱着孩子的母亲。她独自抚养孩子,从未在奥巴马面前说过父亲的任何不是,还总是不忘在小奥巴马面前传递父亲对他的爱。
她智慧的向小奥巴马解释父母的离婚:他们三人有三个关系,爸爸妈妈的关系,爸爸和儿子的关系,妈妈和儿子的关系,现在结束的只是爸爸妈妈的关系,爸爸妈妈还是会爱他。即便这个男人让他未婚先孕,婚后不久又抛弃了他们母子。
离婚十年后,老奥巴马来看望儿子,父子间有了小争吵,唐纳姆对奥巴马说:“你不应该生你爸爸的气。他非常爱你,只是有点固执。”
奥巴马的妹妹说:“母亲不允许说话刻薄,或者骄傲自大。如果我们说了别人的坏话,她会从对方的角度重新谈论这件事。”
正是唐纳姆的正确价值观,给了小奥巴马充足的安全感。父亲虽然缺位,形象却是美好的。即便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他不但不缺爱,更能用正向的力量面对一切挑战。
上游有水下游满,爱的教育正在流淌,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4. 科学育儿,忍住不用发脾气回应孩子的父母,是自我的更新成长
在日本有些幼儿园里,收孩子同时也要教父母。幼儿园邀请父母一起去吃饭,这叫食育,教育感恩。
我们常看到孩子常表现出一些我们不太喜欢的状态,其实是家长内心的呈现。孩子的不良表现,对我们是一种提醒,促使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父母需要先做调整,我们的孩子才会随之改变
《性格与养育-致正在长大的父母》一书中说:“我们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其实是孩子在带着我们成长。”我们透过孩子又获得了再次成长的机会,认识自我。养育孩子的修行,是完善自我的素养,我们给孩子浇灌什么样的养分,塑造他们的性情。只有父母的自我教育,才能有益于自身生命的成长,并带给孩子阳光向上的力量。
有句话说: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天天向上。
当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情绪,就是在帮他们认清自我需求和学会表达。他们由此获得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尊重将会影响一生。
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父母们科学正确的喂养,爱的教育能抵成长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