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现当代的艺术,我们会想到什么?
是蔡国强的天梯,
▲ 蔡国强《天梯》
是李安的东方美学,
▲ 李安《卧虎藏龙》
还是新崛起的国漫宇宙?
▲ 国漫电影《姜子牙》
也许都有,这些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顶流”,占据了大众注意力的大半江山。
但是你知道吗?在“顶流”之外,还有一群人。
他们没有那么出名,有些甚至一度没有工作,但是,在他们的默默耕耘之下,各式各样的“冷门艺术”被稳稳当当地传承了下来。
可以说,它们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会输给“顶流”。
朱炳仁,铜雕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 朱炳仁
同时也是家族“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
你或许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见过由他主持修建的建筑作品。
比如杭州西湖畔那座曾经倒塌了,又在朱炳仁手上得以重建的雷峰塔:
▲ 朱炳仁和杭州雷峰塔模型
上世纪20年代,屹立了一千年的雷锋塔轰然倒塌。自此,“要不要重建雷锋塔”、“怎么重建雷锋塔”成了专家们的一大难题。
而朱炳仁作为当时的建筑设计师,第一次破天荒地提出:要用铜给雷锋塔披上一件外衣。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新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在天马行空,朱炳仁是又跑图书馆,又跑实验室,最后才终于用实证赢得了支持。
▲ 时隔80年,“雷峰夕照”终于回到了我们的眼前
这样精妙绝伦的技艺,在过去并不缺少欣赏者。
清朝年间,只要是江南的殷实人家要嫁女,都非要拿朱家加工过的铜作为嫁妆,才算体面。
但随着时代发展,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各种五花八门的合金开始成为日常用品的主要材料。
铜,慢慢淡出了大家的生活,铜雕技艺也因此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眼看着朱府铜艺从“金字招牌”变成了“冷门艺术”,朱炳仁立于当下,又做了一件事:
创建抖音号。
▲ 朱炳仁的抖音账号 @铜雕大师朱炳仁
没想到,这不创不要紧,一创,还真就火起来了。
▲ @铜雕大师朱炳仁
通过朱炳仁的抖音,不少人第一次发现原来铜也能做出精妙绝伦的艺术品。
比如这一座通体铜质的《燃烧的向日葵》:
▲ 朱炳仁《燃烧的向日葵》
是不是有点眼熟?
你没有想错,它的原型就是梵高的《向日葵》。
▲ 梵高《向日葵》
画中的向日葵,颜色明亮饱满,让梵高无处安放的热情一股脑倾泻而出。
而朱炳仁呢,用他独创的熔铜艺术,不用任何模具,单凭自己对力道、方向的把控,让高温下的铜水沿着预定的轨迹蔓延、凝固、成型。
铜是冰冷的,但是在朱炳仁的手下,它们分明就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这是他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致敬梵高。
铜雕,铜瓶,铜壶……在朱炳仁分享的五花八门的作品下,粉丝们的留言都是一水的赞叹:
还有人小心翼翼地留言:老师,收徒吗?
截至目前,朱炳仁和他铜雕作品已经收获了59万粉丝,523万个赞。
我想这下,朱炳仁一直悬着的心或许可以稍微定一定了。
铜雕艺术的“冷门”,并不是因为它不够好,只是我们一时间还没能找到让它“被看见”的渠道。
其实,只要你愿意到抖音上去翻一翻,你就会发现,除了把铜做成向日葵的朱炳仁,还有用铁勾出《清明上河图》的铁画大师:
@铁画大师储铁艺
从一块木头里凿出太乙真人的灵魂木匠:
@守艺小胖
用3800双筷子搭出仙游之府的竹艺老师:
@竹艺师兄
看呐,我们中国的手艺人,要是追求起美来,能有多让人惊艳啊。
不过坦白讲,在所有这些心无旁骛地追求「美」的手艺人里,有一类手艺人是我最喜欢看的,因为他们的手,分分钟就能带你回归童年。
比如@铜官窑_刘坤庭,一个明明已经58岁,却还像个8岁孩子一样玩泥巴的陶艺大师。
@铜官窑_刘坤庭
他的视频,简直是强迫症福音。
你会看到每一坨,一开始看起来还笨笨的大泥团,经过刘坤庭的手,这里捏捏,那里压压,一转头回来,就能变得栩栩如生。
有时是个圆圆润润的小辫女孩,脸上笑出了两个小酒窝,
@铜官窑_刘坤庭
有时是群并肩坐着、赤脚戏水的渔村姑娘,
@铜官窑_刘坤庭
有时又是个牛背上悠哉游哉的吹笛子牧童。
@铜官窑_刘坤庭
刘坤庭的作品中有许多都是以儿童为原型,这大概也跟他在爷爷那里,收获了特别快乐的童年有关系。
作为“泥人刘”刘子振的第三代传人,小的时候,刘坤庭一到傍晚,就爬上爷爷的桌子。爷爷会递给他一块泥巴,也不教他,只是让他捏。不管他最后捏出了个什么来,爷爷都会给他两块糖。
▲ “泥人刘”刘子振
成年以后,他被特招进了一所陶瓷研究所,没过多久就成了拔尖人才,还被单位送到中央美术学院去进修,一切都顺利极了。
但是,就在他要迎来事业生涯的最高点的时候,单位倒闭,他失业了。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面前,一个行业的陡然萧条不需要什么理由。
刘坤庭因此踌躇过,改行过,兜兜转转,十年后,他还是回到了故乡,重新捡起了泥巴。
办工厂、招学徒……为了让祖辈留下来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刘坤庭想尽力了办法。
“最初,我带徒弟也像当年爷爷带我一样,从最简单的基本功开始。但由于耗时太长,很多学徒学了一段时间后看不到成果,就沉不下心继续学了。”
如何让手艺人的坚守能够被看见、被肯定,成为刘坤庭的当务之急。
开设抖音号,正是他的尝试之一。
2019年,刘坤庭入驻抖音,开始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捏泥人的过程。
在个人主页,他留下了这样一句简介:“与陶泥窑火为伍,担技艺传承之重。”
既真挚,又厚重。
▲ 刘坤庭的抖音账号
这一次,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坚守没有成果了。
评论区里,有网友赞叹“女娲要是有你捏的一半好,我就不至于长这样”的:
还有人说,一下班就刷到了刘坤庭的视频,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或许是因为质朴的泥人让大家想起来小时候玩泥巴的经历,不少人都主动称呼刘坤庭为“爷爷”,天冷的时候还会特地来评论区嘱咐他:
到目前为止,刘坤庭发布的抖音视频,最高的点赞量达到了128万,有时候还会遇到粉丝慕名登门拜访。
这回,从爷爷那儿传承下来的手艺,再也不怕无人问津了。
上面讲到的手艺人们,大多做的是些比较纯粹的艺术,相比于实用性,他们更追求艺术性,追求审美价值。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手艺人,是实实在在地从生产、劳动的过程里,让自己开出了花。
他们起先可能只是个普通行业里的普通工匠,却又凭借着自己日益精进的专业技艺,把自己磨成了大师。
这些人,我愿称为现代版“刷子李”。
▲ “刷子李”,那个总是穿着一袭黑衣去给人刷白墙的师傅,
整间屋子粉刷完,黑衣服上都不会留下一个白点。
像是油纸伞匠人闻士善(@闻叔的伞)。
从小时候看着父亲在火炉前烤伞架,到现在他带着伞走进视频,闻士善的伞一做就是三十年。
@闻叔的伞
伞要牢固耐用,所以只能用6年以上的老竹;
要防虫蛀,所以每根砍下来的竹筒,都要浸泡6个月以上。
28根的伞骨结构还觉得不够牢靠,就改良,增加到36根、44根,最后出来的伞在9级台风面前都能岿然不动,用上50年都能不腐不坏。
▲ 油纸伞抗风效果测试(@闻叔的伞)
最值得一提的,是由他研究出来的茶道伞,到目前为止,国内能做出来的,不超过三个人,堪称“独门绝技”。
但如何让“绝技”为更多人熟知,闻士善却经历了一番纠结。
由于制作精良,闻士善的茶道伞在海外颇受欢迎。
韩国制伞协会因此慕名而来,不仅要买下他的全套制伞工具,还准备请电视台拍摄记录他的制伞过程。
但闻士善担心韩国人会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去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当场拒绝了这一请求。
后来,四川泸州的油纸伞因为一段纪录片被大众关注到,技艺传承有了新起色——这对闻士善触动很大,“酒香也要吆喝,就这个道理。”
2018年,有人提议可以通过短视频传播油纸伞制作技艺。这一次,闻士善一口答应。
▲ 闻士善的抖音账号
成功来得出乎意料,闻士善在抖音上一炮而红,转眼就吸引来了80万的粉丝。
仅仅一个月,他在抖音上卖出的伞,就让他获得了10万的收入。
“油纸伞制作技艺对于年轻人而言是空白的,现在要把这个烙印深深地打进去。”闲暇的时候,闻士善会在抖音上跟粉丝对话、互动。
粉丝收到伞后,也会专门拍视频发给他。
▲ 粉丝的反馈视频(@闻叔的伞)
画面里的伞古韵醇厚,如画如诗。曾经“藏在深闺人不识”的油纸伞,通过屏幕,在匠人和使用者之间碰撞出新的火花。
还有“千锤百炼出好墨”的@徽墨胡开文,传承自“清代四大徽墨”之一的胡开文墨庄。
在胡开文墨庄工匠的手上,一块块漆黑的墨宝,要调进丁香、麝香、冰片、猪胆等等大量的中药材,使之不易腐败,又能留香千年,越研磨,越有韵味;
要纯手工反复折叠,用铁锤反复捶打,使之容易定型,又能带上金属的质感,写起来落字如漆,千百年不变。
▲ 工匠正在用铁锤锤墨(@徽墨胡开文)
要花费整整半年的时间晾墨阴干,期间还要不时地手工翻动;
▲ 晾墨阴干(@徽墨胡开文)
等终于成型了,还要在墨上雕刻、描金,让它真正成为一件艺术品:
▲ 描金(@徽墨胡开文)
刷完@徽墨胡开文的抖音,我才真正感受到,何谓“一两黄金一两墨”。
▲ 墨庄上最经典的“宾虹宝墨”
面上描绘的是画家黄宾虹的山水画作品
(@徽墨胡开文)
如今,@徽墨胡开文也在抖音上收获了10万的粉丝,视频最高的点赞量达到了30万。
粉丝们还迫不及待地视频底下询问:老板,啥时候开商铺呀?
还有坚持用古法制作宣纸的@宣纸小姚。
从蒸煮、打浆到捞纸、贴烘、裁纸……他把宣纸制作的18道工序,全都拍成了视频。
@宣纸小姚
而这些在视频里看起来观赏性极佳的工序,都必须要靠师傅们手工完成。
▲ 极其考验师傅手艺的捞纸工序
真正的大师捞出来的宣纸重量误差不会超过1克
(@宣纸小姚)
最后出厂的宣纸,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
@宣纸小姚
何为匠心?此为匠心。
在为这篇稿子准备资料的时候,我一直在想:
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会变成“冷门”呢?
@徽墨胡开文的一条视频解答了我的疑问。
@徽墨胡开文
因为,要传承下这门艺术的全部精华,是件太磨人的差事。
尤其是最讲究极致的工艺美术,大多要求手艺人们必须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地磨,磨出手艺,磨出美的模样。
而这一磨,往往就是几年、几十年。
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修炼过程,对于许多手艺人来说,都是一辈子的课题。
然而对于一门传承百年的手艺来说,可能也只是几代传承中的一代而已。
传承是件隆重的事,也是件清苦的事。几乎不可避免地,这些传统手艺渐渐成了件“冷门”的事。
这或许无可厚非,但也更加衬托出这些手艺人的分量。
他们终日面目质朴、埋头劳作,不求自己的功名,却换来了中国艺术的功名。
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存在,就不会有中国现当代艺术如今的瑰丽图景。
所幸的是,现在这些“冷门艺术”终于不再闭门造车,而是通过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被更多的人看见,甚至喜欢。
毕竟,一门至精至美的艺术,又怎么会没有热度呢?
从“冷门”变成了“热门”,这是无数手艺人的春天,也是中国艺术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