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搅动风和云的乱世猫头鹰,他翻云,为雨翻手。一个计谋彻底埋葬了即将成为木材的大韩王朝。他站在时代的顶端,怀着雄霸的土豪看天下,震惊魏无济曹操,但成王败寇的规则使他失败,如三国的过客、时代的配角、元绍。
袁绍
有人说袁绍(包括袁术)之所以成功,那是他们的身份,如果换了一个人早统一天下了,完全是废物,比如易中天老师十几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品三国》评价袁绍是“漂亮的草包”(当然,现在易老师似乎改变了看法,之前在抖音看到他评价袁绍是很有能力的)。然而,当时的袁家人丁不少,真正能掌握最高权力崛起于乱世的年轻一辈只有袁绍、袁术,包括同样四世三公的杨家,他们更不是争霸的命,不管先天条件或是后天,都不允许他们这么干,弘农杨氏在汉末乱世中如同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太多人忽视了二袁早期的努力,认为只要有其身份就能做一番事业,这是大错特错的思想。那么,就先从袁绍谋诛宦官开始说起,来说说那些关于袁绍的误区。
谋诛宦官
袁绍为何要让何进招集四方猛将?
袁绍献计让何进招来四方猛将一直为人诟病,其实以袁绍的心高气傲,在东汉这种重门第出身的时代,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屈居一个屠夫出身的何进之下,所招之人或多或少与袁氏有关系,例如董卓是袁氏故吏,而丁原部下张杨成为西园军假司马,与袁绍有同袍之谊,换而言之,招四方猛将入洛阳的目的不单单是宦官,也包括外戚,打算将扰乱汉室外戚、宦官一举诛灭。
袁绍先写信通知州郡,诈称是何进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亲属入狱,并大肆散播消息,果不其然,十常侍在走投无路下,铤而走险。他们借口离京前愿最后侍奉一次太后,又进了皇宫。在张让的指挥下,中常侍段珪等率领党徒数十人,等候何进入宫后,将何进斩杀于嘉德殿前,并下诏替换司隶校尉以及河南尹,宫门紧闭持兵镇守,只待天明扫清反叛,袁术却直接下令烧宫门,张让等因此不得不逃出皇宫,暴露于危险之中。政变在危急之中分秒必争,如果没有把握住机会,那么就会发生窦武、陈蕃等前两次政变的那种失败。
袁绍
直到董卓挟持汉少帝刘辩前,计划一直按部就班的按袁绍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袁绍与叔父袁隗佯称奉诏,杀死宦官亲党许相、樊陵,然后列兵朱雀阙下,捕杀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宦官赵忠等人,又下令关闭宫门,严禁出入,指挥士兵搜索宫中的宦官,不论老幼皆斩尽杀绝,宦官集团覆灭。吴匡等人一向就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煽动士兵杀死了何苗,外戚集团也宣告覆灭。袁绍乘势率军进攻,扫荡宫禁,掌控了皇宫,而袁氏族长袁隗成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袁隗与何进一样,在刘辩登基后都是参录尚书事)。内有太傅辅政,外有绍术掌兵,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几十年后的司马家在高平陵之变也是这么操作,巧的是,从十常侍之乱到高平陵之变刚好六十年一个甲子,司马懿比袁绍幸运的地方在于没有门生故吏祸起萧墙。
袁隗
如果不出意外,袁氏已经掌握朝廷大权,开启士族掌权的新时代,然而,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张让挟持出逃的皇帝刘辩、陈留王刘协意外为董卓所获,身为袁氏故吏的董卓并不顾忌往昔恩情,他野心勃勃,想自行废立,袁家的精心筹划刹那间被釜底抽薪,无奈之下,袁绍、袁术各自出逃,山雨欲来风满楼。
平定河北
一、袁绍势力也是由小到大: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似乎袁绍从一开始就是最强大的诸侯势力,然而袁绍初起兵时不过是一个渤海太守,所谓“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兒在股掌之上”,韩馥甚至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限制袁绍的行动。后来韩馥虽然在谋士刘子惠的劝说下愿意支持袁绍起兵伐董,但仍然心怀疑虑,经常减扣军粮,想使军心动摇,不战自败。
《后汉书》:是时,豪杰既多附招,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桥冒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馥于是方听绍举兵。乃谋于众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国,安问袁董?”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反客为主谋取冀州是袁绍争霸天下的第一步,这也是袁绍本人的既定战略,袁绍曾经向曹操说过:“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既平定冀州富庶之地,兼得幽并之劲卒,安抚异族,没有后顾之忧地南下竞争天下,这套方案可操作性极强。实际上光武帝刘秀就是按这样的思路取得了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回答袁绍的“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等于是一句空口号,但被包括易中天在内的一些人士拿出来赞扬曹操并批评袁绍,有点过于肉麻。可以认为,曹操此时要么是真的满腔热血,要么就是拿句口号故意噎袁绍。
袁绍和曹操
在外有公孙瓒大兵压境、内有麴义反叛的情况下,韩馥迫不得已将冀州让予袁绍,随后几年间,袁绍在谋士猛将的辅佐下,先后击败了公孙瓒、孔融、张燕、田楷、臧洪等人,在平定河北的各大战役中,袁绍表现非常出彩,无论是与公孙瓒的连番交战还是对付黑山黄巾,想与公孙瓒初次交锋时, 公孙瓒来势汹汹。“冀州诸城无不望风响应”,形势可以说是万分危机,袁绍临危不惧,知人善任用麴义,以弱胜强,大破公孙瓒的天下名骑“白马义从”于界桥,接着又乘胜追击,复败公孙瓒于龙凑,潞北,打得公孙瓒退守易京。
二、袁绍为何不信任田丰:
在界桥之战中有个小插曲,被麴义击败的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扶着袁绍,要他退入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
田丰
笔者认为,正因为这件事开始导致袁绍对田丰的不信任,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为主将在危难时刻如果只顾自己躲进矮墙,可能士气大挫进而瓦解,而作为一个谋士,不管你本意如何,自己带着主公逃跑,显然会给人一种贪生怕死的印象,与之相比,可以看看法正是怎么做的:
裴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刘备为何信任法正?替主公挡箭既表现了你的忠心也表现了你的胆略。所以法正和田丰不同结局除了刘备和袁绍性格不同外,两人的情商差距也是非常之大。
三、袁绍为何杀麴义:
在灭公孙瓒的前夕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的麴义被袁绍所杀,部曲也被袁绍兼并,麴义被杀原因,《后汉书》是说麴义因自恃有功而骄傲放纵、心怀不轨,至于如何的不轨法,由于史料缺少就不得而知,总的来说,袁绍杀麴义并非功高震主,更不是兔死狗烹,麴义的功劳未达到震主的地步,而天下更是远远未平定。虽然从《后汉书》来看,麴义死得并不冤枉,但也表现出袁绍无开国之君的容人之量,这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麴义
四、袁绍的军事能力:
言归正传,继续将袁绍的军事能力,袁绍在灭公孙的易京之战更堪称经典,与曹操灭吕布的下邳之战颇像,四面合围,打得公孙瓒心惊胆战,惊呼:“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鸣于地中,梯冲舞吾楼上。日穷月蹴,无所聊赖。”在以地道战破之,使这个昔日威震天下的白马将军灰飞烟灭。
公孙瓒
袁绍初得冀州之时,单单邺中就有十多支黑山军的部队,一度里应外合攻陷邺城,袁绍部下要么脸色大变,要么放声大哭,唯独袁绍容貌自若,不改平时的风度,随后袁绍大举进剿黑山、黄巾军,先发兵进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谷口讨伐于毒,围攻五天,斩杀于毒及其部众一万多人。 接着,沿着鹿肠山向北进攻左髭丈八等,将他们全部剿灭。又接连击灭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多支黑山、黄巾部队,屠其屯壁,大肆杀戮,斩首数万级。常山之战以吕布为先锋,与张燕、四营屠各、雁门乌桓展开大战,使昔日纵横黄河南北的黑山骑兵元气大伤。
袁绍
明末清初大才子吴伟业在《圆圆曲》中描写吴三桂“电扫黄巾定黑山”,其实这句话用来形容袁绍的战绩更为合适。事实上,袁绍和曹操决战前,几乎处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地步,他也是三国屈指可数斩首过万的主帅。
经过数年多年征战,袁绍终于掌控了幽青冀并四州,带甲数十万,是当时全中国最强大的军阀,史称“天下畏其强”,此时袁绍的功业早已强爷胜祖,曹丕在《典论》中是这么评价袁绍的实力:
得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二千里,众数十万,可谓威矣。当此之时,无敌于天下,视霸王易于覆手。
与此同时,曹操也扫平了吕布、袁术等,两人决战的时刻到了。
官渡疑云
官渡之战由于史料的出入,产生不少BUG,本文将逐一分析。
一、曹操真对战胜袁绍充满信心吗?
《三国志》: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从曹操这自信满满的话来看,似乎可以认为他自认拿下袁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然而要是结合多方史料,就可以发现这段曹操轻视袁绍的话语不过是在鼓舞士气。
《魏略》:辅从太祖於官渡。袁绍破走,太祖喜,顾谓辅曰:“如前岁本初送公孙瓚头来,孤自视忽然耳,而今克之。此既天意,亦二三子之力。”
这才是曹操内心真实想法,当日袁绍将公孙瓒的首级送到许都,曹操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下场。在官渡之战的十年后,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说道:“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曹操认为自己能赢也是侥幸而已。
曹操
看不起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袁绍是曹操生平唯一一个感到“大惧”的人,出让大将军之位,哪里是曹操不图虚名,分明是无可奈何罢了。
《后汉书》:时曹操自为大将军,绍耻为之下,伪表辞不受。操大惧,乃让位于绍。
二、是谁打响第一枪
打响袁曹之战第一枪的是曹操而非袁绍,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军全明星阵容渡河北击河内,目标当然不是小小的睦固,而是打算在攻灭睦固后,与公孙瓒、张燕“阴交书命”,企图乘袁绍主力远征公孙瓒时,一起对袁绍来个突然夹击,曹操从河内偷袭邺城,张燕北救公孙瓒,但被袁绍提前发现,行动失败,于是曹操退军敖仓,并以魏种担任河内太守。
《献帝春秋》:操引军造河,托言助绍,实图袭邺,以为瓒援。会瓒破灭,绍亦觉之,以军退,屯于敖仓。
河内郡位于黄河北岸,进可偷袭邺城,退可保守许都,对袁绍来说如同芒刺在背,这是袁绍所无法容忍的,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地形图
三、急战与缓攻之争
在袁曹决战前夕,袁绍内部有急战和缓攻之争:
沮授的意见与郭图、审配的完全相反,郭图、审配则主张速战速决,而沮授建议以逸待劳,采取持久战。除此之外,田丰、沮授二人在战前都对大军南下和曹操决战提出过反对意见。
但早打有早打的担忧,晚打有晚打的担忧。站在袁绍的角度,曹操的扩张速度实在是有些惊人,建安二年时袁绍一封信就能让曹操坐立难安,然而从建安三年起曹操却宛如开挂一般,先是命裴茂率领关中诸将消灭了李傕,然后又亲自带兵灭掉了吕布,之后又派史涣、曹仁兼并张杨势力,让刘备南下截杀袁术,这一系列动作全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如果再给曹操两三年,曹操是会像田丰沮授说的那样变得劳师无功还是越来越强大甚至超过袁绍,谁都说不清楚。
袁绍与袁绍之战一触即发
而就当时的局面来看,未必不是袁军南下的好时机,曹操东边有新攻下的徐州尚未完全掌控、南边有虎视眈眈的孙策和一直敌对的刘表、张绣,西边的马腾等人态度也不甚明朗。虽然后来这群人都没派上用场,但确实给曹操造成不小的压力,不但分走了相当数量的士兵,还产生了一大堆内奸,等个两三年曹操把自己的地盘都稳固住了又怎么办?如果按田丰沮授说的等待万全的机会,那么真正的机会反而很容易就错过了,林彪曾说自己喜欢打七分胜算的仗,五分不够,九分敌人就跑了。
所以袁绍的决断和田丰沮授的建议哪边更好只能见仁见智,不能说袁绍没有采纳这二人的建议加上最后打输了,他们二人就一定是正确的。
还有很重要的两点,其一是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被打成了缺粮的状态,这不就是田丰沮授所想要的局面吗?真的玩两三年游击倒还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同时还得保证河北年年风调雨顺)。其二是袁绍的年龄,有学者通过袁绍的字本初推测袁绍出生于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如果是这样,此时的袁绍已经53岁,在三十岁就能称老夫的古代,属于高寿了,历史上官渡之战两年后袁绍就病逝了,虽然有战败的原因,但也不能说官渡之战打赢了袁绍心情大好就能多活几年,一味让袁绍等下去,等到正式开战时袁绍的身体条件能否支持他亲自指挥大军也不好说。时不待我,曹操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频频南征道理是一样的,不想遗祸于子孙。
总而概之,袁绍的冀,青,并三路出兵合围,外联刘辟、孙策、刘表,煽动曹操辖下郡县叛乱的计划流产的原因除了曹操能力超强、曹军给力以外,运气亦属不好,其中两个强援:孙策意外身亡(如果刺客是曹操派出去的那就另说),刘表因张羡叛乱焦头烂额。
四、袁绍是否延误战机?
按《后汉书》记载,在官渡开战前,田丰曾经劝袁绍派兵袭击曹操后方,袁绍推说儿子生病而拒绝了,气得田丰跺拐杖,很多人据此认为袁绍没有听取正确的意见,失去了战机。这可以说是很冤的事,刘备在徐州起事是建安五年正月的事,同月袁绍就让陈琳写了讨曹檄文,二月进军黎阳,并派先锋颜良派兵进军白马。考虑到当时的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动员大军所用的时间,这个进度已经不能算慢了,因而不能说袁绍延误了战机。
而在《三国志·魏书十七》更是出现完全相反记载:“刘备以徐州叛,太祖东征之。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本意是想吹于禁战功,但不也从侧面说明曹操东征徐州期间,袁绍是有出兵。而田丰让袁绍袭击曹操后方这一点只能说是一个很骨感的理想。一直到官渡之战结束,袁绍大军也没能深入曹操后方,无论白马还是官渡都是难啃的骨头,因此率大军袭击曹操后方根本不现实。
那么派小股部队呢?实际上官渡之战期间袁绍分别派过韩旬和刘备去袭击许都,当时主力在官渡的曹操委派曹仁率领别部击败了两支人马,因而袭击曹操后方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并非纸上谈兵那么简单。而且站在事后诸葛的角度来说,刘备在徐州败得相当快,如果袁绍真的在正月就派人袭击许都并且成功越过黄河和一堆军事据点,那么在许都外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曹操回师的主力部队。所以袁绍战前不采纳田丰意见的这则史料压根就是站在袁绍对立面黑他的,并不具有操作价值。
在进军前,袁绍还搞了通操作,就是把沮授的职权一分为三,任沮授、郭图、淳于琼三人为监军。后人也多有批评郭图嫉贤妒能,陷害同僚,袁绍外宽内忌,怀疑忠臣。但客观来讲,这通操作完全是正常行为。袁绍南下的军队数量有不同记载,最少的说法是五万八千,最多的说法是十一万,足以证明这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只任命沮授一人为监军本来就职权过大了,军队数量不及袁绍的蜀汉都任命了中、前、右三名监军(理论上应该有左监军和后监军,但史书无载),为何袁绍设立三名监军就成黑点了?魏蜀吴发展到比较大的规模时,无论监军,或是护军、都护、领军、典军、军师这些职务,都不是专任一人,因为南征而分监军为三人反而是袁绍军配置更加合理的体现。
官渡之战
随后在二月,白马之战的开打宣布官渡之战正式开始,袁绍派颜良为先锋时,沮授提出了不同意见。沮授在这里的建议是没有问题的,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颜良确实难以独当重任。大概是吸取了经验教训,在进攻延津时袁绍没有再单独委派谁,而是派了文丑、刘备二人一同前往,但结果没什么用,文丑也被砍了。原因除了曹操及麾下众人表现超神之外,也说明了袁绍在用人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史书没有记载刘备在延津之战的表现,但可以推测战败的原因要么是刘备也跟着浪了一把,要么是刘备难以制约文丑。无论原因为何,初战就被斩了两名先锋透露出袁绍的用人不当。但两名先锋的战死阻止不了袁绍的军势,于是袁绍如期攻下了白马和延津,并进一步向南进军。同时也证明袁军分兵则败。
接下来发生的事在史书里就很有意思了,袁绍拿下延津是在四月,进军原武是在七月,官渡对峙是八月开始的,战役结束则是十月。那么中间有三四个月比官渡对峙和决战还长的时间双方在做什么呢?
战局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白马离官渡只有大约七十公里的距离,而延津则更近。所以究竟是曹操撤几个月才撤了七十公里还是袁绍追几个月只追了七十公里?很明显,史料中隐去了很多内容,曹操并非是一下子就撤退到了官渡,而是凭借黄河附近的诸多军事据点和袁绍打了几个月的攻防战,最终这些据点纷纷被袁绍拔除,才把交战前线推到了官渡。如果曹操没有抵抗的话,那么袁绍军这几个月是跑去打鱼晒网了?这中间发生了一个插曲,从开战前就不断提出异见的沮授见曹军战斗力如此之强,在渡过黄河前再次提出分兵进攻官渡,大军停驻延津的意见。因为袁绍不听从沮授的意见,于是沮授在渡河前说了些很不吉利的话,同时称病,袁绍一气之下心想既然病了那就好好去养,于是把沮授的部队交给了郭图。
田丰和沮授
接下来就是最精彩的官渡对峙部分。官渡首战,袁绍合兵击败曹操,这也能证明袁绍合兵决雌雄的决策并没有错。顺便diss一下新三国,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袁绍官渡首战都是赢了曹操,但在新三国中,袁绍首战即大败,损失了三十多万兵马,还要刘备来救,拍战争戏拍的跟儿戏似的。
《三国志》: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
之后在官渡城外对峙的一两个月里,双方斗智斗力,用尽策略。曹操初战不利,退入城内。袁绍筑高台对城内放箭,曹操发明霹雳车来应对。袁绍又使出自己在冀中平原打公孙瓒时拿手的地道战,结果河北的招式在河南失灵,被曹操拦下。袁绍派人袭击许都,曹操委派曹仁阻击。同时双方还互抄对方的粮道,曹操这边的运粮官任峻护粮得当,没有被袁绍得逞,而袁绍方的韩猛就差了些,被史涣、徐晃成功烧毁粮草,徐晃还顺手领悟了断粮的特技。但袁绍的粮草远不止韩猛的那部分,而曹操的军粮却是见底了。事实上曹操也确实有这个资本自夸,许攸从袁绍处叛逃,透露机密信息,这是绝境中留的曹操的一线生机。曹操也不花什么闲工夫去怀疑和确认信息真假,直接亲自带兵前往,等于把命交给许攸。就这样,曹操成功抓住了机会,改变了袁绍和自己的命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当天夜里出发,第二天清晨就到达了乌巢,完全没有留给袁绍改变布防的时间余地。
曹操亲自带兵袭击乌巢
五、救乌巢与张郃降曹的争议:
在得知乌巢被袭后,袁绍手下有两派意见,分别是重兵救乌巢和重兵攻官渡轻兵救乌巢,而袁绍选择了后者。很多人据此批评袁绍误判形势,低估乌巢重要性,没有采用正确的意见。
这种说法起码有两处错误,首先,重兵救乌巢压根就不是什么正确意见,认为正确的人只是听信了张郃传的一面之词。
乌巢当时的战况如下:
《三国志》: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由此可知,在袁绍的救兵在和乌巢的淳于琼军对曹操的五千人马形成包夹前,乌巢守军就已经战败了,救兵根本就没有挽救乌巢的机会。这时候救兵多与少又有何区别?同时,袁绍对乌巢也可以说相当重视,配备的守军有万余,守将五人(官渡战后曹操给献帝的上疏中报告共斩将八人,乌巢守将就占了五席),其中主将淳于琼在袁军的地位是很高的,没理由说这样的人员配置还算不重视。只能说用五千人马迅速消灭万余守军的曹操实力确实太强大。袁绍在乌巢被袭后真正干的最糟糕的一点是派反对攻打官渡的张郃率领重兵进攻官渡城,结果乌巢败北后又攻城不下的张郃高览害怕被责罚,就带着袁绍的攻城部队投靠了曹操。
火烧乌巢
当然,所谓张郃投降是因为郭图进谗则是整个官渡之战最扯蛋的一段史料描写,不知郭图向袁绍说:“郃快军败,出言不逊”的谗言,正在前线作战张郃是如何得知?是在袁绍大营中的眼线给他打了手机吗?故而考据学家姜宸英和卢弼认为不实,姜宸英批注到:“此必郃家传,自文其丑,故与《武纪》《绍传》互异。”这件事对袁绍的打击不比粮草被烧轻。如果说乌巢被烧的结果是袁绍无力进攻,只能仓皇撤军,那么主力大将率领重兵投敌导致袁绍连撤军都成了难题。就这样,袁绍连忙率领八百亲信渡河逃往部将蒋义渠处,曹操军大获全胜。
张郃
六、袁绍战败的原因
纵观官渡之战交战过程可以看出,曹操方面抵抗顽强,且部队战斗力很高,在局部战场让袁绍方面吃尽苦头。而袁绍方面虽然败绩不少,但并没有伤及根本,加上袁绍亲自带领的主力大军发挥稳定,在和曹操的正面交战中占据着上风,因而袁绍方的战略目标都被一一达成。
袁绍除了兵力,对曹操最大的优势便是充足的粮草,这方面的优势令曹操一度陷入绝境,此战可以说天时是在袁绍一方的。而袁绍军的问题出现在哪呢?答案是人和。
官渡之战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袁绍手下将领不和,沮授和郭图对立,许攸和审配不和,郭图和张郃产生冲突,逢纪又和田丰有矛盾,这几人的关系甚至紧张到因私废公的程度。袁绍作为君主不但无法摆平几方势力,让他们像张辽、乐进、李典一样合力为国尽忠,反而激化着各种矛盾,例如战前让田丰下狱,战斗中剥夺沮授兵权,这些都体现出袁绍缺乏作为君主的器量。同时袁绍军自组建以来就发生了数起和将领的对立事件,例如吕布夜逃、臧洪独立、麴义被杀,这些事情除了反映出袁绍在驭下能力上的欠缺,也使得袁绍的文臣武将很多都对袁绍抱持着一种不信任感。例如始终对交战抱有悲观态度的田丰沮授、家人被羁押后就叛逃的许攸、害怕受罚而反水的张郃、高览,这些人的态度和做法表现出他们对袁绍的为君之器存在很大怀疑。
无君人之器的袁绍
宽厚待民
易中天当年在百家讲坛曾说袁绍是纨绔子弟,不识民间疾苦。可袁绍去世时,冀州百姓奔走相告,如丧亲人(在死后能令百姓痛哭流涕的汉末诸侯只有刘虞和袁绍而已);袁尚袁熙奔辽东,又有十万户人家跟了过去,百姓难道会为一个不识民间的纨绔子弟而哭。而迁往苦寒之地吗?可见袁绍在治理河北期间,对百姓还是比较宽厚,得百姓拥护的,这点是连曹操的谋士们都承认的事实,荀攸曾经说过:“绍以宽厚得众心。”郭嘉也曾说过:“袁绍有恩于民夷。”为了纪念袁绍,百姓们将莒县一条河流命名为袁公河。
总评
纵观袁绍一生,有武功、雄心、有魄力、有眼光,堪称际会风云的英杰之士。破黄巾、战黑山、败臧洪、灭公孙,足见其武功;敢率兵尽诛宦官,虽杀戮过重,足其胆略;诸侯伐董时,慨然担任盟主,虽有始无终,足见其威望;“南据河,北阻燕代,兼狄戎之众,向南以争天下”虽比不上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规划;虽最终败亡,但这也是他死后的事,而且以十余年时间统一河北,成为全国最强大的诸侯,聚集大批人才誓死效忠足见其能力和魅力。虽无法称得上是盖世英雄,但一时之杰是绝对算得上的。正如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所说:“袁绍是曹操的大敌。他不但地广兵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势力极大,即论其才具,在当时群雄中,亦当首屈一指。”
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