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4的韦应丽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马尾绣绣娘,也是全县仅有的5个省级马尾绣传承人之一,享有“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经过50年的努力,她用马尾绣“绣”起了脱贫攻坚的“半边天”,也“绣”出了一条致富路。
水族马尾绣是中国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特殊刺绣技艺,它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的中和镇三洞社区新阳村,是水族群众的聚居地,也水族马尾绣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新阳村妇女人人都会马尾绣,韦应丽是这里的妇女主任。韦应丽成长在一个水族马尾绣的世家,她从4岁开始跟着长辈学习马尾绣,因为聪慧好学,她的马尾绣技艺进步很快。10岁时,已经可以飞针走线单独完成小型工艺品的制作。还未出嫁时,她的马尾绣技艺在当地已经是首屈一指了。
水族马尾绣被称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 顾名思义这种技艺就是以马尾为原料的刺绣,是水族特有的一种手工艺品,质地坚硬不变形,古色古香华美精致,图案光泽鲜亮,但成品历时很长。在当地,人们把是否精通马尾绣作为判断一个水族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准。
韦应丽的马尾绣图案造型别致,不仅古朴典雅,还有民俗民风和图腾崇拜寓意。2016年10月,她耗时9个月绣制的一件马尾绣妇女衣服,被人以12000元的高价买走。图为韦应丽展示自己绣制的“张” 字,左侧是凤,右侧是龙,有龙凤呈祥的含义。
过去,马尾绣的种类与形式都较少,艺术水平停留在民间层面,仅在水族范围内使用,水族绣娘们分布在各自近乎封闭的农村家庭里各自为阵,加上每件马尾绣耗时长,成本高,在机器绣品冲击下,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后来许多绣娘纷纷外出务工,能静心制作马尾绣的妇女越来越少,马尾绣的传承一度陷入低谷。
和当地许多绣娘一样,韦应丽也曾经到福建一家鞋厂打过工。当时她的丈夫患病,又要供养四个孩子读书,家中经济十分拮据,无奈她只有放弃马尾绣外出务工。但仅仅12天后,她就返回了老家。她觉得,在家里照顾家人,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能走出一条致富路。
水族马尾绣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复杂,首先绣娘要构思图案,在绣片上画图,然后是搓马尾、固定框架图案、填心、订金线和装订等。其中搓马尾是一道最基本的工序,就是用白色的比马尾毛还细的丝线搓裹成“马尾线”,只有马尾搓好了,绣出来的马尾绣才会精致。
韦应丽说,手工马尾绣图案设计、花样配搭、色彩选择都非常重要,但最难的是图案构思,因为每件手工绣品都有独一无二的图案,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模板,全凭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积累。韦应丽绣品上的图案与机绣图案相比,更具浅浮雕的手工感,视觉效果很好。
坚持不懈的努力、精湛的技术和精美绝伦的绣品,为韦应丽在马尾绣的事业上赢得了初步的回报。2010年,在她回家创业6年后,她在贵州省黔南州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水族文化旅游节水族马尾绣技艺大赛上荣获了二等奖;此后,又荣获了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妇女刺绣大赛的优秀奖;被授予县级和省级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贵州民族刺绣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