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正常的空腹血糖为3.6-6.1mmol/L。
一般情况下,如果空腹血糖低于3.5mmol/L,我们就认为患者血糖偏低;如果大于6.1mmol/L,则认为血糖偏高。
1.血糖降低可能是什么情况?
人体内血糖降低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①血糖来源减少
这种情况主要多见于长期的饥饿,以及消化系统吸收功能有问题的患者。
此外,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没有太强的摄入功能,需要妈妈不断地去喂养,如果新生儿营养不够,也有可能出现低血糖。
②胰岛素瘤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当患者出现胰岛素瘤时,胰岛素分泌就会增加,就会造成血糖降低。
③药源性降低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如果服用降血糖药物的剂量不合适,比如剂量过多,血糖也会降低。
对于这种情况,患者要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
2.血糖升高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临床中,血糖升高较为常见的疾病就是糖尿病,除此之外,血糖升高还可能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出现:
①摄入增加
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甜食或碳水化合物,人体内的血糖就有可能偏高。
②胰岛功能出现问题
除了1型糖尿病外,长期的慢性胰腺炎也会影响胰岛,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③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加
虽然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但人体内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很多,比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等。这些激素分泌增加,都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3.血糖过低或过高有什么危害?
人体内血糖过低,能量供应就会不足,这时就有可能出现心率加速、头晕、出汗、恶心等症状。
同时长期的低血糖还有可能导致部分器官长期能量供应不足、代谢减慢、功能减弱。
尤其对于新生儿来说,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比如脑缺氧、脑功能受损等。所以,妈妈们在孩子出生后,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喂养。
高血糖产生危害是非常缓慢的过程。虽然体内的血糖升高,有了更多的能量供应,但人体内的细胞长期泡在高糖的环境里,必然会受损。
高血糖会损害人体的小血管,主要见于视网膜和肾脏,比如临床中常有患者发现视力下降来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而对于冠状动脉、颈动脉等大血管来说,动脉内皮细胞长期在高糖环境下,也会有一些氧化和应激反应。
此外,血糖过高还会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影响血液供应;对神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感觉神经减弱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要尽早筛查或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平稳,避免发生严重疾病。
4.血糖监测有哪些方法?
-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能够代表胰岛素正常的功能状态,它是指空腹八小时以上测到的血糖值,这里的空腹指不摄入任何碳水化合物,当然可以喝水。
通过空腹血糖的检查,我们能够确定患者的血糖偏高还是正常。
- 糖化血清蛋白
糖化血清蛋白是葡萄糖和血清中的蛋白质结合后的物质。血清中主要的蛋白质是白蛋白,白蛋白与葡萄糖结合形成糖化白蛋白。
因为白蛋白的半衰期是21天,糖化白蛋白就能反映最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监测糖化白蛋白就能有效避免随机血糖的波动。
比如某天因为朋友聚会,饮料喝多出现的一过性血糖升高。
- 糖化血红蛋白
人体红细胞中有一个叫血红蛋白的物质,它的主要功能是携氧送氧供机体使用。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后的物质被称为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白蛋白相比,它更为稳定。
因为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糖化血红蛋白就能反映近期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同样也能避免空腹不够、情绪、炎症、应激所带来的空腹血糖波动。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王学晶《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