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影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关于日本的核潜力问题,一直说法挺多。日本自己的杂志《宝石》曾经分析说,日本能在183天之内造出原子弹。美国人也说,“只要日本愿意,几个月就能拿出核武器”。但这些说法被认为太“谦虚”,有的外国专家评估认为,日本只需要短短的7天,就能制造出核武器。后者显然也有些夸张,但无论如何,日本确实具有很强的核潜力,这是各界包括日本方面也承认的。
二战期间,美、德在推进核研究的同时,日本也没闲着,在1940年启动了核武研究计划,企图以此增进武力,实现其战争野心。但他们还没研究出来,就被盟军击败投降。二战结束后,日本建造的核研究设计均被美军拆除和销毁,核计划中断了一段时间。到了1954年,日本又重启了核研究计划,当然这时候他们只能以核能和平利用的名义来推进技术研究,主要是在核电领域。
1967年,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提出“无核三原则”,即“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外界能知道的日本核项目,确实也集中在核电上。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前,核电成为日本电力的主要来源之一。201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报告称,日本目前在运行的反应堆机组数有42个,总容量39752兆瓦,在建反应堆机组数2个,总容量2653兆瓦。
然而,民用核能和军用核能从原理上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在发展核电的同时,日本的核武发展实际上也在推进。特别是东北亚的核试验,以及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同盟政策的不确定性,日本又出现发展核武器的声音。他们寻求的是“在不实际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仍能拥有对潜在对手的核威慑能力”,即所谓的“技术性威慑”,保留足够的核武技术和核材料,从而能够迅速造出核武器,达到和拥核一样的效果。
在核材料储备方面,日本囤积了大量的铀和钚等核材料。其中,铀材料主要从外国进口,钚材料则以自行生产为主。日本是一个缺乏铀矿的国家,目前日本仅有的铀矿人形岭的铀储量约有2500吨,不足以供应日本的核工业需要,其所需铀主要从美、英、法、澳大利亚等国进口。
日本获取钚的主要途径,是核电站发电产生的“乏燃料”,从中提取从铀转变而来的钚。在核发电反应堆运行中,日本生产了大量的钚。根据预估,2014年日本拥有的钚约有44吨。这些钚材料一旦用于制造核武器,总数可以达到上千枚。此外,日本还至少有331公斤的武器级钚。这些武器级钚是冷战期间由美英法三国提供的,目的用于“科学研究”。根据2014年美日达成的协议,日本向美国归还了这些武器级钚,但外界普遍认为,日本已有能力生产武器级钚。
在核技术方面,日本作为核电大国长期占据优势地位,民用核项目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日本还拥有大型螺旋形核聚变实验装置、快中子增殖反应堆、高温工学实验研究炉、大型放射光设施等科研设施,并可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仿真核试验。其“乏燃料”后处理、核聚变、核材料浓缩、增殖反应堆等技术均为一流水平。在常温核聚变研究领域,日本科学家水野忠彦在1996年就进行了实验,高桥亮人提出的“正四面体相变”理论,也处于研究前沿。
在核材料浓缩方面,六所村核浓缩工厂的分离作业量为1050tSWU/年,其远心分离技术相当成熟,基本实现了铀浓缩的本土化。日本还大力研发从海水中提取高浓缩锂-6的技术,用锂-6来制作核燃料氚和氘化锂。日本利用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使铀燃料的利用率较原先增加了50倍。
推进核武研究,必然要进行核试验。那么,日本从未进行过实际的核爆炸,他们可能实质性推进核武项目么?答案是可以的。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成熟,核武试验并不一定要进行核爆炸。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完全可以极大的推进核试验。日本已有超高速计算机,具有对核爆进行仿真试验的能力。也就是说,日本人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所有该做的工作都做完,只剩最后的实际引爆。
原子弹作为“子弹”,当然不能缺少发射子弹的“枪”,日本在核武发射和投送能力上也潜力巨大。日本发射了各种卫星进行航天试验,其火箭只要稍加改装就是远、中、近程导弹。比如M-5火箭改成导弹的话,性能还能超过美国的MX导弹,具有1万多公里的射程。日本海自的潜艇也具备携带潜射导弹的实力,一旦日本实际拥有核弹,就能够投送到世界上大部分地方。
因此,无论是核材料的储备还是核技术能力,日本确实已经站在核大国俱乐部的门槛上。可以对日本形成的有效约束,是二战结束时对日本不得拥有进攻性武器的要求以及《全面禁核条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各国包括美国也不会让日本走上拥核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