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临死时说,他有三个想不通,死不瞑目。
公元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1月22日,黄昏。苏北平原上,大运河西岸,一个叫碾庄的不出名小地方。
到处硝烟弥漫,轰隆隆的炮声渐渐稀疏,喊杀声越来越近。忽然,几声枪响,一个身影倒下。
死者黄百韬,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7兵团司令官。别问我黄百韬是自杀还是他杀,我真不知道,国共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几乎是同时,黄百韬麾下第7兵团五个军(25军、44军、63军、64军、100军),共计10个师近10万人,最终全军覆没灰飞烟灭。
至此,淮海战役(国民政府方面称徐蚌会战)第一阶段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重大胜利,就此打开整体战役局面;而国民党败局已定,唯一变数在于能撤出多少部队。
一、乌合之众
第7兵团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部队。黄百韬兵团组成于1948年6月豫东战役期间(当时尚无具体部队编号),开始只有整编25师(即25军,师长为黄本人,后由陈士章接任)加一个快速纵队;战后得到第7兵团番号,调出快速纵队,编入粤军63军(军长陈章)和64军(军长刘镇湘);48年9月济南战役期间,又编入中央嫡系100军(军长周志道,即整编83师,该部并不完整,19师在济南战役被歼灭);至11月淮海战役即将开打时,又编入放弃海州撤退下来的川军44军(军长王泽浚)。
就是这样一帮杂牌军,在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主力重重围困下,固守只有野战工事的村镇碾庄,足足抵抗了12天之久,造成华野部队近6万人伤亡,几乎占整个战役解放军方面一半战损。
时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大将回忆说:“上至中央军委,包括毛主席,下至我们,开始都对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力估计不足啊!后来我们碰了钉子,可又不敢向毛主席叫苦,只有豁出命来打。毛主席天天来电催问战况,我心里很着急。部队打得很苦”。粟裕坦言,淮海战役期间他紧张过两次,第一次就是围歼黄百韬兵团,太难打了。
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在发给西柏坡统帅部的电报中委婉指出:歼灭黄百韬部后,华野“部队必已相当疲惫,刀锋似已略形钝挫”。言下之意就是战斗艰巨性超出预想,此战损失极大,华野部队不经过整补,已很难进一步扩大战果。
能得现代中国最优秀的几位统帅肯定。黄百韬虽败犹荣,他有效捏合了这支乌合之众,最大程度发挥了战斗力,表现相当出色。
尽管解放军付出巨大代价,但是这场恶战有力震慑了敌人;黄百韬败亡之后,徐州诸军丧胆,从此一心只顾逃命,再无反扑胆略。
于是有人不禁感叹:要是黄百韬兵团没有被困碾庄,而是顺利撤回徐州,国民党方面多了这支能征惯战的劲旅,淮海战役胜负未可知也!
二、三不解
黄百韬不是没有机会全身而退。据此战之后化装逃跑的25军副军长杨廷宴回忆,黄百韬临死前对他说:
我有三个想不通(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两天之久,为什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以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附近掩护我西撤。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黄百韬此言可谓沉痛。
战前7兵团驻守运河东岸的新安镇,距徐州大约200公里,在整条战线中呈突出之势。黄百韬早已意识到自己孤立无援,极易成为解放军打击对象,一再向徐州总部请求西撤与主力会合。经过作战会议商讨,总部决定将各部收拢到徐州附近,但要求7兵团暂时停留在新安镇,等待驻44军从海州(今连云港市)过来,一起西撤徐州。
按战史:华野主力于6日夜转入战斗状态,目标直指新安镇。而7兵团会合了44军后,于11月7日开始西撤;由于只有运河铁路桥一条通道,大军以及混杂其中的难民拥挤,通过效率很低。不得已黄百韬命63军改走南线窑湾渡河,结果这个军以及25军100军掩护主力的两个多团都赶不及过河,在野战中被追击而至的解放军分割包围并最终覆灭。所幸兵团主力已经过河,他们抛弃后卫炸毁铁桥暂时阻断追兵,加快行军速度,至9日到达碾庄。
应该说7兵团走得不慢,三天跑完一半路,平均每天超过30公里。该部原先配属的快速纵队已经调离,兵团没几辆汽车可用。当时陇海线基本停运,大部队还是要靠脚板,这个行军速度在国民党军中算相当出色。
无奈解放军另有高招,华野西路山东兵团从台儿庄、贾汪一线突破,占领曹八集挡住去路,随后解放军东西对进,将7兵团合围在碾庄。
如果7兵团能提前两天出发,便可多走大约50公里,越过大许家、八义集一线,而这里正是后来华野阻击东进援敌的主要防线。只要7兵团不被合围,即使有些损失,主力还是能够撤回徐州。
即使不提前开拔,如果黄百韬能利用这两天时间在运河上架设浮桥,那么7日撤退时就不至于数万大军和更多的平民一起挤铁路桥,取道窑湾的63军也可能从容脱身。如果能够多一个军兵力,哪怕还在碾庄被围,也许就能熬到最后一刻。
7兵团撤退途中,黄百韬曾驱车赶往曹八集,与驻扎在那里的13兵团司令官李弥会面,请求他多停留一段时间,掩护自己。无奈李弥以军令难违为借口,坚决不等7兵团,造成两军结合部脱节,而华野山东兵团正是抓住这个空档,依托曹八集工事,阻击黄百韬。如果7兵团能和13兵团连成一片,全军骤增一半以上兵力,形成更坚强的重兵集团,就未必会被合围。
如果7兵团能顺利撤回徐州,四个兵团数十万大军便可猬成一团,无论是守是走,都要主动得多。
淮海战役胜负手出现在11月15日。当时徐州主力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13兵团东进解围激战正酣,原驻蒙城16兵团(司令官孙元良)北调拱卫徐州,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主力乘敌后方空虚,一举攻占重镇宿县(守军只有25军148师,此前损失惨重正在恢复整补)。这一仗切断津浦线断敌后路,从战略上分割了整个国民党徐州集团,置其首尾不能兼顾。
如果徐州主力并未东出,在大别山打转一年多,实力损耗极大的中野就未必敢直取宿县。即便能够突袭得手,国民党军大可弃徐州南下蚌埠,这样庞大的重兵集团不是兵力不足的中野所能挡住。华野再强主力还在北边,不能直接支援,最多追上来吃掉敌断后一部。
假设国民党徐州集团能顺利撤过淮河,必定会面对现实抛开幻想,贯彻“守江必守淮”战略,那么战事还有得打,淮海战役进程也将完全不同。
三、黄百韬心里苦
三个想不通是黄百韬临终反思。按说这些道理不难懂,黄百韬他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为什么会临战发昏?其实也不难理解,军令难违。
先看黄百韬的第一个想不通,他怎么敢不等44军?他7兵团在运河东岸已经倍感孤立,44军远在海州岂不更孤立?要是7兵团先跑,丢下44军被解放军歼灭该谁负责?
其实作战会议本来定的是,44军走海路南撤,不关7兵团什么事;但是临到执行时又改成沿陇海线西撤徐州。这种朝令夕改根本是在拿44军的死活开玩笑!主事者很快也意识到错误,但是他们不是纠正回正轨,而是用更大错误来补救,让7兵团留下等待,拿一个兵团给一个军陪绑!这种事要是放到邱清泉、胡琏身上,一定会被当作“乱命”拒绝执行!
但是和尚动得,黄百韬却动不得,因为他不是黄埔系天子门生,没资格拿军令讨价还价,明知不妥却也只能咬牙执行。不然上峰动不了邱清泉、胡琏,还动不了你老黄!这就是杂牌的命!
不过执行命令也分个怎么执行法,黄百韬完全可以留一部等待44军,主力先行过河,为什么要机械执行军令一窝坐等呢?
归根到底还是杂牌惹的祸。黄百韬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朝中无人。黄百韬虽得益于蒋介石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提携,终归还是旁系;7兵团编成不久,各部来源复杂互不熟悉,黄百韬新官上任,威信未著,自己的基本部队只有一个不完整的25军(148师在宿县被歼灭),不能有效驾驭诸将,重要事情还得跟他们商量着办。黄百韬虽然原籍广东,但是早年便效力北洋军阀,和陈济棠余汉谋一系粤军毫无关系。
派谁留守东岸就是“重要事情”。大家都不是傻瓜,都明白7兵团位置突出处境危险,当然是离徐州越近越好,谁肯自我牺牲成全他人?除非黄百韬拿25军留守才能服众。问题是各军出身不同貌合神离,黄百韬必须拢在自己手里边看着,才不至于临敌迅速溃散。后来脱离大部队走窑湾的63军便是明证,他们仅坚持三天即告覆灭。假如老黄发扬风格,打发其他部队先走,恐怕这些人立马丢下司令官逃奔徐州去了,不用解放军打,整个兵团就溃不成军了。
再看黄百韬第二个想不通,不架军桥看起来是老黄发昏,其实也跟7兵团组织松散有关。军桥在哪里架,由谁来架,都是有得扯皮的问题;而且徐州总部本来答应派工兵团来搭桥的,后来不知为什么没来。这样一耽搁,两天很快就过去了。
最后看黄百韬第三个想不通,表面上老黄是在谴责李弥不讲义气只顾逃命,但他又不是小孩子,哪会不知道国民党“盟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德性。他肯出死力救人,可别人就未必有这种觉悟了。李弥跟他又不是生死之交,怎么可能为他将自己置身险地?军命难违只是借口。
黄百韬实际是在控诉总部毫无信用,随意更改预定部署,却不肯进行相应调整。因为44军危险就叫他留下等,那他7兵团就不危险吗?为什么没人肯等他?就因为我黄百韬是后娘养的?
四、假如可以重来
黄百韬三个想不通虽是马后炮,但是假设成为现实,是不是就能挽救7兵团呢?图样图森破!按粟裕最初关于淮海战役的设想,是要在运河东岸抑留解决黄百韬,然后席卷海州连云港,最后才相机攻取徐州。老黄以为自己跑得慢,其实已经快得超出解放军预料了。
那为什么7兵团还会被合围呢?前面说过,是从台儿庄贾汪一线直插过来的华野山东兵团挡住去路,而驻防这一带的第三绥靖区虽然兵力不强,但总有二军四师近3万人马,即使不难解决也要耗费时间。实际情况是3绥区在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率领下发动起义,主动归附解放军并让开大路。
3绥区起义是11月8日的事,也就是黄百韬离开新安镇的次日。世界上没那么多巧合,唯一的解释就是:解放军早做好了3绥区工作,只是要选择一个最有利的时机发动。
所以即便黄百韬不管44军死活,提早两天上路西撤,3绥区起义完全可以相应提早两天发动,7兵团还是在劫难逃。
退一步说,哪怕7兵团跑得快,数万大军行军也要绵延十几里,充其量是少数先头部队通过曹八集,他们未必来得及占领巩固阵地,介时大部队还不是要被山东兵团侧击?没有碾庄坚固阵地依托,7兵团与解放军野战的前景实在不容乐观。须知100军的先头部队44师就赶到了曹八集,结果让同时抵达的华野13纵队吃了个干干净净。
其实7兵团到达碾庄后就收到3绥区有变的消息,黄百韬赶紧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当时多数人主张乘解放军立足未稳,咬牙拼命冲击,宁可损失大一点,也要通过曹八集。但是64军军长刘镇湘却主张就地坚守待援,理由是碾庄有13兵团驻防时修建的比较完备工事系统,64军已控制阵地。有传言说真实原因是,黄百韬部署下一步战斗时,分配给64军的阵地古名土山,相传为关羽被曹操围困最终投降之处,刘镇湘觉得不吉利,所以不想走。刘镇湘甚至表示要打别人去打,他们坚决不走。
黄百韬犹豫再三,还是下不了决心丢下64军单干,恰巧此时国防部来电:“七兵团未过运河,便如此凌乱,恐继续西进,被共军尾追,陷于溃散。故令独断专行,迅速决策。如有必要,可在碾庄略加休整,如能击破敌人再走亦可。”该电虽然要黄百韬自行决断去留,但总体倾向是让7兵团停下来整理一番。因此黄百韬最终决定坚守碾庄待援。
黄百韬的选择不能算错,7兵团长途行军疲惫不堪,因为急于摆脱追兵甚至跑得建制散乱,国民党军可没有解放军那种自觉组队锲而不舍持续作战精神,硬要坚持可能更坏。事实上黄百韬正是依托碾庄阵地,才能将从未配合作战、互相不熟悉的四个军,捏成一个整体顽强抵抗。如果换成野战,更可能是大家各怀心思谁都不愿出死力,甚至争先逃命直接溃散。
有人以为:可以让占领阵地的64军留在碾庄,其他部队继续前进;这样既不会陷于争论耽误时间,又可在情况不利时有个退路。
此论执两端而取其中,貌似中庸,其实大错特错!7兵团已经陷身绝地,唯有横下一条心,大家并力死战,才能求一份生机。分成两部的结果必然是:突击部队觉得有后方退步不肯死拼,留守部队又怕前方突围自己跑了也没有坚守意志。况且64军是当时7兵团唯一建制完整的军,几乎相当于兵团三分之一兵力;如果说整个兵团投入野战都吉凶难卜,那残缺兵团还有胜机吗?
五、末世
黄百韬出身杂牌。他早年投身北洋军阀,先后效力于直系奉系,北伐战争后他最终投靠蒋介石。因为他不是黄埔出身,长期不得重用,直到抗战后期,才在顾祝同提携下升任25军军长。
老黄知道自己不是嫡系,非常重视这个机会。他为官廉洁作风朴实,经常深入一线掌握部队,狠抓训练,将一个由不同军阀部队拼合起来的25军打造成战斗力出众的优秀部队。
抗战胜利后,25军改编为整编25师,老黄任师长。此后他积极投身内战,长期在华东中原地区与解放军作战,每战争先,战斗肯出死力。先后参加过苏北系列攻坚战、孟良崮增援战、南麻临朐增援战、胶东扫荡战、大别山战斗、盐南战役、豫东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表现相当积极。
尤其在著名的豫东战役,华野先攻克开封,继而围歼区寿年兵团,黄百韬临危受命带队救援,经拼死作战救出区兵团残部整编72师,并与邱清泉整编第5军配合,击退华野主力。此战后黄百韬被蒋介石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不问政治立场的话,他确为优秀军人。
但是非常讽刺的是,淮海战役中最先覆灭的是黄百韬、黄维这两个盟军有难,必拼死相救的人,而那些宁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家伙最终也没能逃过死神的眷顾。
这就是末世之征,当优秀品质不能益国益民而只会弄死自己荒谬情况成为现实。这样一个时代,不覆灭还有天理吗?
本文作者:鳄鱼不哭,“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