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象级IP的困境。
她29岁重返田园,美丽地展示了梦幻般的氛围,超过4000万名粉丝每年超过1亿韩元。
李子柒这位顶级网红,不仅在国内红了,而且火爆海外。
她已经成为一种符号,神话一般的存在。
“田园+美食+中国风”,成就了李子柒这个超级IP。
这个“足够窄”的 领域,是李子柒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她向上突破的瓶颈。
互联网用户的口味永远是求新求变,李子柒一成不变的“古风田园”式风格,已经有观众表示出“世外桃源冲击后的审美疲劳“。
无独有偶,风头正盛的“口红一哥“李佳琦,也频频在访谈中透露出自己对于未来的危机感:“人不可能一辈子都火,我这两年感觉已经把我这辈子所有的运气都已经用完了,我会有一点点害怕。”
李子柒和李佳琦,两位可以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的“现象级IP“,都面临着无法突破的困境。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电商直播,都是当下商业发展中的巨大风口。
自身的努力加上风口的加持,可以获得巨大的流量和收益。
但是风口不会一直都在,也没有哪个IP可以一直红下去。
网红IP越来越考验长久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增长空间。
2019年大家都在关注李佳琦,可又有几个人还记得2018年的张大奕和雪梨?
2
被误读的农业IP
中国那么大,也只出了一个李子柒。目前的农业IP,无论是李子柒还是华农兄弟,都存在着三大困境。
一、 难以持续
农业IP也是网络红人,也高度依赖粉丝流量。
当粉丝的口味转变,如果转型不及时,就会迅速过气,无法维系住粉丝粘性。
二、不可延伸
IP作为一个icon,首先都是从自己专长的某个细分领域起家。
如同手工耿之于手工制作,代古拉K之于舞蹈。
如果IP想要横向延伸,跨界发展,即“出圈”,鲜少有成功之例。
例如李佳琦的口才在直播中游刃有余,上《吐槽大会》也只能说是表现及格。
而农业IP,除非成为李子柒一样的顶级流量,可以接到大量的商业合作机会,否则很难摆脱销售产品的单一模式。
三、无法带动关联群体
一个农业IP背后是数个团队的全力打造,而在自身发展之外,农业IP个体很难带动周边群体形成平台效应。
互联网上的流量是高度排他的,如同品牌的直播给了薇娅就无法给李佳琦一样,同一种农产品,粉丝鲜少会同时从两家购买。
大众对于IP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即“流量=IP生命周期”。
所有的IP运营团队都在拼命引流。
流量是一把双刃剑,是加速的推手,也是倾覆的助力。
新经济下,IP必须思考——如何从“流量”到“留量”?
如果没有足够的承载作为蓄水池,流量就像管道一样,进来的快,出去的也快。
农业有它的特殊性:投入大,产品重,受自然环境和运输条件高度限制。
农业IP的流量,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作为后盾,迟早会随着用户快速变换的喜好消散殆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子柒很难真正算做农业IP。
她的视频虽然精美诗意,但是她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劳作者。
她是一个田园生活的造梦者。
所以,李子柒并没有红出圈,因为她从来不曾在圈内过。
真正的农业IP,靠扎扎实实的产品“红出圈”的农业网红在哪里呢?
来看一位“米菇粮”生飞的故事。
3
“米菇粮”IP出圈记
如果不是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生飞现在也许已经是坐拥千万资产的服装潮牌女CEO,而不是皮肤黝黑、朴实无华的农场主姐姐。
创业前VS创业后
1998年,黄生飞从家乡绍兴到上海做服装生意,2006年赴日本发展,3年后回到上海开办了自己的服装厂,在本地小有名气。
2015年,村里开放了土地经营资格,源于骨子里对土地的热爱,黄生飞顶着家里的压力,一口气拿下了106亩土地。
看着当时空无一物的田地,黄生飞下了决心:一定要在这块土地上干出点事情。
| 一产升级,破解农业IP第一大困局
有了地了,种什么呢?
黄生飞没有跟“什么挣钱种什么”的风,而是把目标锁定了家家户户饭桌上离不开的——大米。
“我们小时候的大米多香啊~不用配菜就能吃一大碗饭,我想要种出这样大米”。
黄生飞一头扎进了这个并不被人看好的领域。
3年辛苦摸索尝试,黄生飞大胆引进稻虾共生、菌米轮作等绿色循环种植模式,种出了明星品种“松早香1号“大米,年销数十万斤,盒马生鲜、城市超市都争相引进,并且入选了中国品牌展,红到了东南亚和日本。
农业靠天吃饭,只有一个拳头产品不行。黄生飞使出浑身解数,把大米玩出了新花样。
一年四季,生飞农场都有最合时令、最新鲜美味的稻米美食提供给客户。
古法米酒、酒酿,爱马仕大肉粽,荷叶包饭,八宝饭,香糯白米糕、紫米糕、米粉、米花糖……
黄生飞用专注和跨界,把原本平凡无华的大米,打造成了层出不穷的深加工产品,每一个都是爆款,变成了可以持续经营的产业链。
| 科普+实践+体验+创意四位一体,破解农业IP第二大困局
庄稼种好了,还能干些什么呢?
黄生飞又敏锐地抓住了当代人最渴望、也是城市最稀缺的一个焦点:原生态。生飞农场,既是一个绿色生态农场,更是一个都市人休闲放松、寓教于乐的乐园。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群体,黄生飞精心设计了不同的体验方案:
田间:插秧播种,收割水稻,打谷收粮,扎稻草人;
地头:亲子寻宝,拔蘑菇,摘番茄,掰玉米,创意涂鸦;
水里:捞虾,钓鱼,捉螃蟹;
室内:绿色农业科普,手工制作,多元而丰富。
每到周末,农场一票难求,天天火爆,大人小孩流连忘返,回去时自然也是一番采购,满载而归。
谁说农场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黄生飞用创意把农场做成了流量icon,把三产无缝对接在优质的产品基础上。
把农业玩出圈,就是这么简单。
| 个人IP平台化,破解农业IP第三大困局
黄生飞是一个农民,却又不仅仅是个农民。
农场主/女性明星创业者/网红老师/自媒体达人……
这些斜杠头衔的背后,是黄生飞更大更长远的布局。
作为斩获过多次上海及长三角的创业大赛殊荣的优秀创业者,黄生飞把自己的创业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慕名来学习的朋友们。
作为入驻学习强国、上过上海发布的农业网红,黄生飞对最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来者不拒。
抖音快手,公众号,小程序……黄生飞在自己吸粉引流的同时,还搭建了可以整合周边乡邻产品的社交电商平台。
“今后我们村、包括我们镇甚至整个浦东新区,都可以把最好的农产品入驻到我的平台上,大家一起销售一起挣钱。”
——生飞对于未来信心满满。
4
农业IP养成三步走
一个黄生飞成功了,如何复制千万个生飞一样的农业IP?
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三步走策略。
Step1:敢做——底层架构
万事敢为先。
敢投身于“小众”的产品领域。
敢用自己的名字和头像做商标。
敢第一个吃螃蟹:第一批家庭农场先行者,循环农业尝试者……
敢尝试最新的产品:水果玉米,宝宝生态米,小土豆等等。
敢抓住一次次机会。来参加比赛吧?好的。来做次分享吧?好的。我们能采访一次吗?好的。我们带同行体验一下可以吗?好的。试试抖音吧?好的。做个线上:平台吧?好的……
正因为抓住一次次小的不起眼的机会,才有了不断被曝光不断被看见的机会。
想做好农业IP,先转变观念,勇于尝试。
农业IP就是农业产品人格化的形成,正因为敢做,才能让产品链接的用户看到产品背后的人,看到人的态度和信心,从而形成信赖和持续的关注。
Step2:能做——基本要求
想成为一个农业IP,不仅要有种植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以下四大能力。
讲好故事的能力。
好的IP要有内容,这是王道。不仅要埋头种地,还需要表达,把好的内容讲出来,把你的特色和独一无二讲出来,有感染力,有温度。
学习创新能力。
如果李子柒不克服重重困难学习视频拍摄,如果生飞没有不断尝试创新,那么今天就不可能有大众认识的他们。
沟通整合能力。
农业IP,其实做的不仅仅是农业的事儿,可能跨了很多界。但你并不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这就需要不断的整合。让各个领域的牛人看到你,愿意支持你,与你同行。生飞目前也整合了互联网专业人士,品牌专家,技术专家,土壤专家,多个产品专家,多驾马车,其速度自然不可言喻。
勇于承担的能力。
农业IP和其他IP一样,关注的人多了,一部分是你的铁杆粉丝,一部分是看不惯你的人。越红,承担的压力越大,丝毫不亚于影视明星。李子柒曾经也饱受非议,停更过一段时间。
Step3:会做——核心竞争力
这个时代不缺IP,缺的是好IP。
三农是国家之本,未来农业IP的前景更加不可限量。
如何让IP的寿命更长一些?让IP的红利周期更长一些?
第一,要会产出内容。
农业IP的故事可以根据产品,地域,创始人特点去挖掘,找到特色和亮点,持续输出好内容,未来人们买的是有故事的产品,有温度的品牌,鲜活的IP。
第二,不断做产品优化。
农业IP很容易撞车。出来一个“褚橙”,很难再有第二个橙子品类与其争霸;出来一个“桃子姐姐”,除非你是“西瓜妹妹”。对大米的品类更是如此,每家每户都要吃,在红海竞争中有自己一席之地,正是生飞不断进行产品优化,即使同一个客户,每次都能耳目一新,从选种到种植技术到施肥技术到产品设计包装,时时刻刻都走在创新的路上。
第三,从一个人富,到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当生飞品牌打响后,她希望用自己的IP去赋能周围更多的人,把控产品,带动大家一起推广宣传,因此源源不断的人才汇聚旗下,正所谓分享成就大业。
本文转载于: 骏韬轻创社服务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