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两万年前你能徒步环游世界!
“两万年前是地球最后一次大冰期,海水比现在下降了大概120米,世界上的大陆架基本上都露出来了。除了冲绳海槽,东海、黄海和渤海都是大陆架,因此在那个时期从上海骑自行车或走路,就可以到东京。”
这是抖音上,汪品先院士在52秒时间里做出的回答。汪院士是一位海洋地质学家,今年已是85岁高龄。点进主页,他给自己的介绍是海洋科普老顽童,全网年龄最大的“深潜院士”。
2018年,82岁的汪院士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年龄最大的乘客,在9天时间里连续3次深潜南海,亲身探索瑰丽的海底世界。
汪院士曾在70年代仅凭简陋的科研设备研究海底表层的泥沙样品,在1980年完成出版了《中国海洋微体古生物》文集,并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注意与尊重。他也曾主持中国海区的首次大洋钻探,提出南海形成新论。汪院士的一生,都在为推进中国深海科研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而奔走。
“南海到现在三千万年了,相对于南海的年龄,我就还是一个小孩啦。”已经85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前几年患上前列腺癌,在一线科考上日益力不从心,但对深海研究的热爱和兴趣让他至今都葆有年轻的心态,乐于拥抱变化,探索新领域。
如今,他找到了新的“领地”。“中国海洋现在这么热,孩子们能对科学感兴趣,我觉得很好。”汪品先说,他希望以科普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自己毕生所学,传递给新一代的年轻人。因此我们得以看到,85岁的汪品先院士以“老顽童”的身份开始活跃于短视频平台,开启了他的人生新篇章——深海科普之旅。
与深海的交集,从63岁开始
不同于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汪院士对于深海,不是征服,而是永恒的探究和实现“海洋强国”的愿望。
1960年,汪品先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系工作。但当时艰苦的条件,并没有给他们提供科研的环境,只能依靠简陋的设备做一些最基础的科研准备工作。
在那个年代,一望无际的海洋下,深海是难以企及的。汪院士说他真正跟海洋打交道是在70年代,不过那都是几十米深的浅海,“我就在岸边搭个临时房子,带着一堆年轻人研究从海里打钻打上来的石头”。
改革开放,给这群知识分子们的研究生涯带来了全新生机——出去看世界的机会。汪品先在1978年9月随当时石油部科技代表团访问法国和美国,两个月的时间里访问了十多个城市的学术机构。直到这次出国考察,他才知道原来国外都在研究深海。
也是在这次出访,下潜深海的愿望在汪品先心里埋下了种子。一位法国专家在饭桌上向他描绘了乘坐载人深潜器潜入地中海海底后看到的画面:“漂亮极了,到处都是海百合,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
与此同时,上世纪80年代,世界强国间海洋科技的较量已初现端倪。看到国外大石油公司、名牌大学都在研究海洋、勘探海洋,而国内对海洋的认知实在有限,汪品先着急了。
“中国近一两百年的败落,从海上开始;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须从海上立足。”汪品先想要让中国跻身世界海洋科研。
忙碌的日子随之而来。1981年汪品先前往德国的海洋中心——德国基尔大学深造,此后几年里,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当选学部委员、建立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但是看上去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我国海洋地质研究,为什么难以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拥有独特、新颖的科学见解,才能赢得国际的关注与尊重。在分析了国际海洋科学的前沿动态后,汪品先决定将科研方向从近海转向深海。
几经辗转,多年努力后,1999年63岁的汪品先成为了“决心号”南海航次的两位首席科学家之一,终于登上钻探船。在南沙打了一口科学深钻的井,是这次航行最重要的成果。
“当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启航驶向南海时,我在甲板上感慨万千,感到自己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他感慨地说,自己的科研生涯从63岁才刚刚开始。
那在钟情的南海里完成深潜还有希望吗?
2018年,汪品先等了40年的机会来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投入实验性应用,时年82岁的汪品先决定使用“深海勇士”号及其科考母船“探索一号”,执行“南海深部计划”西沙深潜航次任务。
“真像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我刚从仙境回来。”完成深潜任务上岸后,汪品先如此形容这趟深海见闻。
一同带回的,是在“海马冷泉”附近采集的贻贝、海葵、铠甲虾、深海水虱等样品,还有神奇的海底世界回忆。
“海底的珊瑚几年才生长1毫米,一根根地立在海底岩石上,在海水中摇曳生姿。那些2米多高的竹珊瑚拉直后能有五六米长。还有矮的珊瑚像扫帚、像扇子,非常漂亮。这片珊瑚林为海洋动物提供了栖居地——上面爬着海星、章鱼等生物,真是美丽。”
随着“南海深部计划”的开展,南海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一系列发现使得南海的主要科学问题日渐明晰,我国科学家也因此开始掌握了南海深部研究的主动权。
深海守望者汪品先,说唯在时间上自己是小气的。这位“小气”的院士,在去年11月开通了专属抖音账号。因为在完成自己科研心愿之后,他有了一件更想做的事。
海洋的奥秘,全都在这里
为什么深海压强那么大,却没有把深海生物压扁?
晒不到太阳的万米海底会结冰吗?那里有多冷?
海水是蓝色,为什么海浪却是白色?
海里的鱼会口渴吗?
毕生都在做深海科考研究的汪品先院士,开始在抖音上解答上面这些看上去“十万个为什么”画风、听上去无厘头的问题。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解释的:
深海生物为什么不会被压扁?汪院士开口便点明“深海生物的身体里也都是海水”,接着他用气球来类比,如果松开手放飞气球,到了高空它就会炸掉,因为这时候气球内外的压力差过大。而深海生物与之相反,由海水构造的生命体并不会与海水存在压力差。
为什么阳光只能照到水下200米?阳光实际上是一种电磁波,波长最长的红色一到海水里就被吸收,最短的紫色和蓝色能勉强穿到200米,但再往下所有的光都会被吸收,因此海水是黑色的。
那你知道从长江黄河流入海底的鱼,它们的归宿是哪里吗?汪院士指出,淡水鱼和海水鱼是两拨,它们是不会跟着水流跑来跑去的,淡水鱼如果遇到海水就会及时“回头”,“鱼类对于盐度的要求是很敏感的,所以淡水的鱼不会稀里糊涂跑海里去”。
也许对于许多文科生来说,中学时代的物理和地理是再努力也学不好的科目,被其反复折磨,但汪品先院士发布的短视频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把你慢慢拉回坑里。
在这里,压强不是“作用在与物体表面垂直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力的大小”的理论表述,海底滑坡也不是“一般涵盖海底沉积物搬运的各种过程”的硬核表达。
明明专业术语可以张口就来,汪院士却坚持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以及更简单的表达法去向大众讲述他们最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是汪院士在有限时间里想要留下丰富、透彻的海洋科普。
短视频科普的“新玩法”
汪院士在同济大学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上曾说过:“我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如今,在校园之外,抖音在内的短视频平台提供了让硬核海洋知识普及更广的平台。
汪品先认为,科学本来就是好玩的,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它有两个推动力,一个是有用,一个是有趣。
6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汪品先始终保持着珍贵的好奇、求知之心,创造了辉煌的晚年学术生涯,同时也在引领我国科学家完成南海的科研。耄耋之年,他仍秉持这份执着与热情给自己定了更进一步的学术研究目标。
把《科学与文化》公开课的内容写成书、写自传、解决“气候演变”对科学问题是汪品先现阶段想要完成的事。“我70多岁的时候想干到80岁,80岁的时候想干到85岁,现在马上要满85岁的时候,我想干到90岁。”
除此之外,为让大众对海洋有更深的了解,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研究对兴趣,汪院士的短视频科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广阔的海洋,散发魅力的海底世界需要一批批“新鲜的血液”注入。
抖音这类短视频平台上,不仅仅有千篇一律的搞笑视频,也承载着知识和价值的分享作用,这部分是最易被忽视的。
《短视频与知识传播研究报告》指出,短视频打破了知识在传播和接收中存在的固有壁垒,以社交为纽带进行知识共享,将个体学习转化为大众分享和参与,让知识可以触达更多的人。
正如同汪品先院士的抖音所展现的,老先生在视频里将深海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网友在评论区提出新的疑问或互相解答,知识以新的方式被更广泛地传播开来,汪先生对此感到欣慰。
几年前,汪品先院士患上前列腺癌,但为了能下海深潜,选择了保守的治疗方式。他的抵抗力如今已不如从前,工作重心也随之改变,在有限的时间里,他希望能通过短视频平台这种新的媒介,将海洋知识尽可能播撒出去。
他说:“如果我五年后身体还允许,那我还是会在科普这条路上走下去的。”
图片来源/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