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标签来描述西安,我想你一定会同意“文化”。
十三朝古都绵延的文脉,是这个城市吸引世界目光的独特魅力。当下各个城市都在着力打造文创产业,西安也要赶上这波潮流。但是与丰厚资源相比,西安文创的产品还是太少了,下一个爆款又在哪里呢?资源:有IP更要有创意
从西安的文化资源来看,恐怕国内任何城市都难以望其项背。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汉未央宫遗址、唐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等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文化,正是西安文创的IP源泉。
美好生活的理想境界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而实现这一理想就要借由文创来实现。文创往小里说可以是创意集市、旅游景点的小商品,往大里说,它可以形成一个城市的精气神,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西安向国际化大都市华丽迈进时,历史与时尚的缠绕羁绊是绕不开的话题。外界对西安的印象,多年来停留在厚重、呆板甚至土气上,而这实际上与我们当代西安人的生活面貌也不匹配。细究原因,西安长久以来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化还欠缺许多。
内涵:有审美还得讲故事
故宫的文创产品一年都卖10个亿了,来看看我们到西安旅游能买点啥?随便去个文化景点,总会被“老陕审美”丑哭:各类仿制青铜器、陶土兵马俑N件套,还有和西安关系不明的中国结、葫芦、有机玻璃昆虫……掏完钱就后悔:我为什么买这些?拿回家里放在哪?
文创产品,除了要审美跟得上潮流、兼顾实用与创意之外,最核心的是内涵。无论迪士尼的造梦、故宫文创开发成功,首先都依托于讲好故事,让人们接受其内在文化价值,再赋予具有当代审美的创意。
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院长邵振宇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西安厚重的历史与文物,普通游客很难一眼看懂。通过看文物让游客对此有所认知,通过听故事让游客对文物所负载的文化达到认同,最后才是通过文创商品实现购买。”从大文创的视角来看,西安已经通过“西安年·最中国”“春满中国·醉西安”等城市营销给“西安故事”开了个好头。接下来还得靠龙头企业去运作,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
突破:有产品还得会营销
城市实力靠经济,城市品位靠文化。互联网时代文化经济浪潮下,中国的文创行业迎来了一次新的黄金年代。“实施文化强市,打造丝路文化高地”被写进了2017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西安的文创产业也迎来新的布局,文化到商业转化这一路子也露出一些发展眉目。
这一年来,西安人非常明显地感受到生活的变化。曲江现代唐人街刷爆了朋友圈;到新开发的创业街区喝咖啡、逛小店,成为时尚的度周末方式。年初,西安市旅发委与抖音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西安成为网红城市,让我们看到营销对一件产品、一个产业、一座城市的巨大助推作用。
坐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不乏创意满满的人才,文创之于西安,正当时。 华商报记者 路洁
西安文创IP
城墙根下 复兴一座城市的辉煌
作为世界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古代城防建筑——西安城墙,是陕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如果说江南水乡可以在桥上做文章,那么西安可以深挖的文创大IP,城墙是首屈一指的。
西安城墙主题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起步较早,联合台湾专业文创开发设计团队,陆续开发出古城专属印记的文创产品。其中城墙书法云壶、城墙剪影烛台等还曾作为礼品赠送给多国政要。
此外,城墙品牌文化演出《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是世界唯一的以盛唐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演出;西安城墙新春灯会自1984年开始以来成功举办31届,与陕西特色的民俗产品体验融为一体,已成为西安知名文化旅游活动之一;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自199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5届,成为西安最知名的体育大赛之一。
文创先锋眼:西安城墙IP品牌仍待提升
据华商报记者从西安城墙管委会了解到,尽管西安城墙的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名气不小,但站在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景区的新起点,几大拳头产品仍需探索更大的提升空间。《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后续将持续对硬件设施设备及演员阵容进一步升级,改编舞段,进一步提升演出品质。演出中的IP形象,还将开发系列人物衍生品。城墙新春灯会未来将与科技、热点话题结合,对城墙灯会品牌进行全面提升。2018年起,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事拟将于每年春季、秋季举办两场,结合当代科技与时尚,打造国际化城市赛事。
而顺城巷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也给我们留下了几分对城墙根下文创发展的遐想。 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文博文创 读出一座城市的厚度
文博爱好者小李特别喜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官网,下载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二十四节气手机屏保。“这组文创产品简直美呆了!”小李直言,陕历博的二十四节气屏保的每一张图都是馆藏珍贵文物,比如立春用的是上过央视《国宝档案》的唐代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惊蛰用的是西汉·彩绘雁鱼铜灯……其实,这仅仅是近一两年陕西博物馆文创迈步大发展的典型例子之一。早在去年12月,陕历博的重磅文创产品《陕博日历》的火爆,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陕西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厚重潜力。在西安打造博物馆之城的大背景下,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陕西的文博文创产品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有望成为博物馆经济的重要支柱。
文创先锋眼:陕西文博文创不缺“底子”,缺啥?
华商报记者走访发现,陕西各大博物馆的文创产业虽然也有一些亮点,但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创新。
“缺乏资金,同时,懂设计、懂文物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太少了。”西安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陕西各大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不缺“底子”,但缺钱、缺人却是事实。不过,在采访中,许多博物馆的负责人也坦陈,这些问题正在多方努力下,慢慢得到解决,尤其是借助外力,来搭建文创队伍,以及解决创研、推广资金,比如,《陕博日历》就是陕历博和和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并陕西华夏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联手,并聘请了《故宫日历》原班人马悉心设计打造。“水晶大雁塔,陶制兵马俑,造型简单呆板的冰箱贴……即将成为过去式。”评论家闫西平表示。 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秦腔体验 吼出一座城市的精神
秦腔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之一,是陕西文化和陕西精神的象征,绝对堪称陕西文创的大IP。
秦腔与其他地方剧种一样,传承与创新一直是个艰难前行的过程。怎样创新才能让秦腔传承者感到不至于丢了传统?同时进行什么样的包装、传播、衍生品开发,才能让秦腔得以让年轻人、外地人喜欢?
与此同时,秦腔作为文创大IP,目前和普通人依然存在距离,很多人认为秦腔不好听,或许源于体验的缺失和认识的偏执或误区。此前华商报《我和大师一起唱秦腔》节目进行了一些尝试,让票友有机会向秦腔表演艺术家学唱。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们来了》带明星到易俗社体验也打开了一点思路。
文创先锋眼:必须让秦腔艺术不再窄众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是一位秦腔艺术的探索者,他主演的数字电影《周仁回府》已播出5万多场,同时,他又创作了歌曲《“新”周仁回府》,甚至还跨界演绎了秦腔摇滚歌曲《折腾》。
李小锋对华商报记者表示,秦腔一定要与时俱进,“对一些像秦腔这样的传统戏,先继承,后创新发展,要根据时代要求来创新,融入流行的、数字化时代的东西,这样可以吸引年轻群体,再通过流行的东西回照传统。让传统再度发扬光大,这就是我理解的秦腔文创。”
对于秦腔和普通人距离的问题,李小锋认为,这还是一个传承问题,必须让更多人认识到秦腔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现在的传承,缺的是正确引导和传播。未来的发展方面,只有跨界融合路子才能宽广。” 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影视演出 标记一座城市的地理
大红网剧《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热播时,很多西安人都在议论,如果拍一部《西安女子图鉴》会是什么样?人们这才惊觉,还没有一部影视作品展示出西安时尚的一面。
通过影视作品而走红的陕西元素不是没有,从《三枪拍案惊奇》到《白鹿原》,油泼面在全国人脑子里留下深刻烙印。电视剧《白鹿原》的热播,让白鹿原乡村游风光一时,但最近传出吸引力下降,因为除了“吃”几乎没有卖点。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吉发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视是带动作用,后续的文化产业链、文化艺术品的打造应该是着力点,如果跟不上,前期的宣传都是空的。”
还有很多文化项目也是城市营销的利器,《长恨歌》已经成为骊山旅游的金字招牌,2017年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开启全年驻场演出,让西安多了一个文艺青年追随的标签。第五届“丝绸之路电影节”今年将在西安举行,届时又是一场星光熠熠。此外,曾经培养了中国电影中坚力量的西部电影制片厂,正在酝酿一场蝶变,这里将变成“电影圈子·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据悉里面涵盖了五大电影主题文化广场。
文创先锋眼:谁来发掘西安的都市时尚面
“假如有一些外地的或者国外的电影人,想要来西安拍摄,除了兵马俑和一些文物古迹、小吃,可能就没有什么了。关于西安当代城市的定位其实还是不太清晰。”西安文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中央戏剧学院博士马娜表示:“西安的一些特色街区的挖掘还是不够。如果把这些和故事串联好,会对西安城市形象有很好的营销。”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编辑:王玮玮
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产值不断提高。文创产业逐渐成为指引城市新生活的灯塔。那么,作为文化重镇的西安,对标国内的“文创大户”们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北上粤浙领先
成都打造安逸文化
目前中国文创产业第一方阵是以北、上、粤、苏、浙为代表的第一梯队。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经济发达的几个城市,文创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已经很高,杭州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4.2%,达3041亿元;北京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达3908.8亿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12%。
“北京特色”源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地位,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而作为文化“大码头”,上海“文创50条”,“招商-引智-引才”成为沪市发展的新重点。南国广东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都文创关注度仅次于北京、上海,文创增势全国第一。成都主打的“安逸文化”也基于历史,同时对新生事物的敏锐度、包容性和创造力也帮助成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创天地。
西安文创
数字不俗,产品不多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依托文化资源禀赋,文化产业发展强势,早在2007年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超过5%,至2016年占比达7.8%(占比排名居全国第9位)。2017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近15%,其中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而2018年上半年,西安文化产业投资增长84.2%,同比提高75.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投资增长新引擎。
虽然在西北地区西安的文创产业数字不错,但在对标国内其他文创大城时依然显得有些乏力,特别是目前文创产业最火爆的杭州,就能看出其中差距了。
2017年,杭州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增长19.0%。2016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541.68亿元,增长21.2%,占全市GDP的比重23.0%,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包括北京(14.3%)、上海(12.4%)和深圳(10%)等。
很多专家都认为,数据背后显示,和国内其他的文创大户相比,作为陕西中心的西安,其文创产业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和操作模式依然寡淡。
杭州文创火爆
给我们什么启示?
杭州目前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文创的标杆,甚至有取代上海之势。单看其取得成绩的背后都有些什么着力点,或许就能找到火爆的内因。
杭州文创的异军突起来源于一下三方面:地域资源禀赋、产业政策倾向、金融创新支持。特别是第三点,对于志在全国文创界版图划分的西安文创来说,是很好的借鉴。
杭州文创模式的巧妙在于金融介入,2013年,杭州银行敢为天下先,开创性地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创金融专营机构——文创支行。专注服务于文创类企业,并且推出了各种特事特办的金融产品,甚至是采取了“特殊风险容忍度”的信贷政策,从而为文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此外,杭州市在文创金融方面还积极探索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如杭州市文创办与多家银行共同发起了“杭州市文创产业无形资产担保风险补偿基金”,将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作为轻资产文创企业融资的风险补偿保证金,银行以一定的杠杆比例加以放大。杭州银行文创支行已利用该模式为200多家企业提供贷款。
对标杭州,西安也有着历史、资源方面的优势,不过,目前并没有将这些优势化作胜势。从文化到产业,西安文创的支点是什么?这值得这座城市去认真思考,积极开拓,勇于创新,把文创产业做出自己的特色。 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西安文创生态
城市创意 彰显一座城市的气质
如果将一个城市看做一个独特的大IP,历史文化名城是西安长久以来的大众印象。从2018年的“西安年,最中国”开始,西安进入了城市营销的新阶段。
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大唐不夜城人群攒动。据统计,2018“西安年·最中国”30余场活动获超1.8亿人次关注,春节长假期间,西安市共接待游客1269.49万人次,同比增长66.56%,实现旅游收入103.15亿元,同比增长137.08%。这一场以“春节”为契机的城市营销,加快了新西安形象的树立。
西安市社科院文化所所长周荣表示,“西安年·最中国”是发掘整理历史文化与民俗节庆资源,以地域文化、传统艺术和陕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全面展现西安美景、民风、民俗,充分彰显西安传统文化根与魂的一场文化盛宴。这场城市营销的后续力也很强劲,从2018年5月1日到西安旅游的人数来看,西安已经成为除北京之外,名列中国第二的旅游城市。
文创未来:年轻时尚的西安正在崛起
在“西安年·最中国“的口号打响之后,如何将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做好,很多专家都撰文献策。城市营销,就要拿出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色,让它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西安年·最中国”,让西安在网红城市的道路上越走越欢腾。而首届西安国际马拉松、城市定向赛、各类音乐节,越来越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明星御用化妆师唐毅就告诉华商报记者:“以前大家说起西安都是说历史悠久啊厚重啊,最近不太一样了,大家都说你老家是不是真的挺好玩的,我作为一个西安人,也很骄傲。”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文创街区 打造一座城市的地标
提起西安的文创街区,或许你首先会想到大华1935、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半坡国际艺术区。而近两年到高新咖啡创业街区、曲江创客大街走走,更让文创街区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高新咖啡创业街区和半坡国际艺术区是文创街区中两个比较典型的流派代表。一方面是类似半坡艺术区这一利用旧有的厂房、场地再生资源产生的文创产物;另一方面是类似于高新咖啡创业街区那样的主题街区。
西安创业咖啡街区位于高新区众创示范街区核心腹地,它融合高新区现有商圈,建成西安最具时代感的创新创业文化社群的众创聚集区。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在则是建立于自发形成的纺织城艺术区的基础之上,是对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园区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有益探索。
文创未来:创业街区将融合多业态
目前西安的文创街区还是相对较少,主题也较少。正在建设中的曲江创意谷、浐灞丝路创意梦工厂,则代表更为现代时尚的文创街区模式。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戎认为,文创街区肯定会提升西安人生活品质,因为在文创街区的诞生过程中一定融合了不少城市改造和城市升级,他认为,未来这样的文创街区会越来愈多、越来越具有特色。未来成功的文创街区模式将呈现越来越多业态——打造科技、文化、创意、商业四大板块的交互联合,让文创街区有了更多可能性,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新地标。 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音乐之城 谱写一座城市的民谣
范炜与程渤智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过了个年,《西安人的歌》居然火成这样。西安也看到了音乐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目前,打造城市音乐街区成为西安晋升“音乐之都”的重要环节。政府重点建设了7大音乐文化街区,包括大雁塔“大师之路”音乐文化长廊;永兴坊传统音乐聚集区;大华1935音乐文化聚集区;“九部坊”音乐街区;陕北民歌大舞台周末文艺演出剧场;大唐不夜城音乐主题街区;高新区众创示范街区。
而西安的“野生live”则更加吸引年轻人。每周三、周五、周六晚上的10点半开始,永宁门的城门洞人行道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东边是“长安里”厂牌的歌手轮番上阵,西边是“听南门说”的固定班底,这里已经成为年轻游客西安又一个打卡景点。“长安里”发起人小飞告诉华商报记者:“建设音乐之城,形式一定要丰富,一定要接地气,要让大众都能融入到这种音乐的氛围中。”
文创未来:寻一首歌,推广一座城
西安市委宣传部主办,西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大西安印象”征歌活动,用百万奖金为西安征歌,活动负责人FM93.1音乐广播节目监制高杰告诉华商报记者:“这次西安面向全球征歌收到作品近五百首,是历届征歌活动收到曲目最多、曲风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次。民谣、摇滚、电子等年轻化、流行化作品,更贴近生活、易于传唱,令人耳目一新。”属于西安年轻人的歌,究竟能否打动更多的外地人,为新西安的形象树立助力,还有待时间去检验。 华商报记者 罗媛媛
科技融入 引领一座城市的时尚
硬科技在经济发展、人文进步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角色。泛娱乐盛行的当下,科技让文化的传播有了更多的形式。比如“网红之城”西安,2018年与抖音签订战略协议、无人机表演,都属于大文创的范畴。2017年11月7日。西安召开全球首届硬科技创新大会,进一步释放西安科技优势和创新活力。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如何与硬科技相结合呢?
西安拥有众多历史遗迹,楼台殿宇早已湮灭,未免遗憾。中国创新挑战赛(西安)现场挑战赛已经举办了两届,竞赛中,“汉杜陵大遗址数字化复现与匹配成像技术研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数字化保护及展示技术研发”等选题,都有科研单位争相提出解决方案。由政府搭台,需求发挥主导力量,让好的技术找到用户,让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有了舞台。
文创未来:科技+文创要拆掉成本壁垒
曾经有一篇微信公号吐槽西安的旅游纪念品太低端,我们并不缺少制造精美文创产品的技术,但是技术落地为何那么难?2008年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的钢雕模型被当做国礼,但这个“鸟巢”并没有量产销售。负责这一文创产品雕刻的是西安精雕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质量工程师杨勇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成本是高科技应用于文创产品的一道壁垒。比如制作鸟巢模型成本上万元,消费群体窄众。而面向大众的产品就必须要有非常大的消费规模。”从制造到智造,如何打破硬科技落地与文创产品之间的成本壁垒,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华商报记者 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