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见过吧!有毒,外敷治带状疱疹、跌打肿痛
含羞草(不建议内服)
来源产地
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除去泥沙,洗净,鲜用,或扎成把,晒干。
生于山坡、路旁、潮湿地,或栽培。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别名知羞草、怕羞草、喝呼草、怕丑草、望江南、惧内草、感应草。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甘、涩,凉。有小毒。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用于感冒,小儿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胃炎,肠炎,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
《中药大辞典》
甘,寒,有毒。清热,安神,消积,解毒。治肠炎,胃炎,失眠,小儿疳积,目热肿痛,深部脓肿,带状疱疹。
治神经衰弱,失眠用含羞草干品,煎服。
治带状疱疹用含羞草鲜叶捣烂外敷。
《中华本草》
苦;涩;微苦;微寒;小毒。凉血解毒;清热利湿;镇静安神。主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结膜炎;泌尿系结石;水肿;劳伤咳血;鼻衄;血尿;神经衰弱;失眠;疮疡肿毒;带状疱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炖肉。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归经】
心;肝;胃;大肠经
【注意】
孕妇忌服。本品有麻醉作用,内服不宜过量。(不建议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