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看到前同事吐槽一篇爆文:
搞笑的是,前两天我刚看过另一篇文章,标题正好相反,叫《高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在微信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被毁掉”,可以得到无数条搜索结果。
“外卖,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被吃鸡毁掉的大学生”
“被财务自由毁掉的年轻人”
“被奶茶毁掉的中国女生”
“抖音、快手,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开始被各种各样的“毁掉体”刷屏。
图源:网络/下同
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抛弃体”。
在这些爆款里,新生一代实在是太脆弱了,不是被同龄人抛弃、被社会抛弃,就是轻而易地被各种东西“毁掉”。
要我说,真正毁掉一个人的,不是外卖、不是吃鸡、不是抖音、不是奶茶,而是轻易相信贩卖焦虑的毒鸡汤。
01
不久前,一篇名叫《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很火。
文章大体上是讲“我”的同学周有择,一个出身寒门、全村集资上高中、连正版运动服都买不起的高考状元,逆袭考上名牌大学后,因为为人正直,不愿帮富二代作弊、不愿意为老板做假账而人生处处受限的故事。
最悲情的是,这只在穷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最终坠落在25岁,又穷又苦,因病早逝。
而和周有择形成鲜明对比的“我”,则是早早忘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开始依靠姿色换取资源。
不仅是“我”,同班同学也早就忘了自己的初心,在现实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变得世故圆滑。
唯独周有择,坚守原则,固执得格格不入。
有煽情、有鸡汤、有反差对比,文章很快在朋友圈里疯狂传播。
不可否认,这篇三观不正的文章情绪渲染很成功,焦虑贩卖得也很成功。
最早的时候,我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看哭了,每个人都用力地活着,然而,人间不值得……”
“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这个社会@#¥%&*……”
“社会就是这样,谁认真谁傻逼吧。”
几个小时后,文章被扒出通篇虚构,更有阿里巴巴公关部下场打脸,证明文章里毕业两年就成为阿里巴巴P7员工的情况不属实。
文章其实写得很讨巧,寒门、状元、理想、努力、死亡被杂糅成一锅毒鸡汤,准确戳中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痛点:
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会被现实逼到如此境地,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又该如何自处?
但问题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恶意消费大众的情感,用夸张的笔法渲染、煽动焦虑情绪,真的合适吗?
善必须以真为前提。
以虚假的故事片面放大生活的黑暗面,恶意偏激的贩卖焦虑除了让人对所处的社会环境绝望,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丧失向上动力之外,毫无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类似“17岁月入十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在北京年薪100万,不过是刚刚脱贫”等等,摁着你的头要你承认自己“人和狗的差距”里那只狗的文章。
当成功被定义成唯一的样子,焦虑再次被无限放大。
02
去年,韩寒公开怼了一篇文章: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否则就会被同龄人打倒在地。
而韩寒则批评道:
它已经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文章的本意或许是鼓励人们要努力进步,却以一种错误的观念作为价值引导,将成功简单和赚钱暴富画了等号。
就如同韩寒所说的,“成功的定义绝不是套现几亿十几亿,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有不同的幸福。”
一个从三百八十线乡村逆袭到一线城市总监的人,你能说他不成功吗?
一个独自扛起一家老小生计的人,你能说他不成功吗?
一个为了梦想努力追光,从来不说痛苦和放弃的人,你能说他不成功吗?
这类贩卖焦虑最明显的套路,是以成名与否和金钱多寡作为人生成败的衡量标准。
可谁说,成功只有一种样子?
网上有一段话说:
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焦虑不仅源于社会压力,更源于社会变化。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已经快到“上一代人的社会经验对下一代人几乎不再具有多少参考意义”。年轻人无法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得足够的指引,只能选择战战兢兢摸着石头过河。
这些无所适从的年轻人只能在网上寻找同龄人的经验作为参考,却被无数毒鸡汤淹没。
看不到前程的努力让他们惴惴不安,文章里同龄人的成功让他们焦虑不堪,以至于“丧”文化大行其道,甚至有的人为了追求“成功”误入歪门邪道。
可是成功,原本就应该是属于个人的一个定义,生活的节奏属于自己。
03
别人家的孩子,年纪轻轻拿了数个大奖,做家长的焦虑了。
同龄人创业的创业,买房的买房,按部就班工作的人焦虑了。
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发福了,却连个厕所都买不起,一代年轻人焦虑了。
某个985211毕业的大学生月薪竟然只有两千,尚未毕业的海量学子们焦虑了。
为什么贩卖焦虑盛行?
因为“焦虑”是时代的通病,太能吸引眼球了。
每个人都在着急奔跑,似乎不成为社会顶层精英就不配活着喘口气。
越急,越焦虑,越容易被贩卖焦虑,进而被骗。
可是别忘了,天才的孩子、套现15亿的同龄人、秃头的90后、月薪两千的大学生,那都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难道绝大多数人平淡普通的生活就活该被贬得一无是处吗?
精英固然值得称赞,但普通人也需要足够的尊重。
况且社会的行进方式,注定精英只是极少数。你可以鼓吹努力成为精英,但没资格看不起普罗大众平凡的生活。
适当焦虑可以催人奋进,过分贩卖焦虑只会挤压个体喘息的空间,让人陷入迷茫和空虚的恶性循环。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真正毁掉一个人,除了自我放弃。
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
生活的节奏应该把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活成毒鸡汤里说的样子。你在仰望别人,自然也有人在仰望你。
生活的真谛是:属于你的、适合你的,才是好的。
就像韩寒说的:
生活不是攀爬高峰,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当然,也别从一碗焦虑鸡汤里爬出来,又掉进一碗安逸鸡汤里。
该吃吃该喝喝,该努力努力,该自律自律,过好自己的生活奋发向上才是正途。
本文章来自读鲸,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