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国王之路
山前湖抱着烟村,湖外山光暗淡。
范泽富家谈自己的托卓,阴凉的松树想用草论谁。
物情鱼沫真堪笑,世事槐安不在言。
回首故园煨烬里,归欤犹胜傍人门。
【诠评】
王之道(1093—1169),知名词人、官员。字彦猷,濡须(今无为)人,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历任朝奉大夫。词集有《相山居士词》二卷,以《如梦令》为最清隽幽倩。
姥山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地形椭圆,周长约4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三山九峰,海拔115米。山地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有黑松、毛竹、杉木、板栗等林木,气候温润,四季葱郁,被誉为“湖上绿洲”。南麓有古塘、船坞,曾为元末水寨,是明人开国功臣俞通海、廖永安等人所创建的水师军港。圣妃庙坐落山腰,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山间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位于山巅的文峰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七层八角,高51米,计135级。塔内砖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登塔远眺,湖天一色,波涛百里,远山四环,帆影东西,鸥鹭上下,仿若海岛仙境。登临姥山,北俯中庙镇(属巢湖市),南望齐头嘴(属庐江县北岸嘴),东北眺巢城(巢湖市政府所在地),西北瞻庐城(合肥城),是市县的“天然界碑”,是东、西湖区的“自然坐标”,天公造化,人文奉和,是为江淮旅游胜地,巢湖中心景观。《明史·地理志》:“巢湖,湖周四百余里,中有姥山……”康熙《巢县志》:“姥山,在焦湖中,为巢、合湖中之界山也。其北为西湖,合肥辖,其南为巢县辖。山之田乃合肥田。姥即焦姥。自姥山而西南,为南所。自姥山而东南,为北所。长河通流者为东口所。其渔课皆在巢纳。以上诸山,皆湖北山。”《巢湖地区简志》:“姥山,位于巢湖水中,距中庙约4公里。山呈椭圆形,由‘三山九峰’组成,面积0.8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5米,为巢湖舟船天然避风港和停泊之处。山顶有姥山塔(一名文峰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时仅成四层即辍工。清光绪四年(1878年),李鸿章倡捐续建三层,共七层。塔高51米,135级。呈八角形,飞檐翘角,铁铃叮当。塔内壁有砖雕佛像802尊,并有李鸿章、刘铭传等人所题刻石碑匾25块。李鸿章撰写的《姥山塔碑记》犹存。据民间传说,古巢州陆地陷落为湖时,有姥登此山避水,故名‘姥山’;其子被巨浪冲至远方,化为孤山(一名儿山);其双鞋遗落,化为‘鞋山’。”
姥山古称“南塘”。《巢湖市志》:“据《南塘通志》记:‘姥山,又名南塘。’
姥山一名“圣女山”,道光《巢县志·舆地·山水》:“姥山,在巢湖中,与合肥分湖之界,山上有圣姥庙,相传即焦姥。山北合肥辖,山南巢县辖。”光绪《庐江县志·舆地·山川》:“姥山,在巢湖中,距治七十里,今建塔于巅,系合、庐、巢三邑接界之处。相传巢湖将陷时,有姥谓众曰:‘此处某日当陷,登此山可免。’众从之,后果然,故人呼为‘姥山’。”《读史方舆纪要》:“姥山,在府东南百里巢湖中,界合肥、巢、庐江三邑间,一名‘圣女山’。”嘉庆《合肥县志》:“姥山,在城东南百里巢湖中,一名‘圣女山’。上有‘圣妃庙’,详祠祀。明崇祯间,知府严尔珪建塔,今犹存。山东有石塘,皆大石堆成,中容千艘。元末俞通海等,结寨湖中,筑此以藏水军。”
此诗转引自康熙《巢县志》,嘉庆《合肥县志》亦辑录此诗。是作者晚眺巢湖景物即兴之作,夸张浪漫,气势磅礴。王之道诗多赋咏巢湖山水人事,《和陈勉仲四首》其一云:“拍天湖水注东关,水外渔舟破浪还。谁似老僧閒有味,清风一榻面佳山。”语气流畅,韵味充沛。作者诗集中,多有记述巢湖风光和庐州人事,甚是珍贵,选录若干于此供赏读。又,《归自合肥于四顶山绝湖呈孙仁叔抑之》:“达岸三时顷,瞻山四顶赊。乔林知马尾,乱石见麞牙。水脚浮青靛,湖唇滉白沙。渔人收辏网,归去日西斜。”又,《早发橐皋》:“春秋遗迹旧山川,鲁破吴亡久寂然。恰到前年征战处,数间茅屋起炊烟。”又,《和陈天予经过南巢邑人迎旧尹》:“君来井邑笑烘烘,君去萧条迥不同。似说攀辕如昨日,可怜身老长儿童。”又,《和张序臣合肥驿中诗》:“橐皋何处合肥东,知有诗翁杖履中。鲁会一时归寂寞,吴吟千载发清雄。湖山照碧朦胧日,鞍马欺寒料峭风。春入花梢入易感,莫教房闼叹飞蓬。”又,《法云寺和汤立贤留题》:“寺占湖边数亩山,杖藜偷得一朝闲。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
【附录】
清程如璞《姥山夜泊》:“一舟轻似叶,欸乃泊秋山。蔬酌临风举,篷窗带月关。目随青嶂远,心与白云闲。渔火菰蒲外,凌波自往还。”
○李天馥《游姥山诗》:“碧云楼阁倚烟鬟,门径清溪玉一湾。别苑波澄疑弱水,远帆影乱似君山。寒来虚白凌焱羽,晚雾空清冷珮环。闻道祈灵诸女盛,菱萝香径古跻攀。”
○谭廷献《姥山》:“中流袖拂姥山青,叶下依稀似洞庭。湖水湖烟迷处所,九歌无意问湘灵。”
○李恩绶《过姥山风愈顺再拈五言截句索诸君子和》:“日丽风和鼓棹来,姥山回望郁崔嵬。塔撑巨笔天张纸,赚出惊人杰句才。”
明熊文举《姥山记》曰:“焦湖旷渺,相传一百八十里,有山如螺,浮于其中。字之曰‘姥’,盖历阳之故事也。山之上,近建浮屠,本形家言,增庐郡人文之胜。吏其上者,实主之。余以老秋,溯涧登陟,盖综考庀材伐石之事焉。夫山卓立湖心,孤矣。近揽之,又复迤逶蜿蜒,风气阻蓄,乃宅百家。诸文学利其幽僻,选社结盟,藜火萦萦,上冲霄汉。余饮龙生草堂,生告余:‘是村跬步之外皆水,非筏不通,居人淳庞,外户可以不闭。’余语龙生:‘是何必问津武陵,若使春来,一棹经过,桑麻楚楚,四面桃花,水天一色,正不辨山之为姥也。’少顷渡湖,夜宿中庙,庙在湖滨,楼阁峭起,凭栏怅望,湖耶?水耶?岚光耶?英英白云耶?是出没者凫鸥耶?叶舟耶?鱼灯个个耶?立而端详,所谓姥山者,是耶?非耶?有耶?无耶?余不能言其际矣?”此据嘉庆《庐州府志》所辑文本,他本略见文字异同。
熊文举,字公远,江西新建人。明崇祯进士,任合肥知县,“好士爱民,以廉平著”,后官至吏部郎中,入清,累官兵部右侍郎。好诗文,喜游历,在合肥知县任上,多次观赏巢湖,留有《姥山记》《夜过中庙》等诗文,还为姥山塔题匾数幅。《合肥县志》《庐州府志》均列其传。此记文写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实记其中庙、姥山之行所见所闻,及其对巢湖、姥山历史、地理和传说文化所知所解,自然成文,毫无造作,情景皆如实描述,似不见奇,然末章连遣11“耶”字,奇崛跌宕之际,又戛然而止,“余不能言其际矣”,让他人去琢磨臆测,实乃智者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