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海沧附校蓝海豚歌仔戏社团正在录制《宝贝亮相吧》。
海西晨报 ·ZAKER 厦门 记者 陈佩珊
本月下旬,央视戏曲频道将开播《宝贝亮相吧》,届时您将一睹厦门"小戏骨"的风采———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蓝海豚歌仔戏社团的孩子们将表演《黛玉葬花》《沈园绝唱》等曲目。
对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蓝海豚歌仔戏社团的夏米来、吴曦辰等几位孩子来说,刚刚过去的 6 月很难忘。这个月不仅有六一儿童节,他们还受邀前往央视戏曲频道参与了《宝贝亮相吧》的录制。孩子们精致的扮相、婉约的唱腔惊艳四座,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也让歌仔戏为更多人所认识。
《宝贝亮相吧》是央视戏曲频道推出的大型原创季播戏曲节目,面向全国挑选各地学戏曲的少儿,展现孩子们在戏曲传统文化熏陶下积极乐观的成长状态,鼓励孩子们学好国粹艺术。5 月份,蓝海豚歌仔戏社团接到节目组的邀请,孩子们好奇、兴奋、紧张又期待。据介绍,节目组是通过社团在抖音、优酷上发布的视频了解到该社团的。蓝海豚歌仔戏社团老师陈伟顺介绍,在这些网络平台上传孩子们的演出视频,一是为了记录,二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孩子们的努力,更多地了解歌仔戏。"有时视频一上传,第一天点击量就可以达到 20 万。"
6 月 1 日,陈伟顺带着 9 名孩子前往北京,开始为期 3 天的录制。舞台上,孩子们表演了《黛玉葬花》《沈园绝唱》。因孩子们来自厦门,节目组还让孩子们唱了首《厦门亲像一首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据介绍,除平时的积累外,为了此次节目录制,社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此外,社团还邀请南靖歌仔戏作曲老师谢崇山作曲,厦门爱乐乐团、厦大弦乐团、歌仔戏研习中心等亦参与了音乐制作。"之所以请交响乐团参与,是因为我觉得歌仔戏应该更大气些,更具时代特色,所以做了些创新、改良。"陈伟顺解释。
据悉,本期《宝贝亮相吧》还有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与这些大剧种相比,仅有百年历史的歌仔戏显得年轻了些。但在孩子们的精彩演绎下,歌仔戏大放异彩。尽管听不懂闽南话,评审们仍惊叹:"原来歌仔戏这么好听!原来地方剧种也可以这么精致!"
记者了解到,本季《宝贝亮相吧》将于本月下旬开播,目前节目正在后期制作中。
【人物故事】
" 90 后"音乐老师痴迷戏曲
陈伟顺倾囊相授,带领孩子们感受戏曲魅力。
《宝贝亮相吧》参与的各剧种节目都只有一两名小演员,而蓝海豚歌仔戏社团一次就出动 9 名,足见栏目组对歌仔戏宝贝们的喜爱。事实上,这样的"小戏骨"社团里共有 86 名。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孩子都是新厦门人,大多不会讲闽南话。
孩子们从零学起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教育局、学校、社会各界的关爱,更离不开与他们形影不离的老师陈伟顺。
问卷调查摸清孩子兴趣
陈伟顺是" 90 后",是泉州市级南音传承人,爷爷陈贻福是省级南音传承人。在爷爷的影响下,陈伟顺 5 岁便开始学南音。"小时候哪有什么使命感,大人让学就学了。"但爷爷陈贻福不一样,他将南音传承视为己任。
陈伟顺上大学时,爷爷瘫痪,传承南音愿望尤为迫切。陈伟顺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厦门一所中专当钢琴老师,这项工作与南音传承八竿子打不着,但他心里始终记挂着爷爷的寄托。2016 年,陈伟顺来到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任音乐老师,他开了南音课。然而,孩子们提不起兴趣,一学期后,他放弃了。
为了填补这一空缺,他筹划起歌仔戏课程。"爷爷和我都喜欢歌仔戏,能教孩子们,他也会开心。"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需求,陈伟顺在校园内做了个带图的问卷调查。正如他所预期的一样,现场看过歌仔戏的孩子寥寥无几,但歌仔戏服装、化妆、道具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陈伟顺找到了方向:从扮相等入手。
花光积蓄置办戏曲道具
陈伟顺将歌仔戏这一校本课程开在了二年级,一学年 40 节课。
课程首先围绕歌仔戏道具常识展开。陈伟顺花光了自己工作后的积蓄,还用上了爷爷资助的 10 万元,买了许多服装、盔头等。孩子们的戏服需定制,费用是大人款的三四倍。手绣凤蟒戏袍一件 1.2 万元,团龙蟒近 3 万元,一个盔头 1 万多元,陈伟顺买起来毫不手软。"这些服装也有机绣,但戏曲讲究的是严谨、精致,我想让孩子们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意识。"
课程第二模块是看戏。为了将戏曲普及与德育结合,陈伟顺精心挑选了不少具有教化意义的题材,如《三家福》《五子哭墓》等,在看戏中向孩子们传递忠孝节义。
课程进入戏曲核心———音乐、唱腔教学。孩子们大多不懂闽南语,陈伟顺只能通过拼音注解逐字逐句地教。
而歌仔戏表演是陈伟顺的弱项。他找了戏曲形体表演老师学习,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为孩子们寻名师搭舞台
"升了三年级,孩子们学的歌仔戏知识就用不上了,怎么办?"带着这样的顾虑,陈伟顺开设了歌仔戏社团,作为校本课程的提高班。据了解,进团门槛不低,孩子们得通过唱、演、形体等考核,学习成绩还得在班级前 10 名。社团还设置了淘汰机制,孩子只要退步就得退团。陈伟顺倾囊相授,还找到歌仔戏研习中心,为孩子们请来了专业的歌仔戏老师。
为了节约开支、给孩子们化精致的妆,他通过了国家一级化妆师考试,亲自上阵为孩子们化美美的演出妆。"梳头半小时到 1 小时,化妆 1 小时,下午 3 点的演出,我早上 5 点就得起床开始化妆。"而为了给孩子们展示的舞台,他四处奔走,带孩子们下乡、进养老院、上节目。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他让家长们参与到发饰、造型制作等环节。
陈老师的努力孩子们看在眼里,平时更加用功。"很多孩子练哭了,当老师的也心疼,但也为他们而骄傲。"不久前,社团获得厦门卫视授予的"少儿歌仔戏研习中心"称号、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授牌的"歌仔戏人才培养基地"称号。
【戏曲进校园】
力争 2020 年全市 45 万学生能免费看戏
北师大海沧附校蓝海豚歌仔戏社团所取得成绩,是厦门多年来开展"戏曲进校园"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厦门戏曲进校园活动,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规范化,6 月 12 日,厦门戏曲进校园推进活动启动仪式在厦门一中举行。
记者了解到,今年 1 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厦门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厦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六大工程,其中一项便是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工程。5 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联联合制订出台了《厦门市"戏曲进校园工程"推进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接下来,厦门将抓好"六个一"工作:即免费观看一场演出、开设一门戏曲艺术教育选修课、举办一次戏曲专题讲座、成立一个兴趣小组、推动一批校团结对共建、培育一批戏曲传习基地,力争到 2020 年实现全市近 430 所大中小学校、近 45 万名学生能免费欣赏一场优秀地方戏曲演出或展播的目标。
数据显示,自 2015 年以来,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厦门市南乐团"三大团"共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近 200 场,参与人数超 17 万人次。
厦门多个剧团筹备丰富活动
今年各团有什么计划呢?
厦门市南乐团已连续 3 年举办南音夏令营,今年的夏令营将在近日开营。南乐团将派优秀演员前往教学,并在南音阁进行汇报演出。接下来,南乐团将继续做好南音展演进校园、优秀演员进校授课等工作,开展互动体验活动。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持续多年开展高甲戏进校园活动,其中,民立小学与剧团结对共建 6 年,开设了高甲戏社团,每周均有高甲戏课。目前剧团正在筹划课本剧,将孩子们熟悉的课本故事创排成高甲戏,让他们领会高甲魅力。
多年来,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通过在校开设兴趣班、社团,经典剧目进校园、讲座,专场演出等形式持续不断地普及歌仔戏知识。以育才小学为例,接下来中心和学校将联手推出校本剧课程,面向所有二年级学生。此外,中心剧场的大门也对学校、孩子们敞开,可根据学校需要开展专场演出,让孩子们走进台前幕后,近距离感受歌仔戏文化。
【声音】
在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受到了家长、培训机构等的欢迎。
外附小学生家长陈晖敏:
南音开启孩子艺术生涯
女儿与南音结缘是因为外附小开设的兴趣班。她第一次参加唱腔比赛就拿了二等奖,这对她影响很大,开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除了唱腔外,她还学了琵琶、四管等传统器乐,加入了南音社团。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增加了孩子的见识,也培养了孩子的气质。如果可以,支持孩子继续学下去。
小雨荷艺术中心豆豆老师:
鼓励学生浸润戏曲文化
在艺术中心的音乐会、原创少儿歌曲创作等活动中,我们建立了与南乐团的联系。中心多次带孩子们前往南乐团观摩学习,也参与了全市多个传统戏曲文化活动。
目前我们正在创作的几首儿歌都跟传统戏曲文化有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厦门传统戏曲文化。我们也希望有机会与金莲陞高甲剧团、歌仔戏研习中心等优秀团体建立联系,加强互动。
市民刘婷:
守护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几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目睹了厦门各学校戏曲进校园成果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众所周知,但当这些文化与孩子们相遇,别有一番滋味。孩子们投入的学习和表演,颠覆了我对戏曲文化传承的认知,那种活力与古老的戏曲相得益彰,焕发出别样的魅力。守护传统文化财富,我们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