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的新时期背景下,农村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重新提上日程。
日前,国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要培育乡村工匠,带动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提出,衔接乡村振兴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非遗技艺应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如何重塑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值得进一步思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传统手工艺诞生于乡村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民俗活动中,植根于乡村文化生态。乡村文化振兴中,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应该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传统手工艺复兴
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活力
在近些年的乡村脱贫实践中,涌现出不少以传统手工艺助力脱贫攻坚的典型案例,传统手工艺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活力。传承手艺的同时传播了文化,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成效。
从经济效益来看,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迅速发展的乡村社会经济相结合,实现生产性保护的同时获得经济来源。比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寨将苗族蜡染、刺绣等传统技艺创造性应用到家具装饰、旅游商品当中,开辟了乡村致富的新道路。从文化效应来看,传统手工艺纳入美丽乡村的文化振兴实践,符合“一村一品”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济南商河老粗布制作技艺用文旅融合的推手通过开展研学和文创旅游等项目,使古老的手艺得到传承;广东潮汕地区,传统的潮瓷、潮绣、木雕、泥塑等手工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文化圈。
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传统技艺,其影响力和认知度正逐渐扩大,传统技艺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
新经济背景下
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突围方向
社会文化转型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传统手工艺借助不断出现的新经济业态,融入到乡村振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激发了传统手工艺的内在活力。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传统手工艺正以多种姿态促进乡村创意产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抖音 “传统手工艺”话题栏已有61.4万个短视频,累计播放量129.5亿次。欣赏手工艺制作成为当代繁忙生活中休闲解压的新方式。同时,还实现了从手工技艺向大众文化消费品的转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让传统手工艺从“手艺人”的小众追求变为大众参与的体验消费。将传统手工艺项目融入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战略中,打造乡村传统手工艺体验经济项目,糅合传统文化沙龙、展览的手工坊或者乡村文创空间等方式为传统手工艺的破圈提供可能。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将传统手工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盘活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时尚创意文化,挖掘并运用传统手工艺中所包含的工艺理念和文化元素,能够实现其文创化改造。此外,建立传统手工艺研学体验馆,设置各类文化普及课程,推出新的消费体验项目,有助于挖掘传统手工艺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商业娱乐价值。
乡村振兴实践中
传统手工艺应注意的问题
人才缺失是技艺“树常青、水长流”的传承难题。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到了人才振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田静提交了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增加非遗技艺师资的提案建议,为解决乡村传统手工艺人才问题提供了协同发展的新思路。一方面,高校科研机构对口帮扶乡村传统手工艺,支持高校或者文化机构等在传统手工艺聚集地设立传统手工艺工作站。另一方面,将传统手工艺纳入当地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现代学徒制”,推动弘扬传统手工艺文化,以教学来反哺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实践。
传统手工艺是重构乡村文化气息的重要载体。探索以传统手工艺为支撑的乡村集体经济,在乡村发展小而精的特色文化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支持手艺人牵头建立乡村传统手工艺创客空间,为乡村产业化振兴提供平台支撑。依托葫芦雕刻工艺,山东聊城堂邑镇路庄村“堂邑葫芦”第六代传承人郝洪燃成立葫芦企业,通过雕刻、烙烫、勒扎等工艺将葫芦制成工艺品,打造独特的葫芦文化品牌,带动的葫芦种植加工,为乡村农户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文化品牌是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无形资产。传统手工艺具有集体智慧积累和“在地”的文化特征,品牌保护和地理商标的认证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原真性”以及“地域性”的权益保障非常重要。乡村传统手工艺在品牌和产权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容易导致生产经营中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和归属的纷争。因此,乡村传统手工艺在传承经营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和品牌商标意识,通过注册登记认证等手段保护自我权益,探索建设自由品牌和民族工艺品牌。以优质的传统手工艺品牌影响力推动乡村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振兴。
结语
新时代,传统手工艺不应仅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也应通过创意转化为现代的文化生产力。保护和创新传统手工艺,探寻其与现代生活的平衡点,努力让传统手工艺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再次生根发芽。
来源: 言之有范公众号
为方便阅读 文章有删改
校对 丁皓宇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