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并不缺乏新话题。
这边“那我就去”三个字的魔法性刷屏,郭老师和文阿姨的“文郭的教分”鬼和洗脑,那边的“马晶”逐渐崭露头角,现在成为社交的新趋势。
纠语,普通话的新分支,出自短视频博主“纠纠在努力”的农村生活视频。
这位在抖音累计拥有百万粉丝的女生,总是在睡醒后去“街子天”(街子天:农村乡镇赶集的日子),有时候用雪碧漱口、洗洁精洗头,普通话里带着明显的云南临沧方言口音,比如将“洋芋”说成“摇玉”,引得各路网友争相模仿,势头一度比肩“郭语”。
此外,纠纠擅长各种农村土味尬剧,从2019年开始拍摄了上百条尬剧视频,被网友亲切称呼为“尬姐”,还为此专门开了一个“纠纠(尬剧女王)”的账号专门连载尬剧。
作为圈内不知名的互联网冲浪达人、短视频热梗学家,我刷完了纠纠的517条视频作品,仔细研究了这一波“纠文化”热潮。
一条视频1900万播放的“尬剧女王”
2018年10月2日,“纠纠在努力”在快手上发布了第一条视频,画质模糊,配上不知所云的BGM,和一段“我知道遇见你不容易,失去你很可惜,我不想余生都是回忆”的土味文案。
纠纠在视频比了一个爱心,然后甩了甩及腰的长发,留下一个背影镜头,没有说话、没有旁白。她称这样的镜头为“背影走拍”,并将之应用到了早期每个视频中,以至于观众表示“一看背影就知道是你”。
那时候纠纠才15岁,长在云南临沧的一个农村家庭。她在账号里提到自己之前读过书,但后来就没有继续再上学了,大部分视频场景都选择在农村路边或者小树林旁,加个BGM就能发布。
不过当时纠纠只是断断续续地发布一些内容,更新也不稳定,直到2019年3月份,“纠纠在努力”才开始在快手上稳定更新。
她拍热门BGM的跳舞视频,也拍搞笑段子,还会将塑料袋做成裙子走“时装秀”,或是写一写“昨天割猪食很热还把发圈弄丢”的经历。
2019年6月6日,纠纠的快手账号有了第一条热门视频,内容是她用水桶洗头发、然后疯狂转头甩头发,截至目前获赞18.4万,播放量达到了1736.1万。
从2019年8月开始,她连着拍了数条土味小短剧,还是在农村小屋前或者小路边,没什么场景道具,也没有什么镜头切换剪辑,通常就是一部手机“一镜到底”,纠纠和她的朋友像“过家家”一样演着各种小剧场,角色身份也在前女友、校花、有钱人家小姐之间不断切换。
纠纠在2020年2月6日发布的一条土味短剧视频播放量近1900万,视频中她扮演一个“金融大鳄的女儿”,从包里掏出一大把树叶假装是钱砸向朋友,获赞35万次。
观众称这些视频为“想看又不敢看”系列,纷纷留言“看得我好尴尬,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继续看”,并为这一系列尬剧取名为《小时候笑着拍,长大后哭着删》系列,还给了纠纠一个新称呼叫“尬姐”,被广泛传播开。
很多看视频看尴尬了的网友会留言问她拍的时候是否尴尬,对此,纠纠回复:
“我想说我一点也不尴尬,我是农村的,拍的不可能像大网红的一样好,所以不喜勿喷啦,我开心就好。”
就这样,纠纠靠着尬剧在网络上走出了一条路,并在2020年3月份开通了抖音账号同步更新,也为“纠语”在抖音的爆红埋下了伏笔。
话题播放量1.3亿次的“纠语”大师
“纠语”的出现和走红,其实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纠纠会不时分享一些农村生活日常视频,比如做菜、吃播,或者去逛“街子天”。尤其是她的“街子天”视频,总有一套相似的流程:
先是从床上坐起来和大家打招呼“哈喽我现在起床,我们来看下现在几点了”,给大家看下自己的手机屏幕和时间,有时候用洗衣液洗头发,洗完后转头猛甩一波。
洗漱结束后,纠纠开始为逛“街子天”挑选衣服。她会先看中一套,结果换好出门的却是另一套,虽然有点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但几次下来也成为纠纠视频的一个梗。
然后,出门的纠纠会先夸一遍“天空很绿”,走到集市上逛一圈后就会去吃米线,再买点柠萌洋芋、吃根火腿肠、喝杯草莓奶茶,结束后回家。
有网友精准总结她的一天就是“起床、洗漱、蓝天、白云、柠檬洋芋、火腿、米线、回家”。
在这些视频中,纠纠说话的方式也很多网友印象深刻,每一句话后面都会带个“啊”字,比如“该买的都买了啊”、“现在去买了啊”、“好了啊”。
因为方言口音问题,她的很多话有时候需要观众听两遍才能听懂,比如“洋芋”会被读作“摇玉”,“萝卜”成了“劳布”,“螃蟹”读成“旁孩”,“杨枝甘露”变成了“颜值甘露”,最夸张的是“薯条”被很多人听成了“屎条”。
加上剪辑软件自动识别的字幕,出现了“嘴巴和字幕各说各的”的神奇一幕,反而变成了一种有趣的反差,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互联网语言现象——“纠语”。
图片来自微博@没空忧伤
这种颇具个人风格的逛街行为,加上魔性洗脑的说话方式,吸引了不少围观群众。
截至目前,#纠纠在努力 的话题播放量近2亿次,#纠语 和#纠言纠语 作为5月末才出现的新话题,也分别有5000万次的话题播放。纠纠带着她的纠语正在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新话题,人称 “纠文化”。
土味文化=流量密码?
纠语走红后,抖音上不少研究郭语、岚语的博主开始“转专业”了,纷纷投入纠语的研究和“教学”中。
其中一个叫“晴朗”的创作者,被网友封为“纠门大弟子”。他从5月23日开始模仿纠纠拍“街子天”的视频,因为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无数网友围观“你怎么可以学得那么像”。
“晴朗”将模仿纠纠的视频做成了一个合集,取名为“纠剧”,现在已经更新了14期视频,累计播放量达到4061.6万。
除了模仿纠纠逛集市,他还专门做了“纠语教学”视频,一个词一个词地教大家如何正确读“纠语”发音,连纠纠本人都在视频下留言“大家快点学起来,纠门冲”。
尽管凭借纠语收获了不少视频播放量和点赞量,“晴朗”的抖音粉丝数在最近一个月却只涨了4.56万,转粉率不高,多数人只是看个热闹而已。
而且,在郭语、岚语等各种“语言”相继火了之后,跟风模仿、语言教学这样的内容形式就已经层出不穷,没有跟上上一波热门“语言”的人,也会努力捕捉新的流行,搭上下一班车。
不过,相比于郭语、岚语,纠语不够戏精,也缺少许多刻意的夸张表现。
它本身就是一种夹杂云南方言的不标准普通话,被纠纠在分享日常生活时说出来,配合上她的个人风格和视频表现,才有吸引人的“魔力”。
而网友对于纠语的热衷,跟风玩梗的人居多,并没有很多人借此故意嘲笑口音。在纠纠的日常直播中,与她连麦的许多“纠门弟子”争相夸她可爱,还说要去云南找她玩耍,一起去吃“摇玉”和“颜值甘露”。
像纠纠这样来自农村的创作者在抖音快手并不少见,纠纠也不是最红亦或最“土味”的那一个。
她曾经提到自己刚开始拍短视频的时候,每次都等妹妹或者朋友回家后,背着一堆东西去找他们拍摄,当时没有人看好,周围也都是嘲笑的声音,但她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演尬剧演成了“尬剧女王”(虽然是自封的),也认领了“尬姐”这个称呼。
纠纠也离开过农村、去过城市,签了家成都公司。那段时间,她拍了些换装、舞蹈等爆款套路视频,大家在评论区一边为她庆祝逆袭,一边又开始怀念那个还在农村的纠纠。
她也会在拍视频的时候说起自己也很喜欢农村的纠纠,在今年年初,纠纠回到云南,拍回了农村日常,慢慢有了“街子天”系列视频,纠语有了热度,好像什么都没变,又确实有许多东西在改变。
现在的纠纠,接过拼多多、得物的广告合作,做过直播带货,靠短视频有了热度有了收入,也能为爸爸一口气买下8900元的摩托车。
她说想让父母有更好的生活,也要“为自己活”。
“纠语”的走红、“纠文化”的崛起,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短暂的热梗,对纠纠这样的创作者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