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丑小鸭》,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功,现在我还在路上。”这是来自安徒生故乡欧登塞的丹麦羽球头号球星安赛龙,5年前在参观安徒生纪念馆时说的话。
5年之后,安赛龙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了男单金牌,而且在本周公布的世界羽联最新排名中荣登男单第一,成为林丹、谌龙和桃田贤斗之后,世界羽坛新的霸主。
在过去5年中,安赛龙有过世锦赛夺冠的辉煌,也有过伤病带来的长期低迷。更有去年以来的大爆发。自去年初夺得全英公开赛冠军后,安赛龙几乎每参加一次比赛都能打进决赛,并夺得绝大多数比赛的冠军。他在这两年比赛中的胜率,超过鼎盛时期的林丹和李宗伟,与2019年创造赛季夺冠次数纪录的桃田贤斗相当。
此 “龙”胜彼 “龙”
中国球迷很喜欢这位27岁的丹麦球星。因为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也喜欢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与球迷互动。浏览他的抖音账号,你会发现很多条他背中国古诗、唱中文歌曲的短视频。有中国网友留言评论说:“惭愧惭愧,安赛龙的中文比自己的还好。”
安赛龙这个中文名字,也是他和自己的中文老师商量后起的。他的译名是维克托·阿萨尔森,自从他起了中文名字后,中国球迷都称他安赛龙了。
几年前安赛龙还特地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讲了他中文名字的由来:“安”是他家族姓的音译;“赛”是因为他经常要参加比赛;“龙”是因为老师告诉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并且男人应该像龙一样。所以取名“安赛龙”。他还特地加了一句:“有人猜测我起这个名字是不是为了打败谁?当然不是了!”
新民体育,
#东京奥运 #羽毛球男单 #谌龙 惺惺相惜!赛后谌龙用中文祝贺安赛龙,两人拥抱互换球衣
视频号
凑巧的是,安赛龙在今年东京奥运会决赛中如愿战胜了卫冕冠军谌龙,夺得金牌。有球迷调侃安赛龙名字取得好,但他当初公布中文名字的由来时就说过:“如果仅仅因为一个名字就有这样神奇的作用的话,那人们就不用努力了。”
类似这样有趣的文字,在安赛龙的中文社交媒体上会经常看到,他的微博粉丝已超过116万,微博上视频播放量也超过1400万。
安赛龙称他之所以会学中文,是希望“有机会跟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聊天,了解他们的训练方式,从中学习很多不一样的东西”。他从19岁开始请中文老师进行一对一网上教学。当时每天学两小时,每天都要做作业。他还经常利用做饭、排队、等车等碎片化时间,收听中文播客节目来巩固学习。他也喜欢在中国社交平台和粉丝们互动,“因为这样可以帮我练习中文”。
“玩”出大名堂
与中国球员不同,安赛龙直到14岁才开始较为专业的羽毛球训练,之前都是在家乡的羽毛球俱乐部“玩”。
他6岁那年一踏进欧登塞羽毛球俱乐部,就爱上了打羽毛球,所以每天一放学就会去俱乐部“玩”一会儿羽毛球。“如果我到球馆的时候,别的运动员还没来,我就会自己对墙练习。一边把羽毛球打向墙壁,一边自言自语,‘这是世锦赛的赛点’,然后把从墙面反弹回来的球再次击向墙面。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所接受的一对一训练的次数少到用两只手就数得过来。真不多!”
安赛龙称他喜欢上羽毛球要归功于他的父母。“对我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喜欢羽毛球且觉得这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如果我的父母在我七八岁时就开始‘安排’我,让我每周进行4次1对1训练,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像现在这样热爱这项运动。”
他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到处去打比赛的情景。“出发前,我和妹妹会用各种好吃的填满我们的车载冰箱。通常在疯狂的10场比赛过后,我们会睡在气垫床上。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和其他球员还有他们的父母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依然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14岁到哥本哈根参加专业训练后,安赛龙的羽球天赋很快就展现出来了。2010年,16岁的安赛龙赢得了羽球世青赛男单冠军,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欧洲球员。从此他成为丹麦国家队的重要一员,他的成长道路也一帆风顺,20岁便打入世锦赛男单四强,22岁获里约奥运会男单铜牌,并在23岁时夺得世锦赛男单冠军。
林丹的 “迷弟”
安赛龙从小视林丹为偶像,自称是“迷弟”。后来由于身高蹿得太快(目前身高1。94米),他开始关注像鲍春来这样高个子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打法。他曾说:“林丹、谌龙、鲍春来都很棒,他们都是我的偶像!”
他还当过林丹的翻译。2015年丹麦羽毛球公开赛前夕的一场商业活动中,为了检验自己的中文水平,安赛龙主动请缨充当林丹的翻译。可林丹的语速太快,让安赛龙难以招架,总是刚翻完上一句便忘了下一句。林丹笑着调侃说:是不是比跟我打球还困难?
东京奥运会后,安赛龙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把家安到了迪拜。“我每年都花一定时间在迪拜训练,因为这里气候和训练条件比较好,尤其是每次去亚洲打比赛不需要飞太长时间。”
他的妻子之前也是丹麦羽毛球队的队员,女儿才一岁。安赛龙给女儿起了个中文名字,叫“安维佳”(小名“维维”)。每当陪女儿一起看动画片或是给女儿讲故事的时候,他就趁机进行“中文早教”。当妻子和女儿说话时,他就在旁边“用中文进行同声传译”。安赛龙说:“我会坚持跟她说中文,希望她两三岁时,可以慢慢开始用中文聊天。”
记者手记: 羽球福原爱
东京奥运会上,曾经有两位外国选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乒乓的波尔、一个就是羽毛球的安赛龙,一样的是项目中中国军团的强有力对手,一样的对中国文化喜爱有加。
双龙会的羽毛球男单决赛我在现场,夺冠之后的安赛龙,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与教练抱头痛哭、仰面躺地嚎啕大哭的模样,活脱脱像是他才是那个失金的人。用中文祝贺、不断拥抱低语、彼此交换球衣,谌龙与安赛龙在赛后满满兄弟情的一幕也让人动容,令网友直呼这是超越国界的奥林匹克精神。
安赛龙的中国通属性让他从5年前的里约就已开始圈粉,将安赛龙比作羽球界的福原爱,无论是微博还是抖音,安赛龙中文流畅标准,让网友想到了“满口大碴子味儿的国乒团宠”。
据说,安赛龙之所以苦练中文,一方面是喜欢中国文化,为了有朝一日能和一生偶像林丹用中文聊天,另一方面还与一名中国教练有关。中国传奇教练张连营是帮助安赛龙走向世界羽坛的功臣,保持适当过强的训练和充足的营养供应,使得安赛龙飞快成长。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样跨国界的体育故事,如今正一次次上演。伴随着中国体育的强盛,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选手将中文作为自己的第二语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身后都曾有中国伯乐的身影,借此打开中国市场,他们所收获的除了更高的人气、更强的技术之外,也有中国这个市场对于他们的支持与帮助。体育无国界,如此这般的交流沟通更能促进项目本身的提升发展,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本就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撰文:新民晚报记者 王志灵、厉苒苒
编辑:陆玮鑫
图片:新华社图、IC图、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