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于洪光吕兵兵杨瑞雪
“这些年,生态环境好了,好多鱼儿又回来了,看着就打心眼里高兴。”8月2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的一处渔港,望着这片一望无际的大海,渔民薛青海感慨良久。
前些年,由于大面积的近海养殖和过度捕捞,导致野生鱼类几乎不见踪影。2005年,山东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开始了解决海底“荒漠化”问题的不懈努力。十几年的坚持,收效明显。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宋继宝说,近年来,山东海洋渔业通过实施“绿色环境、绿色支撑、绿色食品、绿色产业”四大工程,着力打造离岸深远海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相融合的海洋牧场综合体,截至201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海洋牧场发展到240多处、46万公顷,牧场水产品总产量480万吨。
绿色环境:从取到予,从近海走向深海
在青岛鲁海丰海洋牧场,渔民出身的公司总经理刘春会说:“以前光知道索取,后来资源都捞光了,近海环境也给破坏了。2005年开始,在政府支持下,作出了两个改变,一是从取到予,二是从近海走向深海。”
从取到予,变资源捕捞为生态修复,去掉离岸1000米之内养殖面积,并在适宜海域投放船礁等礁体,恢复海底环境,并定量精准投放水生生物苗种。从近海走向深海,改近岸浅海养殖为离岸深远海养殖,改单一品种单层养殖为多品种立体综合养殖,改高密度养殖为合理疏养。
这些改变,得益于山东着力推进的海洋牧场建设。据介绍,海洋牧场是在一定海域内,基于生态学原理营造的多营养层级海洋生态环境,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开展生物资源养护和海水增养殖生产的渔场。
山东明确,实施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类移植+智能网箱”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化”的转变,建设装备型、投礁型、底播型、田园型、游钓型五类牧场。
截至2016年底,山东省级及以上财政扶持海洋牧场建设项目118个,总投资20.8亿元,累计投放各类人工鱼礁1121万空方,放流恋礁鱼类1.87亿尾,底播各种贝类69.7亿粒。
绿色支撑:“装备化+信息化”保驾护航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和建造。“建设海洋牧场,从近海走向深海,需要在海面搭建一个承载平台。公司瞄准这一需求,加快海洋牧场平台研发创新。最新一代的海洋牧场平台,可承受12级大风和8米多高的海浪,集监测、管护、安全、补给、旅游、环保六大功能于一体,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的现代化支点。”公司总经理卢晓说。
打开山东省海洋牧场观测网,既可以看到实时的海洋牧场水底监测视频,还包括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等生态数据。山东观测网建设首席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培良介绍:“以前看茫茫大海是一抹黑,现在给海底装了双‘眼睛’,可以做到海洋牧场的‘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
“建设海洋牧场,发展绿色养殖,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宋继宝说,“比如,依托养殖工船或大型养殖平台等装备,配套深海网箱设施、起捕装备、能源供给网络、陆基保障等设施,集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生态监测系统等。”对此,山东发挥海洋类科研院所多的优势,分类别成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围绕海洋牧场重点工程或项目进行对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绿色食品:“五大举措”确保优质安全
采访中记者发现,山东的多数海洋牧场,推广应用了“贝、藻、参、螺”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方式,藻类吸纳碳、磷、氮等富营养化因子,贝类固碳,海参、鲍鱼吸收贝藻类有机碎屑,实现了完整的生物链构建和海域自我净化。
“实施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综合效益增幅达200%以上,真正形成‘海上一个牧场,海底一个牧场’。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确保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海洋产品。”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主任王熙杰说。
据介绍,为确保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山东采取了五大举措:建立起全海域的生态红线制度,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向海洋排放;推行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等自然生长生态养殖模式;建设了155处省级海洋增殖站,大力实施海洋增殖放流行动;加强渔业资源管理,保障海洋渔业资源休养生息;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开发建设了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探索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绿色产业:“渔旅融合”打造产业综合体
荣成市泓泰海洋渔业公司于2014年高标准建设了桑沟湾海洋牧场基地,并于2015年开始发展渔业休闲旅游。“你看,这是海钓平台,这是观鱼逗鱼台,这是鲜贝采摘区,那边是餐厅和观景台。这两年,牧场旅游收入增长很快,今年有望到2000万元。公司计划加大开发力度,新增露营地建设、海捕体验等旅游项目。”公司总经理刘爱娣说。
据了解,山东自2014年起,引导海洋牧场“礁、鱼、船、岸、服”五配套建设,创建了15处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山东创立了“渔夫垂钓”品牌,开通了官方网站和手机APP,“到山东、有鱼钓”成为山东旅游新热点。据统计,2016年15处海钓基地全年接待游客117万人次,营收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带动旅游消费25亿元。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宣传中心主任丁志习介绍,海洋牧场建设可直接带动水产苗种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渔业装备制造、渔业休闲旅游等多个产业发展,实现海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新六产,推动近海渔业由捕捞型向服务型升级,由粗放型向精致渔业过渡,为渔业发展开辟新道路。据统计,目前山东海洋牧场为社会提供了10多万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