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蒋太旭 余坦坦 罗斌 通讯员山婵媛
从乡村学校,到省城高中,他爱诗、写诗,以诗的情怀铺织自己30余年的教书生涯。10日,长江日报、武汉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第71 期“市民大讲堂”,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王海玉以《诗家的情怀 学人的视界》为题,与现场200余名观众分享了他作为一位中学教师的诗情与师情。
以诗育人,老师应是一汪清泉
“我不是一个诗人,只是一个写诗的老师。”这是王海玉的开场白。一个半小时的演讲,这位53岁的中学语文老师在讲台上诗情四射。
在仙桃一所乡镇学校执教14年,后调至仙桃一中任教。其间,他曾在仙桃下查高中任过2年校长。爱诗的王海玉用诗歌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2004年,王海玉调到四十九中从事语文教学。学校打造“人文四十九中”的氛围,更激发了他的诗情教学。他通过诗歌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影响下,班上不少学生也创作诗歌。
今年,王海玉担任着两个高三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王海玉说,人们常说,老师要交给学生一碗水,他必须自己有一桶水。其实,老师更应该是一汪常流不断的清泉。因为清泉里有诗的情怀。
用教育家情怀关注人的发展
王海玉以诗家情怀道出自己的“学生观”:学生不是家庭的私有财产,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学生不是制造高分的机器,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主体。
“现在很多孩子处于禁锢、封锁之中。网络断了,电视停了,阅读权利剥夺了,孩子们的思想、观念被封锁在中考和高考逼仄的圈子里。这是一种精神家暴。”王海玉在一首《感悟》诗中写道:“尺短寸长皆可量,从来考试少情商。改朝换代知多少,敢问谁为状元郎?”他说,老师教书育人要强调“学生主体”,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每位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张扬,这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王海玉说,教师不是教书匠,不是苦行僧,要有教育家的情怀、视野,要关注人、社会和自我的发展。
王海玉做客市民大讲堂 记者刘斌 摄
预告>>> 社区民警明日下午做客市民大讲堂
这里聚集着全市最大的弱势群体、全市最多的精神病人、全市最大的吸毒人群,这里曾是全市治安最乱的小区之一。但是他,却在2年时间内,将这里建成全市综治先进社区。本周四下午2时30分,百步亭派出所文卉苑社区民警沈胜文,将登上市民大讲堂第72期讲台,与市民分享他用心筑起平安家园的故事。
长江日报与市民之家联手开展“邀市民登台,分享人生精彩”市民大讲堂主讲人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汉精神话题主讲人,欢迎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推荐。(记者李亦中)
预告>>> 社区民警明日下午做客市民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