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上位,便迫不及待地进行改革,先是做了两件节流之事,得到了管理三人组一致赞许,王熙凤也表示大力支持,于是探春准备把步子迈大一点,做一两件开源之举。
这可不是探春拍脑袋的结果,对于如何开源,她早就有心筹划,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赖家兴师动众请客之际,众人都只是去赴宴,唯独探春留心了赖家的园子,并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管理,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
一年四百两银子,这可算是大笔收入了。书中有述,宁府一年七八个庄子收租,都只收上来三千两。
这确实是个让人振奋的改革方案,且能一举多得。
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
真难为了一直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能考虑得这么周全,听起来已经是个非常完美的方案了。
但是,这仅仅是个宏伟蓝图,要落实到具体实施上,却没有这么简单。平素对王熙凤的管理“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钗,对探春的这个方案做了补充,才使其成为了一份可执行的完美方案。
宝钗为何要对探春的方案做出补充?因为探春的这份方案,有两大弊端,而且是致命的弊端,会直接导致改革失败。
对于改革,历史上有不少失败的范例,其失败的原因就和探春一样,只注重了理论上的可行性,却忽略了实施上的困境。
这也怪不得探春,毕竟她只有理论,从未有过实践经验,就像意气风发的应届毕业生。
通常来说,影响一个完美方案实施的主要因素,是对人性缺乏认识,只是从自我出发,从而忽略了不同利益阶层的态度和作用力。
有过多年管理经验的宝钗,对人性有足够的认识,于是对探春的理论方案进行了两点至关重要的补充。
一、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持续性和人才的合理配备
世间从来不缺完美的方案,但最终能成功的却微乎其微,其原因就在于执行上容易犯两个毛病:
一是“幸于始者怠于终”,一开始很狂热,但难以坚持,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退缩或放弃,最终不了了之;
二是“缮其辞者嗜其利”对人才的了解不够,没有把合适的人安排在适合的位置上,而是听凭那些嘴上说得漂亮的人去胡闹。
改革属于破旧立新的行为,立新容易破旧难,因为要改变长期养成的习惯。人都是有惰性的,过得好好的,突然要改变习惯,会从心里抗拒。这就需要管理者持续不断地去督促,如果管理者自己先懈怠了,那就彻底失败了。所以,很多事就毁在了“幸于始者怠于终”。宝钗深知此理,所以在改革之初即进行提醒,不要轰轰烈烈成了一场闹剧。
至于人才的合理配备,这就关系到平时对人的观察和了解了。作者曹先生很有心,在全书的很多细节处,体现了宝钗这一管理者的素养,比如只凭听到的声音,便已知道是“眼空心大”的宝玉房里的小红。
所以,宝钗提醒探春,不要只听那些婆子们的自荐,她们的热情不代表能力。
在宝钗的提醒下,管理团队“共同斟酌出几人来,俱是他四人素昔冷眼取中的”。“素昔冷眼取中”,说明的正是平时观察的结果。
二、不患寡而患不均——未得利者的破坏性
如果说,上面所说的问题,稍微有点管理经验的人都能想到,那么,对于“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人性之劣根性的认识,却是很少有人能具备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出自《论语·季民第十六》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原意指的是诸侯们不怕没有财富,最怕财富分配不均匀。
其实,这是人性使然,不仅是诸侯,每个人都一样。大家都穷时相安无事,一旦有人得到了获取财富的机会,得不到的人就会眼红,从而私底下搞破坏,且其破坏力是极强的。
大观园的承包制,属于僧多粥少,注定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承包的机会。得不到机会的怎么办呢?“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
所以,要确保改革能正常进行且得到成果,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宝钗给出了补充方案,也是个一举多得的方案。
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帐,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
先从化繁为简入手,让承包者减少被盘剥的环节,以获取最大利润,同时为府里节约了大笔开支,比传统的一进一出多道手续多道关卡的方式更便利。
可别小看这个方案,其作用是巨大的。管理最大的难处,是对人的管理,涉及的人越多,手续越多,问题也就越多。大道至简,一个懂得化繁为简的管理者,才是深懂管理的精髓。
这个方案,不但让承包者省心省事,而且节约了管理成本,自然也就没有王熙凤那么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同为管理者,宝钗有大量时间在大观园与姐妹们玩乐,不像王熙凤那样累到病倒,这正是宝钗懂得化繁为简行无为之治的结果。
替承包者想得这么细,她们自然更乐意了,于是,可以再从她们身上抽出一部分利润,用于分配给那些未承包者。
他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
这就相当于年底分红,人人有份。这个方案一出,就等于把园内所有婆子都当成了股东,而且不需要注资入股,只需要平时帮着一起维护即可。
变破坏性为维护力,宝钗不但深谙人性,而且对管理学的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样一来,不但没有了抱怨不公的人,而且大观园成了一个大同世界,人人都为园子的繁荣而尽心尽力。
这些没营生的妈妈们也宽裕了,园子里花木,也可以每年滋长蕃盛,你们也得了可使之物。
一举多得,简直是兴无本之利,众婆子都看到了可喜的前景。
众婆子听了这个议论,又去了帐房受辖治,又不与凤姐儿去算帐,一年不过多拿出若干贯钱来,各各欢喜异常,都齐说:"愿意。强如出去被他揉搓着,还得拿出钱来呢。"那不得管地的听了每年终又无故得分钱,也都喜欢起来,口内说:"他们辛苦收拾,是该剩些钱粘补的。我们怎么好`稳坐吃三注'的?"
用现代的词汇来形容,宝钗的这番做法,是对贾府传统管理的转型升级,极大地激发了底层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无需管理者督促的内驱力。如果这种管理方式能普及到整个贾府,形成良性循环,也就不会有“欺弱主”的“刁奴”了。
除此之外,宝钗趁机对婆子们进行了一番恩威并施的敲打。
这些姑娘小姐们,这么一所大花园,都是你们照看,皆因看得你们是三四代的老妈妈,最是循规遵矩的,原该大家齐心,顾些体统。你们反纵放别人任意吃酒赌博,姨娘听见了,教训一场犹可,倘若被那几个管家娘子听见了,他们也不用回姨娘,竟教导你们一番。你们这年老的反受了年小的教训,虽是他们是管家。管的着你们,何如自己存些体统,他们如何得来作践。所以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心里岂不敬伏。也不枉替你们筹画进益,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你们去细想想这话。"
如果没有这段话,宝钗在全书的形象要大打折扣,正因为有了这段话,宝钗才大放异彩。
这段话,把书中人和读者都拉了回来,拉回到管理的本源。
探春提出改革,目的是开源,但大家都不要忘了,开源是建立在大观园秩序稳定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这些婆子们的本职工作,是维护大观园的秩序,保障住在园子里的姑娘小姐们能正常生活。改革之开源,只是在这个基础上锦上添花。
所以,宝钗必须敲打她们别忘了本职工作。
宝钗为什么要有这番敲打?当初王夫人把宝钗拉进管理团队,是因为“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白日里睡觉”,早就疏于职守了。像凤姐那样用权威使人惧怕的管理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管理成本很高。
最好的方式是让这些婆子们自发地把职责担起来,那么现在就是个极好的敲打机会:因为这个承包制,已经让大观园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婆子们既摆脱了管理上的束缚,又有利可图。但是,这并不代表本职工作就可以懈怠,反而要更加勤勉才对,否则这种独立就不存在了。因为一旦犯了事,园子外的管理者会进来干涉,那就等于自己砸了自己的饭碗。
什么是“无为而治”?宝钗的这番话便是最好的诠释——自发的井然有序,便无需管理者介入。
有了宝钗的这番补充,探春的改革方案才从能从理论落地,顺利执行。
所以,作者把这一个章回的回目名题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从“兴”到“全”,“兴”是源头,“全”是结果,这样才保障了整个改革方案的成效,不至于中途流产。
都说红楼是百科全书,仅这一个章回,就蕴含了丰富的管理学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不失为一个教科书般的优秀范例,值得管理者深入研读。
在此,脂砚斋也有一段不错的批语:“探春看得透,拿得定,办得出,是有才干者,故赠以敏字;宝钗认的真,用的当,责的专,待的厚,是善知人者,故赠以识字。敏与识合,何事不济?”
那么做为管理者,便应从这个章回里学到“敏与识”,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又有识人、识时、识势的才干,即能做到道学之老子所提倡的管理学的最高智慧——无为之治。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相关阅读:
《红楼梦》| 金钏投井和宝玉挨打,体现了宝钗优秀的善后能力
《红楼梦》|黛玉到底有没有管家能力?
《红楼梦》| 暂代管理之职,便与亲娘针锋相对,探春做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