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29岁的导演毕赣日后会如何回想这大起大落的几天。刚刚过去的跨年夜,他的第二部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以下简称《地球》)终于公映,票房两天2.75亿,问鼎元旦档亚军。在有人喊出“毕赣为艺术片逆天改命”的同时,争议潮水般涌来,兴冲冲进戏院看汤唯的观众睡倒一片,出来就给这部“看不懂的大闷片”打了低分,甚至还有怒砸屏幕的传闻。
更大的舆论漩涡是对电影营销的质疑。如果说令毕赣一战成名的《路边野餐》是无心击出的漂亮水花,那《地球》绝对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票房奇袭。这是一个可以写进营销教科书的案例:团队以抖音作为宣发主阵地,在晦涩的作者电影中提炼出爱情片的浪漫,打出“一吻跨年”这张王牌。结果,大量明显不好这一口的抖音用户买了票,5000万投资顺利回本;代价也有,毕赣从天才导演成了“大忽悠”,还没登上神坛就下来了;同时电影遭遇“口碑反噬”,享受到了文艺片罕有的“被追着骂”的待遇。
恶意营销,这四个字和一部文艺片连在一起,可算蔚为奇观。毕竟文艺片导演们身上最著名的标签就是穷和真诚。但冷静下来想想,除了少数理性探讨影片成色的声音,《地球》挨的大多数骂都站不住脚。
首先是营销,电影是昂贵的造梦,拍第一部时的毕赣兜里没有请制片人吃饭的钱,满打满算花了十几万,惊人的40分钟长镜头简陋、粗糙、透着穷。他的困境与大量主流视野之外的新导演别无二致。但影片横空出世,国内外获奖无数,青年导演一跃成为新生代代表,再出手凑起16个出品方,合作一线演员。高投资带来高票房期待和压力,营销团队自然竭尽全力。
恶意更谈不上,宣发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行为,观众连打着“爱情公寓”旗号拍盗墓片都能接受,文艺片找找角度无可厚非。更多观众喜欢当然好,真的被宣传误导也不必恼火,吃惯了鸡鸭试试鱼虾,实在不喜欢就算了。
从这轮口水战中,还显现出另外一点积极的意义。以往提到文艺片营销,总离不开制片人下跪、导演写文细数心酸,总之摆脱不了苦哈哈的联想。但在《地球》身上,文艺片不只有了商业片的票房,还有了商业片的班底。不再是导演悲情英雄式的单打独斗,而是体系化的团队作战,专业自有力量,值得同行效仿。
至于口碑争议,就让子弹飞一会儿吧。一来电影吸引了核心受众以外的观众,大家口味不同,自由评断。二来所谓的大众小众本来也不灵了,电影市场走到今天,不问商业艺术,只看好片烂片。去年票房最高的是现实主义的《我不是药神》,今年从《地球》起,欢迎更多闯入者,搅动电影这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