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The Atlantic,作者Kaitlyn Tiffany
原文链接:;utm_campaign=Wanqu+Daily&utm_medium=website
虽然不知道具体多少人从经验共享网站wikiHow上学会了法式接吻,但可以肯定的是,2,200多万人浏览了该教程文章。
这篇文章教授了保持嘴唇柔软的方法,还解释了如何“掌握高级技巧”。除此而外,文章中还添加了一些男性和女性“打破触摸障碍”的动图来补充信息。
文中一些插图展示了如何刷牙,以及优雅地露出牙齿,还有一些图片告诉你接吻前要吃薄荷糖,不要吃大蒜。
在文章的侧边栏,一些读者评论了“成功的经历”。有的很可爱:“太棒了!我和男朋友的初吻太甜啦!”有的很实用:“我一直想知道如何法式热吻,现在知道啦”,还有人发表了图片评论。
马马虎虎的感情经历、令人眼花缭乱的睡衣派对,这基本是以前年轻人获得类似信息的途径。再不然,战后青少年杂志兴起,在既得利益的驱动下,杂志上出现教少男少女如何接吻的内容,从而吸引他们进入消费主义的世界。
我敢确定,我在接吻方面学到的第一课,也可能是唯一的一课,来自CosmoGIRL!杂志(可惜已经停更了)。这本杂志上的内容可能暗示过我,应该把零用钱投资在演员希拉里·达芙最喜欢的波希米亚风情主食上,这样接吻也就小菜一碟了。
但今天的青少年可以从wikiHow上学习。这是一个众包式网络平台,有着14年历史,因其分步指导而出名,而且毫无讽刺的内容。它可以指导人们完成实用的任务,比如建立一个Google Chromecast,也能指导一些疯狂想法,比如阻止一场婚礼进行。
该网站的联合创始人杰克·赫里克在电话里告诉我:“如果你还未满25岁,就可以在wikiHow上学到很多东西。你在wikiHow上搜索的很多问题都是不好意思问别人的。”
因此,读者与wikiHow的关系非常复杂,就像你与父母或任何帮助你度过屈辱时期的人一样。赫里克认为,wikiHow的内容是有真情实感的,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嘲笑wikiHow的表情包,因为掩饰真诚感受的最好方法就是开粗鲁的玩笑。
社交新闻网站Reddit上有一个子板块,上面有50万名用户,他们会将wikiHow插图从原始文章中截取出来,然后为其重新配上解说文字。这个版块内容通常很消极。比如有一个人掐住自己脖子的图片,配文是“如何惩罚毁掉你生活的人”;而一张墓碑插图被附上了这样的标题:“如何庆祝你未接种疫苗的孩子的5岁生日”。
在抖音国际版上,一些视频根据wikiHow文章的字面意思,将内容表演出来,其风格大多消极、令人不安。比如,把男生推进冰箱,他就成了你的男朋友;用指关节敲乒乓球,让自己立刻拥有乒乓球天赋;舔舔桌子,就不会想打喷嚏了。这样的视频有上百条,浏览量达数百万。
这样的笑话总是千篇一律,但是视频里,身形柔软的青少年们摆出不可思议的姿势和场景,观看他们表演永远不会觉得腻。这个月,我看了至少30个这样的抖音视频,后来才意识到这是我花在wikiHow上时间最长的一次。
如果没有需要的话,没有人会想到使用wikiHow。我忘了,亦或许是我从没有想到,这个拥有灰绿色标志、供人取乐的公司是社交网络共享内容的一部分。
为了好玩而不是出于恶意被重新制作的资源不多,wikiHow是其中一个。而且,它可能是现存最大的、没有被指控剥削用户的商业平台,它能够一直存在,也向我们解释了如何运营网站。
50岁的赫里克说:“wikiHow的表情包刚出现时,我有点难过。我们这么努力地为人们提供便利,而他们却取笑我们,但现在我爱上了这些表情包。我很高兴看到网上一些非常聪明、有趣、富有创造力的人在讨论wikiHow。”
这是wikiHow与父母的另一个共同点:父母允许你取笑他们,而且他们还给你大量素材供你取笑。根据互联网名人和艺术家里昂·张的说法,这就是为什么“wikiHow的插画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当然,wikiHow的插画家不止一位,但wikiHow的美学却是统一的,即90年代教科书风格的褪色线条画,以及由数千个贡献者创作的无数插图。赫里克表示:“从这点来看,我们可能是网络上最大的插画家群体。”
插图中的蜡笔线条流畅,勾勒出快乐的人们,告诉你学习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些穿着休闲服装的涂鸦式卡通人物很能干,正做着你也能完成的任务。
赫里克承认:“它们似乎也是非常适合挖掘成喜剧的素材。”
数据统计网站Google Analytics显示,无论人们是为了抢占表情包素材,还是为了学习实际技能,每个月大约有1.25亿人访问wikiHow。该公司CEO伊丽莎白·道格拉斯告诉我,在情人节那天,用户会咨询如何保持玫瑰新鲜,或者如何用微波炉加热牛排。
在超级碗(Super Bowl,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的年度冠军赛)星期天,有10万人咨询如何融化Velveeta奶酪。道格拉斯说:“有时根据新闻动态,很多人还会咨询‘如何为核战争做准备’。现在流行的问题是‘如何用天然方法消灭椿象’。”
我从没想过融化Velveeta奶酪还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但是在读了wikiHow之后,我学会了小窍门。无论话题多么微小或浅显,wikiHow都是为了信息本身而追求信息。
赫里克关于wikiHow的长篇发展历史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精神。他的wikiHow故事始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当时他住在皮卡车里,用他称之为“知识箱”的牛奶箱收集书籍。
赫里克说:“用这种方式,我自学了很多知识,这是我做的最伟大的事。然后我就在想,能不能创造一个世界,使人人可以学做任何事情?”
但是他没有马上建立wikiHow,而是“做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卖掉餐厅用品,从事半导体业务,但是发现都很无聊。然后,在2004年,通过早期的问答网站Quora的投资者乔希·汉拿,他以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在线知识资源网站eHow。
1999年,eHow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但在2003年,它破产了,原因让现在很多经营互联网业务的人都感到震惊:eHow的所有者将eHow屏蔽在Google搜索结果之外,因为他们想要的是直接流量,而不是搜索流量。这也是内容农场的收费墙垃圾。
赫里克建立了一个eHow的“备份”。终于,它再次成为网络上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但赫里克想要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做他们能想象到的任何事情,当时还远远做不到这一点。
赫里克表示:“eHow受其商业模式的限制,只有英语界面,而且话题仅限于广告商有利可图的那些。这个世界拥有的远不止广告上的话题。”
2004年,赫里克发现了维基百科,并了解到它是由开源软件支持的。他花了一年时间,用eHow挣得的收入重新装备了这款软件,以此来服务于一个指导网站。这个百科全书式的网站更简单、内容更详尽,汇集了常识和DIY技巧。
2005年1月15日,值维基百科诞生四周年之际,赫里克推出了wikiHow,以“纪念维基的贡献”。同月底,只有不到3000个独立访问者访问了wikiHow,其中仅9人进行了大量编辑。
赫里克笑着说:“没有人在乎,也没人访问。”他在eHow上发布了wikiHow的链接和广告,但几乎没有人点击。“如果我们经营的是一家风投资本支持的企业,这就是一场灾难,而我作为CEO会被解雇。”
wikiHow诞生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同期诞生的还有早期互联网 2.0的成功网站,包括图片分享网站Flickr、轻博客网站Tumblr、书签类站点Delicious、线上商店平台Etsy、博客平台WordPress。
与其他同时代网站不同的是,wikiHow从未接受过任何外部投资,从未易手,也从未将自己出售给Yahoo!。wikiHow的员工有四人,包括两个联合创始人,一个工程师和一个兼职社区经理。
赫里克说,在网站创建的早期,他给所有的志愿编辑和投稿人写了一封个人信函。“wikiHow建立了一种推己及人文化:人们希望他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要怎么对待他人。”
wikiHow的发展壮大花了很长时间。2009年12月,科技类博客TechCrunch写道,虽然与About.com等竞争对手相比,wikiHow还很小,但是后者仅有6名员工,就突破了2,000万的月访问量大关,而且没有风投资本,“没有什么好嗤之以鼻的。”
那时,商业社交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互联网正围绕着一套类似的利润激励机制聚集在一起。2010年初,Twitter用户每天发布5,000万条消息,Facebook的用户达4亿。同年1月和10月,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和Instagram分别上线。
wikiHow忠于开放网络最早的一些原则,这与其他网站不同。原则中最主要的是可转载权,大意上就是说,一个人在网上发布的东西仍然属于本人,本人能够授予或取消对它的访问权限,也能够轻松地将它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
现在,可转载权已经编入欧盟的隐私法中,而且美国最近一项法律提案也包含了这项权利。但是,对于赫里克来说,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他表示:“如果志愿贡献者不喜欢我们运营wikiHow的方式,他们可以带走所有的软件和他们创建的内容,然后去别的地方。他们可以带走我们过去15年建立的一切。”
赫里克称这是对互联网公司权力的一次重要检查。他认为,如果Facebook的用户有权将他们所有的内容转移到另一个平台的话,用户早就放弃Facebook了。
赫里克说:“这样的话,我们不会为了获取数据就像奶牛被挤奶一样被对待,世界也会变得更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Facebook的软件是专有的,你发布到Facebook上的所有内容都属于Facebook,不属于你。”
过去几年,网络广告时常以某种形式出现操纵和利用行为,这已经成为主流讨论的一个重大话题。Facebook可能不会出售你的个人数据,但它会根据你生活中最亲密的细节,向你推销自己的营销能力。
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它们没有那么复杂的广告定位投放,很容易被广告拦截方压垮。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的实力不断在巩固。不管喜欢与否,几乎所有想在网上发表内容的人,都日益依赖于至少一个大平台,而且大平台由广告资助。
wikiHow不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它确实需要从用户的关注中赚钱。不过,尽管wikiHow的所有收入都来自广告,但它的做法与大多数商业网站略有不同。
首先,赫里克指出,不同于Facebook多年来一直以完全免费的产品来推销自己,wikiHow从一开始就有广告。Facebook完全免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只因为你在六个月前点击过一次泳衣相关的帖子,你依然能看到Instagram赞助的相关广告,或者在Facebook侧栏看到算法生成的T恤广告,宣称你的家族血统优于他人。
赫里克说:“我想跟大家说清楚,这就是我们获取利润的方式。我不想骗任何人,在过去,对于依靠风险投资建立的公司来说,通过这些免费服务起步十分常见。他们先是假装自己是那种可爱的拥抱熊,然后变成大怪物,打开广告,开始虐待用户。”
2005年,wikiHow开始尝试“选择退出广告”(opt-out advertising)功能,为访客提供一个关闭个人广告的按钮。赫里克在2008年发展了这个想法:他设计了一个按钮,可以一次性关闭所有广告,有效时长为24小时。
几个月后,他告诉《华尔街日报》,wikiHow的收入下降了不到1%,“选择退出广告”对用户来说是个好事。
现在,对于任何注册了wikiHow账户的人,网站上的所有广告都会自动永久关闭,而没有注册的普通读者仍然会看到广告,使得wikiHow从中获利。但是,wikiHow会通过写作和编辑为自身增加价值。
赫里克说,公司从不公布财务信息,甚至员工也毫不知情。他时而将风险投资称为“幕后精灵”,因为他认为风险投资家什么都知道,像一个神话,时而则称为“薯片”,因为一旦吃了一片,就停不下来。
在创建wikiHow之前,赫里克创办了两家依靠风投资本建立的公司,并从中吸取了教训。这就是为什么在公司盈利之前,只有eHow的利润支持公司,而没有外部融资。
赫里克说,多年来,许多潜在投资者会带他去旧金山的高档餐厅,称赞他的远见卓识,但他们从来没有书面表示他们如果加入,会让他继续将重心放在wikiHow上。
鸡尾酒会上,赫里克真诚回答了他们关于出售或上市的问题。他说,没有谁能比他的团队更好地管理wikiHow,于是那些网络从业者们尴尬地离开了。赫里克表示:“如果签署了他们这些增长激励措施,你终会做出错事。”
2006年,程序员兼活动家亚伦·斯沃茨在个人博客上写道:“科技行业的人倾向于将网站发展限制在自身技术水平内。维基百科真正的创新远不止是简单地创立一个社区来建立百科全书,也不是使用wiki软件。维基百科真正的创新是激进合作的理念。”
斯沃茨打了个比方,提议让更多人成为“维基人”,创造更多的“维基”。这意味着,如果开发者和用户不仅复制和改善维基软件,而且通力合作的话,互联网将变得更美好。斯沃茨认为,合作是社交网络的核心原则。
在斯沃茨写那篇文章时,wikiHow已经出现了,但是他并没有提到它。有趣的是,wikiHow已经把斯沃茨的论点应用到比百科全书更有趣的东西上了。维基百科使用“激进的合作”来汇集世界历史,而wikiHow则是用激进的合作,来汇集生活指南。
2007年,当我们还在探索互联网的用途时,赫里克和其他人一样,倡导实现“大众编辑按钮”。这是一个易于识别的图标,可以添加到任何希望邀请用户做贡献的网站上。
在一份使命声明中,他们写道:“我们希望,这个按钮能够推动可编辑网络的加速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建立有价值的公共资源。”
这并不是很久以前的事,但听起来更像是另一个全新的互联网。几乎所有有关wikiHow的故事都让人有这样的感觉:奇怪,但又让人感到愉快,就像喝了一口苏打水,却意识到喝的是雪碧。
wikiHow的指导原则是多多益善,哪怕有些内容没必要存在。在和伊丽莎白·道格拉斯的一次通话中,我向她询问了通话前偶然发现的一篇帖子:“如何在高中丑闻中生存下来”。她告诉我:“哪怕话题有点离谱,但有总比没有好。如果你受到了伤害,想去寻找这篇文章,却发现找不到,怎么办?”
为了保险起见,与其让别人陷入困境,不如多回答一百万个无人问津的问题。一篇文章,即使被路过的网站破坏者看作是个笑话,也可以被无数次编辑,直到该文章真正有用。
即使一个问题看起来很愚蠢,你也可以读一读,因为有时你会意识到,自己曾经问过一些更荒谬的问题。虽然听上去很奇怪,但实际上一个人一天会问大量的问题。
道格拉斯说:“我最喜欢的流行趋势是在情人节这一天,在wikiHow最顶端,总有一篇文章关于如果没有收到情人节礼物,你该如何反应。如果你仔细想想,这说明感同身受的人其实很多,让人有点难过。
事实上,我很欣慰,在人们尴尬的悲伤时刻,一些文章让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我不知道网上是否还有类似的文章。”
wikiHow使维基百科变得有趣、灵活,而且更容易让读者做出贡献,迭代了维基百科革命性的想法。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样做显然风险较低。正如赫里克所说,维基百科必须阐明耶稣基督到底是谁,而wikiHow上最热议的内容也不过是蛋奶酥的最佳制作方法是什么。
但是,wikiHow的管理结构非常松散,上千人做出了贡献,上百人有决定权,赫里克说:“直觉告诉我,文章质量将趋于零,但实际上质量是有所提高的。这在理论上行不通,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行。”
wikiHow新上传的文章在搜索结果中不会出现。这些新文章只对已登录的文章贡献者可见,而普通读者只有在文章审阅完成后才能读到。经验丰富的编辑可以使用“新文章助推器”工具,也可以选择加星标记一篇新文章,推广到主页上。
赫里克表示,绝大多数的贡献都很“糟糕”,但这也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历经编辑打磨、最终闪闪发光的文章。我们有这么多关心wikiHow的人,他们不断地回顾编辑过程,删除那些不好的内容。他们是无名英雄。”
过去12年里,洛伊丝·韦德一直自愿参与wikiHow的写作和编辑,她找到这个网站纯属偶然。开始,她只是在搜索如何给儿子用胶带做一个钱包,后来则尝试着写一些手工教程,结果写上瘾了。
时至今日,她说,她觉得在网站上工作比看电视更有意思。“我不需要知道任何谋杀或出轨事件,也不需要听到有人说什么东西‘真该死’。wikiHow是一种有效利用时间的方式,非常有用。”
作为一个早期的wikiHow编辑,韦德称自己经常玩“猛击巨魔”(whack-a-troll)的游戏,追着人们到处跑,骂他们“故意破坏”页面。每次登录时,她都感觉自己越来越痛苦,越来越愤怒。
赫里克主动提出,为大约20位顶尖编辑支付非暴力沟通课程的费用。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翻了翻白眼。
韦德回忆道:“我本来觉得这种课程没什么用,但后来改变了看法,因为我发现编辑时血压下降了。你会发现很多破坏者,通常是10-12岁的男孩,他们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地在文章里加入脏话。如果你对他们大喊大叫,他们就得到了关注。如果你对他们友好,他们就会觉得内疚,因为他们试图表现得很刻薄,然而对方却很友好。”
韦德说,该网站一些“更加野蛮的破坏者”也改变了,现在他们是社区的一份子,受人尊敬。她能说出至少两位“穷凶恶极的”破坏者,其他编辑一度害怕看到他们的名字,但这两个人现在自己也是管理员了。
扎卡里·雷尼曾经也是捣乱的人,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我,他早期的文章都被别人申请删除,但他对“杰克·赫里克和wikiHow社区的友好和开放”印象深刻。
wikiHow要求他以更有益的方式做出贡献,于是,他成为了管理员,一做就是十年之久。
研究人员对维基项目的贡献者进行了多项研究,试图弄清楚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愿意花时间做事,而不图物质回报。
他们发现,通常一些人对此工作的社交方面感兴趣,或者说,他们对炫耀自己的知识感兴趣,但是大多数人都希望参与到改变中来。这并非完全无私,但也不是完全关于个人的。
当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时,在空闲时间,我常常在浏览器插件StumbleUpon和Tumblr之间来回切换,寻找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寻找博客去评论,思考我想说的东西。
我所做的这些都是毫无方向的,但我一直在学习新事物。后来,我受到诱惑(或者说被迫),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一些特定网站上,这些网站常常使我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而我的情绪波动正是这些网站的盈利之处。可能并非巧合的是,整件事情开始变得像一场骗局。
根据热门话题网站The Awl上一篇很久前的文章推荐,我安装了一个Chrome扩展包,每次我打开新的浏览器标签页,它都会随机加载出一个wikiHow页面,这样,每隔几分钟,我就能从成堆的页面中获取一个新的指导方法。
一开始,打开页面的是“如何用蓖麻油缓解便秘”,然后是“如何食用罗望子果”,“如何在怀孕期间锻炼腹肌”,以及“如何在最低谷时开始新生活。”还有(什么鬼!)“如何进行直肠检查”和“如何培育超级蠕虫”,这些似乎对我的日常生活毫无用处。
然后是诸如像“如何毫不犹豫地与你的心上人轻松交谈”、“如何对孩子有耐心”之类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我深表赞同。
老实说,浏览wikiHow页面并不像浏览Instagram那么有趣,我通常会在Instagram上了解自己应该展现出哪一面。wikiHow上的建议很实用,而不是徒有其表,这也就意味着要遵循这些建议需要做出更多的工作,而且(我很抱歉要这么说)相当无聊。
它迫使我去思考那些已经知道如何去做的事情,去思考如何使这些知识惠及他人,同时也让我思考我是否在乎这些。如果说Instagram是一场时装秀、一场性爱派对、一百万美元和一只可爱的小狗,那么浏览wikiHow就像是在做一碗燕麦粥,做的是一系列平平常常的事。
如果我想要享受这个过程,就必须重新思考。如果我想做出贡献,就必须试着为他人着想,而不是为自己着想。
wikiHow与Amazon合作开发智能语音助手Alexa,与Facebook合作开发Free Basics程序软件,所以,wikiHow并没有完全与垄断网络划清界限,尽管赫里克极力反对垄断。
有人仍然对互联网持鲜明的观点,这样很好。互联网上的垄断造成了一成不变的内容。作为网民之一,这带来的绝望有点伤害我的感情,而且这种消极情绪最近听起来有些愚蠢。
赫里克告诉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构建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通过我们的激励方式和用户的行为方式,我们选择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四大网站上。”
“无论过去和现在,我们都没必要这么做。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网络。人们可以从小型供应商那里获得信息,这些供应商会注重个人利益,而不仅仅是挖掘数据。这样的话,互联网将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