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子写纯真年代:我坚信是那些真正美好的东西绝不是丑恶的东西让我们在艰难中前行。一个不纯真的年代,一个又一个纯真的故事。我会用心记录点滴感动。
马灯一种手提式的煤油灯,能防风挡雨,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沿海地区大部分用于船上,也有‘船灯’的叫法,尤其是有风有雨的天气,真是渔民的照明利器!
还有一种说法,农村人夜间出门用马灯。马灯之所以叫马灯,顾名思义,是跟马有关。人无横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这句俗话就是说马夜里需要喂,马有夜眼人可没有,所以夜里喂马时,点燃一具灯照亮,久而久之,这种灯型被称为马灯。
马灯是上世纪,在中国产生的一种照明工具。它以煤油作灯油,再配上一根灯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以防止风将灯吹灭,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在上世纪70年代用得最为广泛。
今天的孩子一定不知何为马灯,晚上看不见时手机中就有照明。晚上去厕所也不再开灯,用手机照亮既方便又能顺便看看有什么新信息。
马灯,以煤油为燃料的历史,慢慢的被改写,现代马灯的发展,是其有了新的光源,但是传统的外形,配上现代的光源,仍然让很多的收藏爱好者喜欢,尤其为喜欢野营的夜行人照亮了道路。更多的学生将它作为礼品赠送同学寓意这照亮前途光明。
马灯与时俱进现在有充电的,更多的是挂在一些小资情调的地方怀旧,也有农家饭店之类的场所装饰,怀旧的前提是有旧可怀。
记忆里,老家的墙上,挂着一盏马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满身油腻污垢,锈迹斑斑,看起来破旧不堪。偶尔打开老房子的时候,看到它孤独落寞的样子,尘封多年的记忆,也就徐徐地展开了,那映照着马灯的童年岁月,又呈现在眼前……
每年,外公都要亲手制作几盏比较粗陋的马灯。马灯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将制作马灯的材料报废。外公先选好一个用薄薄的木片锯成的圆形灯座,在灯座的四周用刀子刻出一圈槽子,直径大小要跟选用的罩子相吻合。做罩子的材料是外公从村里药房要来的盐水瓶,然后用缝衣服的线在盐水瓶靠近底部的地方缠上几圈,在线圈上浇上煤油,用火点着燃烧一段时间,再将瓶子的底部放进凉水里,瓶底子就会“砰”的一声脱落下来,切口像锯子锯的一般整齐。最难把握的就是线圈在瓶子底部燃烧的时间,时间短了,瓶子的底部截不下来,时间长了,瓶子放到水里就会无规则地炸裂。
记忆中,外公很少有失手的时候,每次都能截下断面整齐的罩子。灯罩做好以后,将空的墨水瓶用钉子固定在底座的中间,用棉绳穿在铜钱的孔里就是灯芯了。将油灯里倒满煤油,用盐水瓶做的罩子罩上。然后在底座的边上钻上三个细孔,用三根铁丝穿起来,将铁丝的顶部拧到一起,一盏虽不漂亮,但却经济实用的马灯就做成了。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家里就有了这盏马灯的影子,可能是因为当年起早贪黑的需要才买的。这种马灯的结构独特。它以煤油为燃料,扁形灯捻从蛤蟆嘴里伸出,火苗的大小可自由调节。外面有一个玻璃罩子,起到了防风作用。玻璃罩外面还有两道交叉的钢丝,保护着玻璃灯罩。扳动灯罩升降机关,即可点灯和灭灯。下部是储油装置,上面有一个手柄,既可手提,亦可挂在墙上。那时候,谁家拥有了这样的马灯,也算是比较时髦的人家了。
记得小时候,大家靠挣工分吃饭,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身单力薄的母亲既要教学挣工分,又要照看我们姐弟两个,艰难异常。每当分粮的时候,我家分的粮食总是又少又脏,糠土面子占一半。少年识事的我看在眼里,气在心上。这哪是在分粮,这分明是在欺负我们!还有的仗着自家劳力多,说些风凉话,让我们难过伤心。分粮时去早了,人家说:“缺粮户,不知道干活,分粮食的时候跑得还怪快!”去晚了,人家又说:“不干活,打现成的粮食也不知道来拿,还叫咱送去,喂着吃!”
自从我家有了马灯,每当生产队黄昏分粮时,就数我家的灯最亮,风刮不灭,照的时间还长,再华丽的纸糊灯笼也比不上我家的马灯!我提着这盏马灯也格外神气!队里用我家的马灯照明记账、看秤分粮,生产队解决煤油,用不完的煤油还能拿回家。而且,我照马灯时,队上还会给我记工分。“小娃子照马灯,一夜能挣五分!”这五分,可相当于大人干了半天活呢!打那时起,再也没有人说什么风凉话来和我家过不去,我家更不会分到“土面子”粮食了。现在想想,还真是要感谢这盏马灯,改变了我家缺吃少粮的境况!
照马灯的岁月伴着童年的艰辛度过。小时候,因为白天要去生产队干活,母亲总是在晚上背着粮食,去一公里以外的水磨坊磨面。我和弟弟照着马灯,弟弟在前,我在中间,母亲在后……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只要一提马灯,不是要起五更,便是要搭黄昏。铡草、喂牛、磨磨、生产队晚上开会,还有农忙时收庄稼、过年做豆腐……只要有需要灯光来驱除黑暗的时候,都有马灯的身影。在那窘迫的岁月里,这盏不起眼的马灯,不知伴随我们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马灯,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童趣。我们提着马灯演《红灯记》,代替了踢沙包、捉迷藏等游戏,生活不再单调。晚上,我们提着马灯四处游逛,欢笑声,也就飘荡在马灯的光芒中了……
如今,马灯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农村很难再看到马灯的身影了。但我家的马灯,因为心底的那份情愫,至今仍被家人保存着。是的,这盏马灯的光亮,不仅照亮了我的童年,更照亮了我们渴望幸福、渴望美好生活的梦想……
那一盏马灯,那一团不停地晃动着的光亮,闪烁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闪烁在砭骨的风里,像外公绵密的叮咛和一声声沉重的叹息……
那盏风中的马灯,照耀我生命旅程的最明亮的灯盏。
作者简介:汤令,笔名令子,资深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青年时大量写诗歌,中年改写散文,近年主要写游记,作品见诸各地报刊和网站,以优美文笔吸引众多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