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单轴钟灵流水的山水丹青,滋润了800里江淮物化川宝。这是一方改革创新的红色热土,五千年徽记诉说着历史的繁华。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倾力指导下,一曲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安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创新之歌正在奏响!渔歌唱晚,稻麦飘香。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凤阳小岗,察粮情,话改革,叮嘱安徽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2020年,总书记再到安徽,留下“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的殷殷期望。十万安徽粮食人牢记嘱托,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精心指导培育下,奋力在“王家坝精神”发源地阜南县,全产业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探索塑造了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阜南样板”……
从1.5万亩试点种植到30万亩优质粮基地,从助力全面脱贫到促进乡村振兴,阜南县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按照“良种示范种植—建设粮源基地—就地加工转化”三步走模式,引进中化、中粮、中裕等知名粮食企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粮食产业“五优联动”,培育“三链协同”产业集群,用三年时间一步一个脚印蹚出一条“粮食优、产业旺、后劲足”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眼前的一片片大田、一排排厂房、一件件农机,还有现代化的农技中心……都是阜南县粮食产业由弱到强的见证。
一花引开百花香,“阜南样板”率先在安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年来,全省共投入56.1亿元,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310个、粮食质检中心56个,培育扶持“中国好粮油”示范县30个,全省76家示范企业日益壮大成长。
产购储加销,环环相扣,全链协同。安徽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翻开崭新一页。
聚焦构建区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着力将粮食产业链向种植环节延伸。坚持由增产向提质导向转变,实现“好粮好种”。安徽省投入专项扶持资金,加大优质种源培育,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南陵永兴米业开展种药肥提供、机耕机插机收、植保、烘干、储存和加工销售的“六统一”服务,为打造“中国好粮油”提供稳定、优质、安全的粮源。
坚持以优质优价为导向,创新订单收购模式,实现“好粮好价”,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立市场化粮食收购融资担保机制,创新推广“政银担”合作模式,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全省市场化收购日趋活跃。以金鸽面业、光明槐祥、联河米业为代表的粮油企业,加价收购优质小麦,累计带动农户增收18亿多元。加强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粮食提质进档,带动粮农增收。和县金城米业通过建设产后服务中心,为全县400多家种粮大户解决了粮食整晒难题,打造粮食烘干扶贫收益模式。全椒县实现粮食烘干、整理、销售、入库“一站式”服务,真正做到“上午收割下午卖,晚上钞票装口袋”。
加强绿色仓储设施建设,做到分仓存储,向绿色、优质、安全要品质,实现“好粮好储”。近年来,全省投入60多亿元推进粮库建设,着力解决仓储设施“小散弱”问题。创建“星级粮库”,实施仓储规范化管理,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聚焦粮食质量安全,推进智能化质检,只需短短几分钟,粮食样品就能颗粒分明,优劣尽显,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成从“制造”到“智造”,实现“好粮好加”。燕之坊在小小杂粮上深耕细作,创新与匠心结合,一跃成为国内知名粮油品牌。王仁和米线自主研发最先进生产线,一举成为米线行业龙头。产业创新不仅在粮油产品,更在粮机装备。美亚的“光电云色选”,永达的“包装机器人”,谷王的“智能烘干”……不胜枚举,信息化、智能化与粮油加工融为一体,创新动能推动安徽粮食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强化产销合作,打造皖粮印象标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好粮好销”。举办中国(上海)安徽农产品交易会,承办中国国际粮油粮机展览会。创新营销模式,打造抖音、快手融媒体平台,拓展皖粮外销版图。现如今,除了“皖美粮油”,“芜湖大米”“安庆大米”“怀远糯米”“涡阳大豆”也都百花争艳,安徽好粮油正带着浓浓的“皖美”味道香飘华夏。
截至目前,全省优质粮食种植面积1600多万亩,优质粮食增加量超700万吨。全省粮油加工业年总产值近3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三位。
一曲黄梅悠扬,道不尽丰收的喜悦;一声嗓音清亮,唱不完收获的快乐。农家乐依粮仓而建,乡村游因良田而兴,闲置资产盘活了,企业收益增加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在“阜南样板”持续带动下,乡村振兴的歌声更加嘹亮。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已经开启,安徽粮食人将继续扛起“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的使命担当,蓄力谱写安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通讯员汪阳 特约记者汤小波 粮油市场报记者唐恒)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