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名单,我相信大家都刷。说实话,热搜表确实包罗万象,只要点击关键词,就能一眼看到众生相。
因此,很多人睁开眼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起床洗漱,而是看热搜。但是最近,吴亦凡、都美竹、郑爽等男女艺人,在布满河南水灾新闻的微博热搜榜中,硬生生地挤出了自己的位置,在海量的救援信息中“脱颖而出”。
这也直接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大家纷纷表示,这种关键时候明星能不能不要再”买热搜“添乱?
其实不只是微博,各大平台的热搜榜但都存在着娱乐八卦、营销推广、恶意炒作经常占据热搜榜前几位,真正的新闻反而被刷了下去的情况。
作为相当一部分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微博热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热搜”诸神战开启
按理说,微博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应该真实反映微博用户对于热点内容的关注程度和方向。
但是,现在各个平台的热搜榜单都可谓是怪象频出,经常会看到很多完全不认识的名字,要不就是明星胖了瘦了的无聊事,甚至上热搜、撤热搜都变得很随意。
而在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各个平台”热搜生意“的庞大产业链,从购买热门关键词、广告推荐位到修改认证、购买粉丝、转评赞等,每项数据生意都有着明码标价,甚至还有专门的课程传授这项“技术”。
可以说,现在的热搜榜已经变成了一场资本和金钱的游戏。毕竟热搜支配关注度,而关注度决定着利益,哪里汇聚用户的注意力,哪里就有营销的空间。
如今的热搜由于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已经逐渐成为了商业营销的必争之地,任何流量平台都希望自己能在站内做出一个热搜榜,以此让用户获取到最热门的内容。
随着热搜“商机”的不断显现,不少平台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纷纷加入了这场“诸神之战”。
如今,从社交媒体微博的热榜,到头条、抖音、知乎、百度、抖音等内容平台的热榜,再到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的热榜······可以说,各平台热榜层出不穷。
2017年,知乎对年,知乎对App首页进行改版,最大的变动之一便是增加了对站内热门内容进行聚合展示的热榜板块,随后基于热榜知乎还推出了知乎热榜小程序。
“知乎热搜”上线后,抖音也紧随其后,上线了“抖音热搜”,其中包括热搜榜、音乐榜、视频榜三个榜单 。在热搜榜上,每个热搜词后面会显示相应热度指数,部分热搜词后面还会显示“热”、“新”等标记。
抖音和知乎设置热搜功能,也是看到了其在内容曝光和商业变现上的前景。对于内容社区而言,热搜正在变成一个标配。
当热搜变成一门生意
尽管现在各大平台都已经上线了”热搜“功能,但一提到热搜,人们首先还是会想到微博热搜。
现在的微博热搜已经和各种娱乐性话题密不可分,事实上,“买热搜”也早已成为了娱乐圈进行营销的重要方式,沦为了明星娱乐圈的后花园。
而热搜是可以“买”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买热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刷热搜”,它不是广告位,而是通过种种非正常的手段刷上热搜。
此前,有媒体报道过买热搜的市场价一般为:前三5.5万、前五5万、前十4.5万、前二十4万、前三十3.5万、前四十3万、前五十2.5万。
这个价格看似不高,但要知道,热搜榜是每分钟更新一次的,这个价格并不保证在榜时间,只能在所选位置的停留时间可以保证在30-40分钟,因此很多刷上去的热搜,也只是昙花一现。
如果要确保话题长期在热搜榜上,价格就高得多了。按照媒体报道,如果要在微博热搜上待一天,20至29位,可能需要50万元;10至19位,需要60万元;1至9位,需要70万元。
由于用户已经形成固有的搜索习惯,加之平台本身强大的流量入口效益,热搜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成熟的商业化工具。
其中,由于用户数量颇具规模,抖音热搜上线不到半年就脱颖而出,因此也有人说抖音这个热搜上的后起之秀将会是微博热搜的一个极大威胁。
与微博以碎片新闻资讯事件为主的热搜不同,抖音热搜以短视频为主,这也意味着在抖音热搜中更多以是演绎和娱乐为主,这恰恰是其体现差异化的地方。
但是,由于抖音用户之间的关系链尚未建立,而微博已成功吸引了媒体、自媒体、企业及机构参与,因此目前抖音热搜主要是用在营销事件的热度引导以及品牌赞助商在流量推荐上,商业变现能力还赶不上微博,要想超越微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对变现有强烈欲望的抖音而言,热搜正在成为它转化流量的重要工具。目前,在抖音的热搜榜中,已经出现了带有“荐”字样这类收费上榜的热搜话题。这说明抖音热搜已经正式进入商业变现阶段。
随着抖音商业化加速,抖音上UGC“种草”推荐、产品测评、抖音同款等通过热搜都可以得到更加的流量展示位,从而带动抖音商业模式的进阶。
该给热搜降降温了!
如今,虚假流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好的内容不被看见,千篇一律的广告铺天盖地。
平台的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应该真实反映出用户对于热点内容的关注程度和方向,而不该“盛产”营销推广和八卦讯息,以及恶意炒作话题和热度,这不但会使平台失去了公共舆论的观照作用,还会使社会对信息产生误会和曲解。
这些是非不明、骄奢淫逸的观念会给网友尤其是青少年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导向,不知不觉污染下一代的稚嫩心灵,潜移默化地浸淫社会风气和现代文明。
试想一下,如果明星、网红、权势者,通过资本输出和议程设置,占据了公共话语权,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是相关利益方虚构出来的,如同是一个新的“楚门的世界”,公众仿佛被蒙上双眼喂食,知情权被践踏。
与此同时,很多真实的、重要的声音反倒消失不见,普通人的舆论空间被一再压缩。因而有人认为“热搜生意化”与百度“竞价排名”一样,损害的是普通人的权利,也有可能引发“魏则西式的悲剧”。
因此,热搜不能当成一门生意来做。面对“热搜生意”出现的问题,平台还要适时给热搜降降温。
一方面,平台应该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将舆论还给公众,真实反映民众所关注的话题。
另一方面,平台也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杜绝买热搜、撤热搜、干扰传播秩序等行为,同时对不良和虚假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剔除,避免热搜成为哗众取宠、庸俗不堪甚至有害的信息集散地。
如今,“热搜榜”已经成为各类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和新闻平台的标配了,热搜成为生意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大,但越是在这个时候,各大互联网平台更应该让热搜真正成为民众心声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