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陶器介绍了条纹时代的日本人如何走向文明。
这一期就让我继续带大家认识弥生时代的人们在进入了文明之后,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界对这两个时期的划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的划分和争议
对弥生时代的时间划定,学界意见大概是从公元前4世纪算起,(一说前10世纪)直到公元后250年。为什么定义起弥生时代的起止年代来,学者们会遇到这么大的分歧呢?请您别急,快听瓷儿跟您一一道来。
弥生时代是在经历过以采集狩猎为生存方式的绳纹时代之后,新生的一个主要依赖水稻生产维系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说,弥生时代的主要标志是诞生了“农作物水稻”。一个社会正在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替代了旧的生产方式时,就表示这个社会正在朝全新的模式转变。
弥生时代的日本人
从考古学意义上讲,在绳纹时代的后期,日本本土的东南部和西部就已经活跃了稻作农业的身影。在诸多遗址中都已经找到了碳化的微粒,可以以此来佐证专家们的判断。因此,“前10世纪说”曾经在学界名噪一时。
可支持社会形态论的专家们并不这么认为。公元前10到前4世纪的日本,仍然保留着采集狩猎时代的文化氛围。“群居、共同分享食物、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私人经济物品”,这些都是绳纹时代的美好遗产。因此,有一大批本土学者认为,前4世纪左右的古代日本,才算是正式从“绳纹时代”跨越到了“弥生时代”。
吉野里弥生时代历史遗迹
综上所述,世界范围内的考古专家们更多是以稻作生产方式的出现来判断时代进步。而日本本土学者们,却对日本考古出现的“前10世纪开始的稻作农业线索”更多持保留性意见,他们更希望以文化形态的进步作为划分时代的依据。是故,对于弥生时代究竟应该从何时开始算起,学界至今仍然持有较大争议。
二、弥生时代的名称由来和内涵
“弥生”这一名称来源于日本东京的一个地名。明治17年,考古团队在今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了新一处贝冢遗迹。在深挖的过程中,还惊现了区别于绳纹时代的新式陶器。经过多方的考证和仔细的研究后,专家团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区别于绳纹时代的全新文化类型。从那时起,这段年代就以“弥生”正式命名了。
弥生时代对于日本文化而言是相当关键的塑形期。弥生文化时期,也正是日本本土文化“从野蛮走向成熟、从懵懂走向自觉”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里,本地的居民开始采用铁器代替石器,这标志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同时也提升了居民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弥生时代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
水稻种植逐渐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手段,日本延续了标准的稻作农业模式直到如今。紧接着,本土居民开始更多地结合在了地缘相近的农村公社之中,血缘公社的色彩逐渐淡化,日本的奴隶社会不断成型。
日本居民还在弥生时代后期加入了以中国为主的东亚文化圈内,正式打开了大范围对外交往的通道,这对在汉末、隋唐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是极为有益的。关于弥生文化的塑形和发展,日本学者目前形成了多种意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说法是:一、大陆传入说;二、独立发展说;三、相互结合说。
究竟应当认同哪一种结论,瓷儿也不敢乱讲。但是根据日本原始文明少用铜器,却直接大范围使用铁器的现实来看,至少在弥生时代的前期或之前,日本是接受过外来文化的融合的。
大英博物馆馆藏:弥生时代文物遗存
三、弥生时代的文化特征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从非阶级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之后弥生人所发生的重大改变。众所周知,在原始社会,金属一直是相对稀缺的资源,而在弥生时代当权阶级的墓葬中,却总能发现比寻常人多得多的金属配饰。这说明在的弥生时代的日本社会,已经出现了比较惊人的财富悬殊。
由于部分墓葬中出现了比较罕见的陪葬现象,学者们还推测当时的日本是否出现过“人祭制度”。这些陪葬者通常是尚未成年的孩童,以女性居多,身旁经常摆放着青铜或铁制品以示身份。这段时期,部落之间的争斗和政治精英的出现,也让原本平静的社会平添了很多“权力主义”。
弥生时代后期日本政治局势假想
弥生时代中期的考古资料显示,成批的成年男子遗骸在此期间大量出现,骨骼间大多附带伤疤或勒痕。可以佐证,在这个时期里,日本本土或许已经出现了内部政治分立。据学者推测,政治强人的来源应该是部落时代的酋长或者是祭祀群体,他们与邻近的部落结成同盟,组成了无数的小国彼此争斗。
农人们的建筑艺术发展的很快,支持上百人聚居的村落在此期间也被开发了出来。日本岛原本多植物,地表高低不平不便于形成社群。但是铁器的涌入成功为弥生时代的居民打开了一条光辉道路。弥生时代的村落多建于临近河流的台地上,村社周围修建有木质的篱笆,还有的挖有壕沟。
弥生时代的村落还原
竖穴式样的房屋不再多见,房屋的顶棚逐渐变得高大而覆盖面广。在兵库县、静冈县等地,还发现了方便储存食物的干栏式粮仓。农民们除了摄取水稻中的养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还能够享用到瓜类、豆类蔬菜和粟作粮食的美味。农人们在水田间耕作,田地被按块划分成了好几份。田垄和田垄之间插有界标,这就意味着私有财产的概念已经出现。
弥生时代乡间稻作农业
弥生时代的陶器十分出名。虽说弥生陶器也常常用手作,但其无论从器形而言或是从配饰来看,都较绳纹时代的陶器有所进步。弥生时代的陶器通常是通过条泥盘筑法制作而成,因此陶器的内部十分平滑、器形多变,相当富有实用意义。
弥生时代的陶器多呈黄褐色或赭红色,器身花纹多用贝壳压制,也有的用尖头硬物雕刻而成。在弥生文化的中期,强调“静娴素雅”的无纹式陶器开始出现。这种无纹陶器最先在九州风靡,陶器器身不经雕琢,反而显示出一种清澈淡雅的意境来。这种陶器形式多为盛放器,器身大而坚硬。
弥生时代的女王卑弥乎(影视剧)
文史君说:
在弥生时代后期,日本稻作文化就已经遍布了除北海道之外的所有地方。在公元2世纪中期,日本本州近畿地带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卑弥呼的女王。《三国志·倭人传》中对她派遣难升米和都市牛利二人前来朝觐有过记载。有学者支持她就是《日本书纪》中的神功皇后,也有人说她的身份已无从知悉。无论卑弥呼是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阶段的本州岛上已经有了原始的政治生态;弥生人不仅孕育了日本的稻作农业,并且还在相互间产生了阶级差异;他们已经学会用铁和制铁,作陶技术和建筑技巧也都在不断提升。日本文明正在悄无声息间冉冉升起。
参考文献:
王仲殊:《从东亚石棚(支石墓)的年代说到日本弥生时代开始于何时的问题》,《考古》,2004年5月刊
沈仁安:《关于弥生文化的若干问题》,《日本问题》,1987年6月刊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