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辣椒会问大家一个问题:悟空移山的时候喜欢唱什么歌?
答案是:移山移山,闪闪发光。
如果上面这个问题让你脚趾抓地,那么恭喜你,小辣椒不会对此负责
但如果你听完感觉爽到飞起,那么同样恭喜你,小辣椒为你推荐下面这个小组:
这个小组的管理员,被谐音成了 “ 观礼猿 ” ;小组的其他成员,则被称为是 “ 王建国的影分身 ” 。
在这里,有超过三万名热爱谐音梗的同伙可以与你分享段子。比如这种:
或者这种:
组员还总结出,谐音梗也有地域性,北京人就不讲谐音梗。
有一些文字梗还会被画成系列漫画: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些梗太简单,那么还有双语谐音梗可以博君一笑:
让小辣椒直呼好家伙的还是下面这个:
这些双语谐音梗,直接让小辣椒想起小学时候流行的脑筋急转弯。
问题是:谁家没有电话?答案放在文章结尾了,差友们噶油!
有些梗不仅能自问自答:
还能解决一些困扰古人的问题:
在梗的发展中,组友们还不忘与时俱进:
甚至需要你掌握一些基础的古汉语知识:
看完这些谐音梗,小辣椒有种梦回小时候看《 笑话大全 》的感觉,那么无奈,又那么上头。
也正是通过这个小组,小辣椒才意识到,原来我们身边竟然有那么多谐音梗。
比如微信推文里,南京朋克音乐节被改名为了 “ 苏有朋 ” 演唱会。
各种地方官方号的命名,大多也是采用了谐音的方式。
比如湖南的 “ 新湘事成 ” ,广东的 “ 粤省事 ” ,安徽的 “ 皖事通 ” 。浙江的浙里办,口号就是: “ 在浙里,让你一次都不跑。 ”
甚至中国石化的加油卡上,都有一个 “ 油中感谢 ” 的谐音梗,结合 logo 来看,真是又憨憨又可爱。
写到这里,不少差友可能会说了:小辣椒,你这是在水稿子!
所以我冥思苦想,要为谐音梗上一个价值,强行把主题升华一下,从而让这些朴实无华的谐音梗,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文化现象。
比如说:小时候,谐音梗是逗我们高兴的笑话狂欢。长大后,谐音梗是广告创意打工人的救命稻草。
所有广告人都能懂,谐音梗产生了多少句宣传语▼
然而写完之后,小辣椒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这实在也太强行了,毕竟谐音梗就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笑话。
其实对于不少原教旨主义段子派来说,写这种谐音梗是偷懒的做法,很容易限制自己的创意,并且会让笑点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表面。
所以李诞才会在《 脱口秀大会 》上,屡次拒绝王建国说谐音梗,以至于由此延伸出了 “ 谐音梗要扣钱 ” 的新梗。
不过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小辣椒找到了他本人说的谐音梗▼
但是谐音梗又是那么好创作,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不需要掌握什么讲述的技巧、故事编排的能力,只要随便联想到什么,都能成为一个笑话。
更何况,有那么一批谐音梗爱好者,并不是觉得谐音梗好笑,而是喜欢自己讲完烂梗之后,对方既无语又抓狂的表情。
想想一下,如果王建国来到豆瓣小组,看到 “ 我们都爱谐音梗 ” 小组,再看看对面的 “ 反谐音梗社区 ” ,空空荡荡只有两个成员。
估计他会把大笑放生吧。
毕竟,这盛世终于如他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