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全媒体讯(记者郑汝可)近日来,河南一大学生因非法猎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获刑十年零六个月,该事件一出,在网上引起持续发酵。燕隼有何珍稀?武汉能否看到这种鸟?昨日,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欣,以及武汉动物保护者陶旭东,二位专家给出解读。
每年定期过境武汉
“燕隼,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青条子、蚂蚱鹰’。”卢欣讲解,燕隼是一种食肉类猛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飞翔时,翅膀狭长而尖,如同闪电一般,翅膀折合时,翅尖几乎到达尾羽的端部,看上去很像燕子,因而得名。
据介绍,燕隼属于隼科,是我国猛禽中较为常见的种类,主要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旷野、耕地、海岸、疏林和林缘地带。陶旭东说,每年4、5月和10月份前后,可以在武汉植物园、马鞍山森林公园等地,都能看到迁徙过境的燕隼,每年定期开放的武汉大学标本馆内,也藏有燕隼的标本。
“这种鸟非常好辨认,”陶旭东介绍,燕隼一般体积比较小,体长30厘米左右。头部到颈部之间,有一个细细的白色眉纹,眼睛周围有一道垂直向下的黑色髭纹,“有点像一道黑色的泪痕,”陶旭东形象解释,燕隼的腿和臀部是棕红色,胸部位置乳白色还有黑色的纵纹,“我就曾在武汉看到过多次”。
爱吃害虫生态地位重要
“燕隼的存在,对生态圈的平衡极为重要。”陶旭东说,燕隼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需捕食其他动物,才能养活自己,哺育后代。一般而言,燕隼主要以麻雀、山雀等小鸟为食,偶尔捕捉蝙蝠,捕食最多的,是蜻蜓、蟋蟀、蝗虫等昆虫,其中大多为害虫。
他解释,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猛禽,可以控制其他动物数量,帮助其他动物种群完成优胜劣汰。“比如燕隼数量减少了,农田里的蝗虫就会变多,农作物就需要使用农药,土地又被污染,造成恶性循环。”陶旭东举例,近年来不停地听到内蒙等地鼠患严重,也跟当地猛禽、猛兽被大量盗猎有关。
卢欣补充,在我国,所有的猛禽都至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主要是考虑到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最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由于猛禽必须以其他动物为食,它们自身数量少,种群脆弱,繁殖力又不强,一旦受到短期内个体减少过多,想恢复就难了。
“一般燕隼一窝只能留下2只左右,”陶旭东说,燕隼有自己独特的演化机制,正常情况下,燕隼每年只产下2-4个蛋。孵化过程中,即便食物充足,先出生的幼鸟也可能会把后出生的啄死,最终留下的数量很少。“所以看到新闻中讲到,该大学生偷了16只幼鸟,感觉非常不可思议。”
陶旭东补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市民购买或家养燕隼都是违法行为,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