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星体虽然很小,但在释放超出想象的能量的同时,离我们很远,但却是非常明亮的天体。
关于类星体异常亮度的原因解密在20世纪60年代引发了天文学界的激烈讨论,天文学家们开始努力攻克射电望远镜发现的神秘新天体,在热衷研究这个谜团的天文学家中,有一位年轻的天文学家,名叫唐纳德·林登贝尔。当林登贝尔的同事都在盯着望远镜看时,他从理论上考虑这个问题,他想找出类星体这么小的天体为何能够如此明亮的原因,通过计算林登贝尔得出用来实现那种爆发所需的能量,需要上千万个太阳的质量。而问题就在于类星体的体积非常小,完全不像有一千万倍太阳的规模。
林登贝尔意识到只有一种物质体积如此之小而质量却如此之大,正是理论学家提出的那些数字异常现象,已经被预测到但从未观察到的超大质量黑洞。
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类星体是发光的黑洞,它能够爆发出整个星系的能量。但是林登贝尔向前更进了一步,他的理论提出了一个概念上的跃升,那就是究竟在宇宙的哪些地方能够发现那些超大黑洞呢?
林登贝尔大胆预测,通常情况下,一个大星系都会有一个黑洞,其质量相当于数百万个太阳的质量,这些黑洞通常位于大星系的中央。
林登贝尔的假设在当时非常激进,看似有些牵强。如果林登贝尔是正确的,宇宙中的每个大星系中央都潜伏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那么我们星系中央肯定也会有一个黑洞,它和浩瀚星云一起组成了银河系。
银河系的中央距离我们太阳系大约27000光年,根据现有理论,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能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一个黑洞,它一定就藏在银河系中央。
但理论只是一方面,天文学家更注重观察和证据,那意味着要实际找到黑洞并观察到运转中的黑洞。好消息是,在银河系中央的某处应该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距离我们并不是十分遥远,我们知道观察它的确切位置,知道我们的望远镜应该瞄向哪里;坏消息是,我们星系的中央是一个极为拥挤繁忙的地方,数不尽的星云聚集在银河系中央,密度远比我们所处的位置要大得多,那里的环境极为混乱嘈杂。
不过随着现代天文和射电望远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察银河系中心附近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方向,得出结论,那就是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只有黑洞这样的天体能让周围的天体做如此疯狂的运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yzdaquan,上万人一起探索宇宙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