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必要建造如此大成本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吗?”31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面对参加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的中国科协“英才计划”入选者提问,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武向平直言,“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其实还不够大。更令提问学生兴奋的是,他表示,今年FAST已确定将1%的观测时间拿出来,向中学生开放。
目前,落址贵州喀斯特地貌的FAST是全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拥有非常强大的聚光能力,灵敏度达到全球第一,极大提升了我国射电天文的世界地位。“大国重器的力量非常非常重要。”武向平表示,依托“中国天眼”,科学家在过去约两年内实现了非常重大的天文发现,至少公开发表了5篇国际顶尖学刊文章。
武向平院士表示,眼下FAST以及同类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工作要点,在于着手建立比原子钟更稳定的脉冲时间基准,由此观测精度可以比当前世界水平高出40到50倍。他认为,相信再有3年左右时间,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天眼,可以测到比现在恒星级黑洞更大尺度但更低频率的引力波。
面对现场在座的各地少年英才,作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也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武向平结合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公布了一个探寻地外文明的FAST相关消息。
“很简单,人就是要找外星人,找也找不到,找了好多年找不到。”他表示,对于申请观测时段的中学天文爱好者,只要有一个与现实方法很不一样的好主意,就可能以此方式获得观测时段找外星人,“不找外星人,做别的事情,你都可以提出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FAST有计划安排全年10%的观测时段向全世界各国科学家开放,而“1%”相当于约50小时的有效观测时间。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徐瑞哲
本文图片来源:孟雨涵 摄来源:作者: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