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傅首尔发长文#意外登上了热搜榜,让“原生家庭”这四个字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原生家庭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其中包括我们的父母,也有可能有兄弟姐妹。这个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新家庭中的表现。
原生家庭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基础,儿时的安全感以及其他的心理感觉大都来自于原生家庭。如果这些感觉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就会在儿时形成“心理坑洞”。
很多孩子(相对父母而言)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我究竟有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
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让你觉得熟悉的场景:
1.经常被挑剔:有些父母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做比较,更有甚者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相比,最后比较的结果就是哪里也不满意。父母对于孩子能力的不满意和挑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行的、不够好的。
2.经常被忽略:有些孩子感受到父母总是忽略自己,所以经常会闯个小祸、把自己弄伤,不断去验证父母到底在不在意自己、关注自己,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在受着伤害。
3.经常被否认:有些父母总是否认孩子真实的感受。比如,孩子告诉父母:“我觉得很难受、难过”,父母就会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你应该坚强、勇敢一点”这样的孩子会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否认的,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困惑或冲突:这个感受对我来说很真实,可是父母又告诉我是不应该存在的,那到底哪个是真实的?
4.包办一切:有些父母看似很完美,满足了孩子所有的需求,但是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培养。在现实中面对挫折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去应对,原因就是原生家庭中给了他一些过度的满足或过度的照顾造成的。
原生家庭中承担着最主要照顾职责的父母,他们的状态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1. 情绪失控的妻子,工作狂式的丈夫
有一些父母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之间不相爱,这其实对孩子来说也会形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当遇到问题之后,夫妻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不能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一方情绪失控、一方以工作为借口逃离家庭、逃离冲突,相互不满意,最终也就不能胜任父母的职责。
2. 不能做夫妻的父母
有一些父母,只要孩子一出现问题,他们立刻就会高度紧张。活动轨迹时刻以孩子为中心,没有夫妻间的情感沟通的空间。这类父母表面上看似很关注孩子,但他们忽略了自己在婚姻内部夫妻的角色,也就意味着他们双方在婚姻中可能很难获得来自对方的支持。
3. “争宠的孩子”
这里的孩子不是家里真的孩子,而是家庭中的父母。有些父母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天天在心里去验证我是不是最好的爸爸、妈妈?行动上争取孩子对自己的认可,比如,妈妈不给孩子买贵重玩具,但是爸爸给孩子买喜欢的玩具获得孩子的认可。其实受伤的被撕扯的仍然是孩子,会导致孩子不能安心去面对他自己的问题。
最终,伤害变成了这个样子:
1. 很难亲近任何人
表面上看是一个有着特别多人际交往的人,但当面临着情感破裂,如失恋、离异、家里亲人离世这样的一些大挫折的时候,他会发现身边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所以,不能亲近任何人并不是指表面上的交往,而是深层的能够保持连接的关系。
2. 个性里面有一些过度敏感的因子
比如说遇到一个同样的人际冲突,相比于别人而言会更受折磨。对人际关系中别人的任何一个反应、表情或者话语,甚至一点点语调的变化都非常的敏感。
3. 容易被情绪的惊涛骇浪淹没的人
在生活中特别容易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继而又特别容易诱发人际关系问题,包括可能是间接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可能是因为一件事情没做好,别人也没说什么(还好吧还好吧),但他感觉已经是一个特别严重的批评(没脸见人,不敢继续做这份工作)。
4. 做最“孝顺”的孩子
比如,排行老二的他从小到大就是家里爹不疼妈不爱的孩子,长大后发现原生家庭中大小事情、甚至兄弟姐妹家中的事情都是他出面去做的。即使他心里其实是有着特别多的委屈,一直背负着对父母特别深的埋怨,仍然一直在做最“孝顺”的孩子,背负着委屈、难过、伤害等情绪生活着。
5. 不敢怨恨父母,但喜欢看别人怨恨父母
自己心里觉得不能埋怨父母,找一大堆理由去理解父母,把自己的埋怨、怨恨那一部分压抑起来,期待着有人来替自己说话,看见自己的伤痛。
关于如何疗愈原生家庭的伤,我们下次继续~
我是白一,要相信世界和我爱着你呀。
#幸福公益心理援助#
#心理咨询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