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同性恋者的研究综述
刘萍1 卢宁2(指导)
(1深圳市都市阳光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35)
(2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 广东深圳 518061)
【摘要】在国外已经有一些研究表明,性少数人群寻求心理咨询服务比异性恋更多(Cochran et al., 2000; Cochran & Mays,2000; Cochran, et al., 2003; Liddle, 1997; Morgan, 1992)。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寻求咨询的几率高出异性恋客户二至四倍(Elliott, 1993)。也有报道认为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没有做好与性少数人群工作的充分准备(Buhrke & Douce, 1991; Phillips &Fischer, 1998),在某些情况下,咨询师学员对于性少数人群的咨询表现出消极态度(Barrett & McWhirter, 2002)。美国心理学会(APA)于2000年发布与性少数人群提供咨询服务的心理治疗指南。共分为四个部分:(1)对同性恋和双性恋的态度;(2)关系和家庭;(3)问题的多样化;(4)教育。
【关键词】同性恋;心理咨询;女性
1.同性恋的发展历史
我国《汉书·外戚传》的一例记载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例女同性恋被惩罚案(王冬瑜,2008):当时陈皇后失宠,又无子,让女巫楚服穿男子衣衫,与皇后一起寝居,好像夫妇,后遭到武帝发现,大怒废后,责其为“女而男淫”。
1.1 同性恋的罪行化期
1789年之前有126个国家将同性恋行为看作犯罪,同性恋者将受到严重的刑罚(谈大同,2011)。
18世纪的杰洛米·本森认为同性恋不应该被列为犯罪。
1.2 同性恋的病理化期
同性恋行为曾被视为性倒错,这在1886,Hacelock Eillis的《性心理学》中有专门的一部分论述。此时同姓恋备认为是一种精神病。
1.3 现阶段的同性恋发展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于1998年底实现了同性恋的非病理化。
2013年,印度恢复反同性恋法案,并以严苛的刑罚来处置同性恋者。在尼日利亚还提出禁止一切同性行为、组织存在以及一切公开场合同性行为的法案,将同性恋群体压制在法律之下(张庆辉,2005)。
综上,同性恋现在早已不是一种罪行,也不再被认为是疾病,但是,生存环境仍十分恶劣。
2.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研究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现有研究基于同性恋全体,完全只针对女同性恋的研究较少,主要有以下几个视角。
2.1 生理学视角
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有基因遗传(DNA)、内分泌(激素水平)、解剖学(大脑结构)三方面。其中女同性恋者的被试非常少。
2.1.1 遗传因素 1952年克尔曼的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儿中同性恋的共同发生率为100%,异卵双生中同性恋的共同发生率不足15%。最新研究证明,同性恋女子同卵双生姐妹的50%、异卵双生姐妹的16%和一般姐妹的13%也同时是同性恋者。
2.1.2 大脑和激素水平 关于大脑对同性恋的影响,西蒙斯·维利于1991年发现同性恋者下丘脑比异性恋者的要小。
美国与瑞典学者研究表明,性取向也许跟嗅觉有关,异性恋者与同性恋者喜欢的体味不同。这可能也与机体内的激素调节有关(王继,2008)。
2005年东伦敦大学的卡西·拉曼和伦敦大学的格兰·威尔逊研究得出结论:性倾向在出生前就已经被决定,是基因和子宫内荷尔蒙活动联合作用的结果。人们不可能“学”成同性爱(张北川,2002)。
2.2 心理学视角
后天成因存在三大心理流派。
2.2.1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恋母情结引起的移情现象”和“异性恋恐怖说”是同性恋的成因。
2.2.2 家庭动力理论 1962年Bieber提出“家庭动力是同性恋主因”,认为同性恋是根源于早期家庭经验的结果,专横的母亲和懦弱的父亲是造成男性同性恋倾向的重要因素。由单亲母亲养育的孩子比单亲父亲养育的孩子更易形成同性恋。
2.2.3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同性恋是与其他社会行为一样,受环境的影响模仿、强化等而习得的。
2.3 社会学视角
在目前社会普遍现象中,军队、监狱里形成同性恋取向的居多,这就是由于封闭性的环境造成的。这种“单性环境”(陈四维,2013),主要是指男子寄宿学校、女子寄宿学院、监狱、军队以及精神病院里。长期处于单一同性的环境下,性欲望长期受到压制,于是会转变成从同性中解决个人问题的现象(于茂河,2015)。
学者李银河提出“空白占据”的观点,认为“人们可以在认可了某种性角色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生的性取向”。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对性认识不成熟以及性观念不太健全的认知下,很容易受第一次性经历的影响,决定未来性取向。
综上,同性恋的成因有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原因,同时也跟个人成长、家庭动力、家庭关系有关。然而,一旦成长为同性恋者,性取向很难改变。
3.同性恋的实证研究及酷儿理论
3.1 实证研究
Alfred C.Kinsey在《人类男性性行为》和《人类女性性行为》调查报告中指出,绝对型女同性恋者占人类女性人口的3%(林振林,2010)。
3.2 酷儿理论
酷儿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酷儿现象表现了人性的外化。反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既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和双性恋的立场,也包括所有其他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立场。
酷儿理论的主要的观点包括以巴特勒的“表演”理论为依据的对异性恋霸权及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两分结构的挑战。
4.女同性恋的研究现状
4.1 国外对女同性恋的研究现状
1870年,由威斯特帕尔发表了一个女同性恋的详细材料。18世纪后期,从胚胎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德国律师Karl Heinrich Ulrikes认为性别并非只有男女区分,可能存在这第三性别,因此男同性恋被定义为“陷入男性身体的女性”,而女同性恋则是“陷入女性身体的男性”(Gilbert,2001)。
国外的针对女同性恋的学术论文也较国内为多,笔者于2017年5月在维普智力方知识资源系统用“lesbian”做关键词搜索论文,则搜索到外文学位论文1097篇,中文15篇,此数据为2012年至2016年的论文,相比而言,国外关于女同性恋的研究比国内数量更多,范围上更广,近年来国外的研究包括女同性恋自身的心理健康、身为父母的女同性恋家庭问题,以及身为儿女的女同性恋和父母的关系问题以及心理医生如何提高针对性少数人群的咨询技能等等。
4.1.1 女同性恋者自我的有关研究 例如2011年Kizer,Bobby的针对同性恋肯定社会公平能量量表的博士论文研究,2011年O'Heron,Michael P.针对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双性恋咨询自我效能信念的结构模型研究,2011年Reinert, Leah J.在研究中探讨了经验女同性恋学者在家庭生活和事业方面的决策。
Dank的研究显示44%的同性恋者在15岁至19岁之间现身。Chan(1989)研究了35位亚裔美国同性恋者的双重身份认同,分析了影响其认同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亚裔美国人和同性恋者的双重身份中,多数的受访者(74%)更愿意认同自己的同性恋身份。
4.1.2 女同性恋者关系的有关研究 2012年Chwalik,Lucille F.在博士论文探讨了女同性恋者自我、家庭与社区的体验。Brennan,Cammie Allison.则在2012年以《酷儿同志,酷儿中国:社会媒体时代的混合女同性恋身份》为硕士论文题目对中国的女同性恋现状做了研究。Garst,Meladee LaNay于2012年针对女同性恋关系的融合:自我分化与同性恋压力源的关系做了研究,该研究的被试为25岁以上,目前在至少一年时间的同性恋关系的女同性恋者,发现自我分化和同性恋压力源之间存在关系。Erspamer,Tiffany C于2013年针对同性恋、双性恋儿童的父母反应做了研究。2015年Terajima,Yumi.关于自尊和心理幸福感在自我认同为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双性恋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研究。这项研究共有178名参与者,通过网站、电子邮件等发送问卷,结果表明在自尊上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被认定为双性恋者的自尊和心理幸福感与自我认同的男女同性恋者相比,平均得分较低。
Gary Remafed(1995)对150名男女同性恋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当青少年意识到自己具有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时,很容易因得不到同伴群体的认可和家庭的情感支持而感到孤独并企图自杀,River(2008)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有学者研究女同性恋者和她们的母亲的关系(Meng-ning Wang),也有2013年Tiffany C. Erspamer关于同性恋男孩、女孩以及双性恋孩童与其父母的关系,2012年Chwalik,Lucille F.在博士论文探讨了美国女同性恋者自我、家庭与社区的体验,该研究访谈了九位来自美国南部不同州的女同性恋女性。分别来自于 Georgia,South Carolina,North Carolina,Virginia,Tennessee,Alabama,Mississippi,Arkansas,and Louisiana.结果洞悉南方“走出去”所特有的挑战,以及提出了如何接受女同性恋的女性。通过对南方女同性恋者及其家庭的咨询,减少偏见和独特环境下的边缘化。
Colwell,Sarah Jannelle.则在2015年做了关于收养和同性恋家庭的关系研究,研究一共有两类,第一类包括对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收养父母的研究,以及父母过渡到父母的相关因素。第二类是研究,描述了由同性恋父母提出的收养孩子与异性恋夫妇收养的孩子相比所发现的结果。这项研究似乎表明,与社会期望相反,男女同性恋夫妇在过渡到亲子关系时会经历类似的关系趋势。它似乎也表明,收养父母的性取向不积极或消极影响孩子的情绪幸福感,等等。
可以看到国外针对女同性恋的学术研究成发展阶段,从最开始同性恋的形成原因、身份认同的研究到现今,女同性恋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女同性恋者的原生家庭关系以及女同性恋者与孩子的关系、社会适应情况等等的研究,可以看到女同性恋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家人及社区的关系等等方面日益受到关注。从对女同性恋者的认知形成研究进入到对女同性恋家庭(原生家庭、婚姻、后代、女同性恋者父母的家庭)、女同性恋者适应社区、工作以及与异性恋同等的权益等生活各方面的研究。
4.2 国内对女同性恋的研究现状
1942年,潘光旦教授编撰完成的《中国文献中的同性恋举例》是我国第一篇以同性恋为主题的学术文献,并附录于英国著名性心理学家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的后文部分。
《近10年来我国女同性恋研究述评》一文(宗金莎、李雪平,2014),分析了国内2003—2012年的女同性恋研究现况,指出现阶段针对女同性恋的研究侧重现状描述研究,社会支持策略研究较少。十年间仅有以“女同性恋”为篇名的国内期刊30篇,优秀硕士论文6篇,其中心理学仅7篇。其中对女同性恋的心理学症状做了一些研究和调查,对女同性恋的成因和心理压力等有较多研究。
国内学者李银河做过一些同性恋的研究,出版过针对女同性恋的《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李银河(2002)《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专门有一章讲女同性恋。针对同性恋的学术研究则多集中在同性恋的身份认同、角色区分、生活现状、心理健康、性行为和艾滋病性病传播等研究。大部分研究针对同性恋全体,对女同性恋者的研究明显少于对男同性恋者的研究。
4.2.1 女同性恋者自我的有关研究 近年来对女同性恋的硕士论文研究有2007年王群的《女同性恋的身份认同》、2014年谢娟的《女同性恋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2015年韦丽的《山东省女同性恋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特征研究》、2016年王硕的《大学生女同性恋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等等。
曾序春等人(2009)发现女同性恋者具有双重性接触行为,亟待有针对性地行为干预和心理辅导。
梁晓倩(2013)的研究表明我国女同性恋群体在各人口学统计变量上的分布较广泛,不存在显著的集中趋势,其数量少很多闽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分布较均匀;对女同性恋者的自尊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女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评价较积极,感觉比较幸福。
4.2.2 女同性恋者关系的有关研究 谢娟(2014)的研究指出家庭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女同性恋者增强对自我的信心。韦丽(2015)的研究表明社会歧视、侮辱和精神心理障碍(焦虑、抑郁等)、与家人的关系破裂、与同伴关系破裂在女性同性恋者自杀行为的直接原因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Meng-ning Wang(2012)针对女同性恋者与她们母亲的关系做了研究,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以家庭系统为基础,由家庭治疗师发展,以研究者本身的理论观点进行研究,研究指出出柜是母女关系中的特殊的需要处理的事件,信仰、每个家庭成员似乎会影响母亲和女儿互动和塑造她们的关系,家庭动力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出柜和母亲接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但是针对女同性恋者的关系(原生家庭、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等)研究基本空白。
5.讨论
综上,国内针对女同性恋者的研究仍处于初期,从早期仍然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到现在聚焦在女同性恋本身的身份认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身体疾病等等的研究。近年来,更多学者开始针对女同性恋者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社会压力、自尊感、孤独感、主观幸福感做研究。越来越尊重这一少数群体的个体需求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庆辉.(2005).同性恋的历史、理论与现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
[2]王继,陈历儒,刘浩荣,等.同性恋的生物学成因[J].广州医药,2008,39(1):45-46.
[3]张北川.中国男同性爱者儿童期状况对自身性别、性取向的态度及认识,少见经历与心理和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3):148-150
[4] Kizer, Bobby,Construction of the lesbian and gay affirming social justice competency scale,Ph.D,USA,University of Missouri,2011.
[5]许毅.(2004).性定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
[6]韦丽.(2015).山东女同性恋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