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mark出了一份重要的报告,是2005到2014这过去十年美国创投圈的分析总结。我们摘录了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些数据,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各个阶段的投资规模变化,以投资金额的中值衡量。从上图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间,、“种子轮”到“E轮”这六个阶段投资规模的中值水平都经历了一个“下降再增长”的浮动过程。直接从首尾对比的话,2014年E轮的投资规模(的中值水平)相比于2005年增长幅度最大,其次是D轮、C轮;种子轮、A轮和B轮则相对没有明显变化。
可以得出一个大概的结论是,早期投资无明显增长,中后期则增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mattermark采用了中值,即中位数,而非平均值来展示各阶段投资规模的总体变化,很有可能是因为平均值受数额较大的个别例子的影响相对较大,有其他见解的同学欢迎评论区指出。)
种子轮到E轮各个阶段的变化
总体情况如此,接下来是各个细分阶段的投资规模(以中值和平均值两个维度衡量)在过去十年的变化。
种子轮:均值和中值都是先下降后上升;2014年和2005年相比,中值几乎持平,平均值略有减少,但都接近100万美元。
A轮:浮动过程和种子轮情况类似;2014年和2005年相比,中值略有减少,平均值略有增长,更加靠近700万美元。
B轮:不同于种子轮和A轮,从2005年起算三年内,B轮投资规模的中值和平均值水平起初都有所增长,尔后经历“先降后升”的浮动过程;2014年和2005年相比,中值略有增长,平均值大幅增长,2014年达到1千6百万美元新高。
C轮:浮动过程与B轮类似;2014年和2005年相比,中值有所增长,平均值大幅增长,2014年接近3千万美元新高。
D轮:与前几轮不同,D轮投资规模的中值和平均值整体上大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平均值的增长在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表现最为明显;2014年和2005年相比,中值增长近1倍,平均值增长近4倍,2014年接近6千万美元新高。
E轮:和D轮类似,但起伏更频繁一些,整体上大致是增长趋势;2014年和2005年相比,中值增长近1倍,平均值增长近4倍。
美国各地区投资规模变化
看完了各个阶段的变化,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各地区在过去十年间的投资情况,分别从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投资数量上,各地区整体上都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湾区仍然是投资动作最频繁的地区,洛杉矶则最低,纽约超越波士顿成为“出手次数”排名第二的地区;在投资金额上,各地区整体上都呈现增长趋势,湾区的投资金额仍然最多,洛杉矶垫底,纽约超越波士顿次之。
人才之战 Talent War
各大加速器之间展开的不仅是项目的争取,更是项目人才的争夺。下面两幅图表现的是加速器孵化的项目的雇员数目,其中 YC 以绝对优势领先,所孵化的公司中雇员总数高达 25000 人左右,六个月内增长速度也快于 500 Starups 和 Techstars。
而加速器和VC投资的公司雇员总数最高的分别是 Kleiner Perkins、Accel 和红杉,总数在45000 以上。
各大投资机构和孵化器投资的项目中,各个阶段的公司雇员数量的数据也很有意思。
Accel投资的A轮阶段的公司平均雇员数最多,接近一百人;Kleiner Perkins投资的B轮阶段的公司平均雇员数最多,有一百二十多人;光速安振投资的C轮阶段的公司平均雇员数最多,达到350名左右。
各投资机构投资过的公司的员工规模则是:就平均值而言,Accel投资过的公司员工数最多,达到60人;就中值而言,Bessemer最多,达到三十几人。
各领域12个月内员工数量增长最快的公司
消费类,Blue Apron、Tango、Birchbox排名靠前。
Marketplace:Lyft、Airbnb、Cousera排名靠前。
B2B:Kony Solutions、Zenefits、Sprinklr排名靠前。
硬件类:NJOY、Aquantia、SimpliSafe排名靠前。
融资分布情况
上面两张图展示了所有融资的分布情况:横坐标的刻度表示的是获得融资公司的数量,纵坐标的刻度表示融资金额的范围。其中,每个柱形分两段,蓝颜色表示融资是在过去一年中完成的,绿颜色则表示是在过去一到两年间完成的。具体的情况就不再解析了。
上面这张图表示的是352家融资总数超过五千万美元、并且在过去有融资的公司,在各领域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到,B2B最多,占到了64%;B2C次之,Marketplace再次之。
最后再放张很有意思的图,顺便抛个问题给大家:
这张图里展示了107家总融资额超过5千万美元、但在过去两年内没有融过资的公司。这些公司在过去6个月内雇员数量还有所增长,说明这些公司在没有VC支持下仍在持续发展。所以,这类公司有哪些典型的代表呢?
如果你想查看完整版的PPT内容,可以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