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映象网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抖音宣布与全国20余家博物馆推出“云端博物馆”活动,邀请博物馆馆长、文化名人通过抖音直播带领观众线上看展,让更多人走近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体验博物馆的魅力。
抖音与中国地质博物馆独家合作,推出《馆长聊国宝——北京猿人头盖骨重磅在线》,在这场直播中,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与讲解员雷明月对话,将北京猿人头盖骨和中华龙鸟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直播之前,我们也与刘树臣副馆长进行了一次对话,聊了聊中国地质博物馆对于新技术、新平台的看法,博物馆视频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样性与包容性。博物馆是一个多元与包容的空间,每个人都有权平等地走进、感受博物馆。
抖音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信息普惠,让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知识。在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抖音希望通过线上看展的方式激发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让更多网友能够真正走进博物馆。希望这次的活动让你喜欢。
以下为对话内容整理:
抖音:这次展览选择了北京人头盖骨和恐龙展区,为什么选择这些展区跟抖音用户交流?
嘉宾:我们中国地质博物馆最有特色藏品之一,就是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这次跟大家展示的藏品,一部分是公众感兴趣的,比如恐龙;一部分是社会非常关注的,比如北京猿人头盖骨。
北京猿人头盖骨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在古人类研究方面重大的科学发现,对世界整个古人类学的研究,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发现古人类有用火的确切证据,这说明咱们人类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能使用火了,意义重大。其次,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在抗战时期,原件全都丢失了,很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但是如何丢失的,仍然是个谜。我们现在拥有的复制品,是中国人自己复制的,他就是中国地质博物馆老馆员胡承志老先生,复制技术又非常精湛,所以从这一点上看,也非常有意义。
中华龙鸟也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带有羽毛的恐龙,发现于1996年,1997年被评为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中华龙鸟的发现,为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提供的新的证据,引发了人们对鸟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热潮。可以说,中华龙鸟的发现,以及后来发现的一系列带有羽毛的恐龙,有力的证明了鸟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大家一般都认为,恐龙身躯很庞大,怎么会跟鸟类有关系呢?实际上,恐龙里面有一个小的分支——小型兽脚类恐龙,逐渐发育了羽毛,演化成鸟,飞上了蓝天。
抖音:中国地质博物馆是这次唯一参与抖音直播的自然类博物馆,它跟人文类的博物馆有什么差别?
嘉宾:是的,本次直播只有中国地质博物馆是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他跟人文类的博物馆相比,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区别:第一,从展示的展品,或者说从收藏的标本来看,人文历史类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人类活动留下的一些物品和痕迹,它反映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而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它保存的是天然的产物,更多反映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物华天宝。
第二,记年方式或者单位有着巨大的差别。人文类博物馆通常以朝代划分,最多到几千年前。但是自然类的博物馆一般都是以百万年,甚至亿年来计算的。
第三,参观人文类的博物馆和自然类的博物馆,观众所得到的启示,会有很大的差别。人文类的博物馆,观众看完会感叹祖先的聪明智慧,思考如何进行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自然类的博物馆,人们参观完首先会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给我们启示的恰恰是,大自然是不可抗逆的,人类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还有很多矿物,常常让我感到很“精美”,矿物的形成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历史,看到这些神奇又不可再生的资源时,我相信大家对于保护自然和珍惜资源,可能会有更深的感受。我也希望通过大家参观地质博物馆,通过这次直播,使观众得到这方面的启示。
抖音:为了这场直播,中国地质博物馆做了哪方面的准备?
嘉宾:因为今年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也让中国地质博物馆尝试“云端”展示的方式。做直播,首先是确定主题,内容非常重要,其次,还要考虑表现方式。比如说我们在地球日的云游活动,让讲解员和专业人员搭档,一边讲解,一边带观众云游展厅。
这次,抖音方面也希望让博物馆的馆长来当“讲解员”,我们就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宝,给大家展示出来。这些国宝在世界上都是很难得一见的,我们自己设计了一场对话,以这样的互动方式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本次直播,我还想把背后的故事也给大家讲一讲。单纯的展览可能一晃就过了,但是它背后有很多有趣且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我觉得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说可能更有意义。
抖音:您刚才提到地球日也进行了线上直播,您觉得线上来逛博物馆,与实际走进博物馆,有什么区别?
嘉宾:首先,线上和线下的博物馆,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我们中国地质博物馆目前还没开放展览,现在的直播就是对线下展览的有益补充,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第二,线上和线下的观展感受是不一样的。线上的观展,我想用个词,理性,线上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我们会讲更多的科学上的故事,带领大家思考。如果是线下,更多的是感性的,观众的参与性、沉浸式的科普教育更为丰富一些。
第三,线上很大的优势是,传播更快,影响更广。大家通过看直播,它不受空间的制约,不受人流的限制,只要你有网,你都可以打开来看。但如果实地来看的话,那可能我还有限流,外地的观众要过来,成本就更高了。
中国地质博物馆也建有数字地质博物馆,有很多数字化的资源也在网上,但是它跟直播又不一样,它相对比较死板,而在直播过程中,大家随时提问,我们随时交流,增加互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数字博物馆的劣势。
抖音:博物馆是文明的地标,怎么通过新技术让博物馆走近大众?
嘉宾:我觉得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博物馆是现代文明很重要的标志,人们去一个地方旅行,都会想着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去看看。我觉得现代人的这种意识越来越强了,就是说更多的人愿意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到博物馆去。
实际上我们向公众呈现的这些历史和文明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突破。特别是最近一些年,VR、AR这些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能够让人更能够像亲临其境,给博物馆的传统展示方式,又增加了新的元素。
但是我还有另外一个观点,我觉得这些都是辨证的,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方式。
抖音:您觉得抖音和博物馆,还有哪些合作的可能性?
嘉宾:现代年轻人越来越多使用抖音,我都快60岁的人了,也是跟年轻人在学习。我手机里的抖音,也是我们家孩子帮我下载的。我觉得这方式挺好,我也看抖音,实际上我们在前段时间就一直在想,开通我们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官方抖音号。
我们一直在思考抖音这种新的表现方式,我觉得抖音平台给大家展示的,是一个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博物馆以前更多采用传统的表达方式,而对于新的表现形式,例如,抖音对传统展示方法的冲击,我们也在一直适应和改变。
现代人基本上离不开手机了,那么抖音的短视频和直播,我觉得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这是我们可以做的。尤其是抖音的视频,我觉得这是很直观的表现方式,我们现在也想把我们的很多工作,都转化成这种新形式。因为上抖音平台的人越来越多,它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也特别看重短视频的这种方式。
博物馆是一个公益性的单位,科学传播是一个公益性的事业,我们也希望,通过后续的合作,能让这样公益性的活动,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和公共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