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杂技演员与“写”字相关联。辛苦确实要吃。骨头需要一点爱和努力,才能在吃青春饭的这个领域坚持下去。
昨天,记者在杂技剧《战上海》启动新一轮修改提高排练现场,再次见到了登上今年央视元宵晚会的“驯鸽女孩”刘莎莎。
在央视元宵晚会的杂技表演《丰碑》中
一只白鸽飞到刘莎莎手中
成为节目的点睛之笔
卸去古铜色油彩的刘莎莎,容貌清丽,身材高挑,眼下还有一颗泪痣,一眼就能辨出来。为了方便训练时做技巧,她几秒钟盘好了自己长长的马尾辫,和她的表演一样,毫不拖泥带水。
卸去油彩的刘莎莎是个容貌清丽的姑娘 ©郭新洋
怀着一腔热爱,1993年出生的刘莎莎已经在杂技这个行当摸爬滚打了20年。如今,她凭着自身的努力成了一名新上海人,还在今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璞玉初成器,《战上海》在她的心中种下了一颗信仰的种子,她也将杂技精神浸入了自己生活的角角落落。
戳视频,走近“训鸽女孩”刘莎莎
自己选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
刘莎莎出生在杂技之乡河北吴桥,从小她便对杂技耳濡目染,希望成为专业的杂技演员。
父母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怎么舍得她吃这样的苦头?
8岁的小莎莎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录取通知,带着学校老师一起回家给父母做思想工作。
很多人对杂技演员存在误解,认为可能是家境不好才被送去学杂技。
可是在吴桥,六年制的学习,初入学时就要缴满全部学费,20000元,这对于刘莎莎的家庭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更何况还有每学期3000元的生活费。
爷爷听说孙女想学杂技,赶紧送来自己攒下的积蓄,父母又凑了凑,这才得以入学。
刘莎莎在练功房里训练 ©郭新洋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刘莎莎的形体属于偏软的,并不是最适合杂技的底子,因此,受伤对于她成了家常便饭。
要强的她一直坚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注定失败,自己选择的路,再艰难也要走下去。
于是,她主攻柔术,和同学们一起凭借《窗花-女子造型》获得了第五届青少年杂技比赛文华奖金奖。
刘莎莎凭借《窗花-女子造型》
获得了第五届青少年杂技比赛文华奖金奖
其他的技能刘莎莎也没有放过,2011年来到上海杂技团后,她钻研起了蹬鼓和扯铃。
圆圆一面鼓,搬运起来并不重,用脚蹬起来要是“失手”,能砸向面门。
刘莎莎正在练习蹬鼓 ©郭新洋
扯铃就是抖空竹,她的花样多得抖不完,你眼睛还没来得及眨,她一个后空翻都做完了,空竹还能稳稳落在绳子上。
小小的扯铃在刘莎莎手中花样百出 ©郭新洋
更不用说“丰碑”里和鸽子的互动。
刘莎莎之前完全没有训练动物的经验,完全是为了《战上海》现学的。曾经在杂技《上海大世界》里担任女主角的她,其实只是《战上海》中的一个群演。
刘莎莎训练了三代鸽子
才终于让鸽子“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郭新洋
别人熬鹰,她熬鸽子,经历了三代鸽子,两只鸽子熬成了她口中的“宝贝”,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才终于有了舞台上灵气十足的神来之笔。
“莎莎小姐姐”,抖音直播人气旺
从某种程度上说,杂技演员和舞蹈演员有几分相似,比如毕业后都是打包进团,都过着在校般的集体生活,又比如,都用身体语汇在舞台上“说话”,因而演员总有些不善言辞。
为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刘莎莎逼着自己开通了抖音直播,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对着手机屏幕和网友聊俩小时天。
“一开始就是尬聊。”
刘莎莎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她发现自己在慢慢改变大众对杂技的刻板成见,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苦,刘莎莎用阳光的笑容展现了她的自信,与身处杂技舞台的幸福。
闲暇时,刘莎莎会在抖音上传自己的练功视频,热评榜上的留言让她忍俊不禁:“别做得那么随意好吗?要不然我以为我也会。”
刘莎莎会在抖音上传自己的练功视频
渐渐地,一字马从练功房劈到了生活中。
刘莎莎在奥特莱斯逛街时单手空翻
睡觉前也来一套高难度动作,满满仪式感
去奥特莱斯逛街时,她手拎一堆购物袋,单手撑地来了个空翻;
公园散步时,她随手就是一个拿大顶;
睡觉,也是满满仪式感,下腰、钻被子一气呵成;
她还曾经花两个月时间练成了倒立用脚戴口罩的技能……
这些看似无用却很有趣的短视频给她的抖音号“莎莎小姐姐”带来了9.1万粉丝,还常常有粉丝催她直播。
刘莎莎的抖音账号“莎莎小姐姐”
已经收获了73.1万点赞、9.1万粉丝
《战上海》巡演在即,直播自然是没时间了,刘莎莎只能跟粉丝说:
“剧场见!”
《战上海》即将开启巡演
©郭新洋
“
从北方县城来到上海大都市,继而走上央视舞台,刘莎莎一路升级打怪这10年走得艰辛而幸福。
父母早已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只是在她飞得够高的时候,关心一下她飞得累不累。
上海杂技团在元宵晚会上带来的《丰碑》演出照
上海杂技团也成了她坚实的后盾,刘莎莎坦言,正是因为来到了上海,才有了更大的舞台,自己也能被更多人看见,“等未来有了能力,一定要把父母接到上海来,让他们也享享女儿的福。”
记者手记:上海拥抱追梦人
昨天在排练厅,本报摄影记者为刘莎莎拍下了一组训练照,记录下了上海杂技人的大型炫技现场。
寻找拍摄角度的过程中,摄影记者特地嘱咐刘莎莎,省点力气,等会儿正式拍了再用全力。有一张网吊照片需要刘莎莎用小腿勾住网绳,上半身呈倒立状,试拍几秒后,摄影记者喊:OK!先下来吧。虽然因为倒立满脸通红,但刘莎莎却做得相当轻松,放在平时,这还没活动开呢。
刘莎莎正在训练网吊 ©郭新洋
刘莎莎身后,有4位青年杂技演员正在练绸吊,十几米的长绸,她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攀爬到高空,做出各种优雅的技巧,继而一个倒立,几秒内就速降,在离地一米处又稳稳停住。每一次毫不费力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拼尽全力。
《战上海》里担任女主角白兰少女时期的罗逾也在,丝毫看不出她已经是7岁孩子的妈妈,前些年,她退居幕后,为了《战上海》才复出。和刘莎莎的经历类似,罗逾也是6岁开始练专项杂技,14岁从江西省杂技团来到上海追梦。个中滋味,又是一篇故事。
张文宏说过,我有无数次机会可以不在上海,但是最后我变成了上海人。和所有努力向上的人一样,她们在上海这方舞台发光发热,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也收获了爱情与家庭。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上海欢迎每一个新时代的追梦人,每一个默默奋斗的劳动者在这座活力之城都有出彩的机会。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赵玥
编辑:吴旭颖
图片:郭新洋摄影,部分来自网络
视频:郭新洋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