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倡公平、人权,到恢复权力、辈分,小农意识的六六,面对一个弱势寒门学子的死,如此冷漠戏谑,看不到一丝怜悯,这种退化令人费解。
——遇言姐
年仅28岁的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杨宝德因不堪导师“奴役”自杀溺亡后,引发大量关注和同情。遇言姐昨天也发表了推送“谁是真正杀死这些贫穷而上进的年轻人的凶手”。
▲杨宝德(右)生前和其博导的合影
网友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底层年轻人可走的路径太少,导师权力不受制约,高校缺乏监管机制……
然而,著名编剧六六在前日则接连发表了一串令大家三观震碎的见解,对于杨宝德博士在就读期间被导师支配去做包括家务、挡酒、陪打麻将等各种私人琐事,正在学习中医的六六是这样说的:
“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杯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还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
此外,六六还发了一条微博@自己的中医研究生导师刘力红:“ 你看,收个二皮脸的女学生多么重要,不用背负道德谴责。每天伺候您乐呵呵的,拎着纸箱子满世界跑。”
之后是三个大笑的表情符。不仅如此,六六还在回复中称“做任何行业,情商都是第一位的。”
▲六六曾经是《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心术》等小说的作者。同时也是其改编影视作品的编剧。曾凭借《双面胶》、《王贵与安娜》两部影视作品,入围第14届、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
微博发出后,收到了上万条网友留言,几乎全部在指责六六三观不正:
“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居然成为跪舔他人的献礼,一部分因为机缘巧合突然红起来的人,认为天下事无你摆不平的,你遵从的都是对的,太膨胀了。”
“你跪久了,不代表别人不愿意跪就是错的。”
“看到你的评论真的挺震惊的,这就是你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只能说震惊”。
遇言姐说,你说年轻人要珍惜生命我同意, 但“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是个什么鬼?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情商可以碾压善良、正义、公平,成为首要人格了?
敢情伺候老师是福分?你把大学当什么了?梨园行还是德云社?你怎么不要求回到《霸王别姬》里给师傅端痰盂,倒尿盆的时代呢?
▲师徒制是旧社会的传统艺人和手艺人的传授方式,有的甚至从小就带在身边,管吃管住,不是正规的学堂教学方
在众网友的diss声中,昨日,不服气的六六再次发表长文《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死者为大》,上来就用死刑犯打比方,称“死者未必为大”,如此偷换概念也是醉了。至少,人家杨博士没有恶意伤害任何人吧,怎么就等同于杀人犯了?
还有莫名其妙的这一句:“人这辈子,读什么书,做什么工作,最终目的既不是名也不是利,而是去我。最重要的就是用老师这面镜子照妖,照出自己的短。”
▲能说出这话来,我也没觉得情商高哪儿去呀!
六六近年跟随刘力红教授学习中医,据说就快拿到研究生了,之后还要修读博士。关于中医这个事,遇言姐不方便评论,不过,据 “丁香园”称,刘力红教授的“科研”不用做药理毒性试验,也不用做临床测试。
因此六六老师以90年代的国际贸易大专学历,说转行中医就转了。要知道08年六六在新加坡时,已经在写作上颇有名气的她想申请国大中文系硕士,人家都坚持不肯破格录取,要求必须考试呢,这是正规军做学术的态度。
六六的中医是怎么念的,遇言姐不清楚,但估计跟杨宝德的药理学不是一个念法。
六六也不用像小杨一样辛辛苦苦从三本考到985,被一筹莫展的科研课题搞成抑郁症。
因为六老师说了:“《道德经》、《佛经》、《黄帝内经》随便读懂一个就能过好这一生”。
这真是叫人哭笑不得。搞科研不是参禅论道,折腾玄学,是要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的。什么“照妖、去我,放下执念”的,简直莫名其妙,你一个修仙派,跟着瞎扯什么淡啊!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佛家主张修来生,黄帝内经讲人的身、心、行,和谐统一,健体养生。现代很多人连温饱达到标准都困难,做到一个最起码要到60岁以后,六六做到了吗?
师生之间不是学徒,更不是婆媳
不知六六是不是婆媳剧写得太顺手了,把现代的师生关系生生脑补成了双面胶。
六六在微博中说“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杯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涮涮还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
▲这道理讲的,真的跟学问大小一点关系没有
“伺候”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前现代意味。
《新华字典》给出的解释是“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如果组成词,那是伺候主子、伺候病人、伺候孕妇、伺候婆婆,伺候师父。
“伺候教授”这事太怪异了,让人想起三毛拜师学艺,做了理发店小伙计,得给师父看孩子,生煤炉。再有,就是德云社,赵老根这些“为师父身先士卒马首是瞻”的民间艺人行当。
▲旧社会里,半师半父,半教半养,师父教会徒弟吃饭的本事,徒弟就要回头孝敬师父,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像《霸王别姬》里,手把徒弟的吃穿用住,都是师父和戏班供给的,相声行当也有三年授徒,两年效力的规矩,之前郭德纲和何云伟,曹云金闹得不可开交,就是因为他俩和郭德纲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而是师徒关系。
在国外高校,即便是口碑不佳的教授,也只敢在科研上苛刻。干涉学生的私生活,那是雷区不可碰触,搞不好要被告性骚扰的。
部分中国教授,视学生为跟班仆役,陪饭、陪酒、陪打麻将,原本是应该剔除的恶习,为何在六六口中,反而成了“情商”、“学做人”?不愿同流就是“自视清高”?
既然如此,不知六六对北航陈小武事件有何高见,据说那位教授也很对学生“嘘寒问暖”,“关心生活”的。
如果说六六的选择是市侩实惠,那么别人不想选这条路线,而是想走踏踏实实钻研学术的路子,为什么就要因“农村娃,自视清高”而受到讥讽呢?
对于任何一名学子,“伺候老师”从来不是义务,唯有学业精进才是本分。
▲现代的师生关系是比较纯洁的,学术上是师生,生活上最好是朋友
六六的情商论发布后,有同为药理学博士在读的网友反驳:
药学要达到博士毕业要求需要花大量时间在实验上,天天在实验室呆到凌晨一点,没有周末,才勉强凑够毕业需要的文章。试问如果把学生定位为伺候自己的人,整天擦窗送水,他如何完成足量科研训练,达到毕业要求?
更有将矛头扩大化的网友直指:
某些中医人士强烈排斥当代学术规范、非要坚持师徒传承。说穿了,无非是所谓的医术疗效不具备可重复性。或者他们才会秉承手工业者心态,祭出师徒传承的幌子培养自己的势力范围。
没有经过现代学术界标准体系训练的人自我膨胀,以为凡事不过是草台班子拜师学艺的陈腐套路,说到底,是六六们自己的圈子落后,因此觉得别的圈子也应该一样落后。
六六是如何从屠龙少年变成恶龙帮凶的
本次事件已经不是六六第一次对受害者的脆弱表现出嘲讽和不屑了。去年,林奕含自杀事件曝光后,六六发微博称:
“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义务爱你如鲜花。也不会有太多人存着害你的心。每个人都会遭遇打击。从打击中变得坚强就是我们这一生投生的任务。”
这段话被网友称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泡鸡汤”。作为一名KOL,难道不是更应该针砭与揭露社会问题所在,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已经支离破碎的受害人坚强?把性侵未成年人轻描淡写为“每个人都会遭受的打击”,这是何等高高在上,刷优越感的心态。
▲一个善于俯视的人注定是不接地气的
话说,3年前的六六还不是今天的六六。
2015年,六六在微博中发表了一篇题为《我要的只是公平》的文章,称她在京东购买了一批山竹,收货时却发现已腐烂,在与客服反复沟通后,得到的结果竟是不予退货。
随后六六将整个扯皮过程发布到了微博上,5分钟后即接到了果园的致歉电话,并邀(贿)请(赂)六六作质量监督员,每个月给500块的水果卡。
六六拒绝和解后称: “我作为普通百姓的生活,举步维艰,每每都要靠大V身份和粉丝帮助才能讨回我本该拥有的权利。在中国,做一介草民好难。”
▲微博原文
此外,她引述一位身在国外的闺蜜的话:
“吃公平的食物,公平地排队,按我自己的意志生活,不求人。我求不来人,也不想为我最基本的权利去BEGGING或愤怒。如今,我要的,只是公平。希望不必靠着面子和人脉也能过上不堵心的生活。”
仅仅三年后,六六的画风就变成了“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收个二皮脸的女学生多么重要;情商都是第一位的;得失心不能太重;你的韧性哪去了;伺候伺候老师那还不是应该的。”
不得不说,对比惊人,十分讽刺。
时过境迁,事过境迁,人的心态会随着环境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屠龙少年不一定变成恶龙但很可能变成帮凶。
一句“谁谁一生坎坷,够你们现在蜜糖里泡大的孩子自杀好几回了”,从中体现出的是倚老卖老的报复心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自己受过的伤、吃过的苦也要后来人过一遍,继而进入如同吊死鬼求代班的一轮又一轮的循环。
从提倡公平、人权,到恢复权力、辈分,小农意识的六六,面对一个弱势寒门学子的死,如此冷漠戏谑,看不到一丝怜悯,这种退化令人费解。
遇言姐一直都认为,所谓拥有高于平常大众“话语权”的人,并不一定就比沉默的大多数聪明、智慧、甚至更有知识。
他们可能只是因为一方面的才能,一个机缘巧合成为名人,拥有了大众仰视的地位和一呼百应的影响力。但是如何善用这个影响力,这个话语权才是真正考验人的潜力的标准。
天赐的影响力和天赐的财富一样,其实是伴随着相应的责任感。一个平常人不可做恶,一个大V就更不能滥用影响力发恶声。
我倒不认为六六一定有发恶声的意思,但当你拥有了影响力的发言应该更慎重。或者说,该学习还是好好学习,千万别越学越媚俗越晕头。
欢迎关注头条号遇言不止,这里是专业主义精英女性的聚集地,一场独立女性的新风潮,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