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在心,生活在手,很多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美丽心灵》
约翰·纳什被称作数学界的天才,不过有个前缀“一个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天才”,约翰·纳什醉心于学术研究不苟言笑,他也会穿着怪异的服装参加新年晚会,他2次因精神分裂症入院治疗。
约翰·纳什
约翰·纳什,“纳什均衡”提出者;著名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
- 1958年,因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 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 1999年,美国数学协会授予他勒鲁瓦斯梯尔奖(Leroy P Steele Prize)
电影《美丽心灵》讲的就是约翰·福布斯·纳什的故事。他的学术、婚姻、疾病、失败与成就。
该片2002年成为第74届奥斯卡大赢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改编剧本等8个奖项(含提名)。
《美丽心灵》用纳什个人视角,从外在到内心深度剖析,让我们看到荣誉光环下另一种真挚永恒的最高成就。
名誉,头衔就是人生正解吗?个人的最高成就是什么?这是该片的疑问,也是纳什的自我追问。
一解个人成就
纳什在刚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时,对他的室友说,他想在博弈论上有所突破。大家课外活动时,他在屋里推演公式;同学们下棋娱乐,他就在旁边研究鸽子。
《美丽心灵》里,纳什的荣耀分成了2条故事线
- 一个是学术成就
- 一个是精神突破
一个在外在,一个在内里。由外至内的探求,将学术的坚持执着最后回馈给自己,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01学术成就与内心焦灼
纳什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名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新生里只有2个是拿着奖学金入学的,纳什就是其中之一。
纳什和同学在酒吧见到一个美女,几个男生都想去约,在商量谁要先上的时候纳什灵感乍现提出了新的博弈理论,他当即指出亚当斯密分工和专业理论的片面性。
同学觉得纳什学疯了,纳什高兴地抱着资料离开,他写出了只有27页的论文——纳什均衡。
纳什论文的提出让他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所,纳什均衡理论奠定了现代主流博弈论与经济理论的根基。
它扩展了经济学问题的研究范围。古典经济学对于经济学范畴中不确定因素,环境因素,经济个体之间的模型没有缺乏有利论证。
停留在宏观层面,没有微观经济的分析。
纳什均衡的提出关注到经济个体的重要性,加深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
纳什均衡搭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它把经济学与社会学,人类学连接到一起,奠定了为各学科的整合。
天才的创新似乎不需要理由,让学术的突破和创新上无迹可寻,就是灵光乍现:一杯酒,一个美女,聊聊如何能和美女搭讪,新的学术理论就出现了。
去掉这一层神秘未知的滤镜,纳什27页的论文真的只是荷尔蒙作用的结果?是水到渠成?
纳什内向,他不会说话。因为一条领带他放言说同学数学不好,场面很是尴尬。
不善交际让他很难交上朋友,最要命的是他是拿着奖学金进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新生奖学金就2人,纳什是其中一人。这是一件很有面的事,应该是成为同学中的明星。却因性格原因,纳什被冷落。
没人愿意和他成为室友,没人主动和他说话。
- 纳什站在宿舍窗边看着楼下经过的学生,他们三两成群有说有笑,他就远远看着。
- 在酒吧他一个人玩台球,周围的人哄笑时,他快速抬眼看一眼,又继续摆弄球杆
这些远离和接近的场景,暗示了纳什渴望融入团队的内心,他想和他们好好说话,却找不到方法,所以他在一边观察寻求突破。
就像他在论文上的境遇,不停计算,寻求创新,始终不得法。表现了纳什的失落。
纳什在卡耐基梅隆大学就遇到一个对手,马丁汉森。
马丁发表了2篇论文,两人初次见面就开始干架。纳什直接说马丁的论文不具有发展和创新性。
纳什满不在乎,其实内心是嫉妒得发狂。
汉森邀请纳什下棋,纳什计算着每一步在走。他快速抬头看了看周围的同学,嘴角上扬,面部忒放松。
和他计算公式时的眉头紧锁相比,这个时候的纳什自信从容,似乎战胜汉森分分钟的事,结果,纳什输了。他眼神迷离,离开时打翻了棋盘,爬起来头也不回的逃了。
这个情节的安排暴露了纳什内心的焦灼和迷茫,他开始怀疑自己。
纳什躲了图书馆,汉森再次发表了论文让他更加焦虑。这个当初被自己嘲笑的同学已经做出了成绩,可自己什么也没有。
- 他的论文被教授多次退回,说他的主题没有研究意义。
- 纳什希望教授能推荐他和爱因斯坦见面,教授拒绝了。
在世人所见的成就后,在灵感乍现的理论后,是纳什神经质的计算,不合群的性格。该片用纳什的视角,让我们看到表象行为下,纳什焦灼迷失的内心。
02 国家荣誉与幻觉
1953年,纳什接受军方进入五角大楼破译密码。他和同事说,3年被邀请去五角大楼2回,同事羡慕不已。
当晚他遇到威廉帕奇,国防部老大。威廉帕奇要他秘密破译俄方密码,这是一个军事秘密。
纳什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翻阅大量报纸,从报纸中找出蛛丝马迹。他将密码编写下来,用蜡封口投入到对接地点。
他破译了一个又一个的密码,纳什告诉妻子他在做一件秘密工作。
后来我们最后知道,这是纳什的幻觉,国防部老大是不存在的,他秘密破译的密码投放后无人查收。
纳什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治疗,他告诉妻子这是一个阴谋,但是当妻子把他秘密投递的密码信放到桌上的时候,纳什沉默了。
那些信并没有被美国情报局拿走,根本没有被拆封。
从纳什的臆想我们看到一个科学家偏执的内心,他沉默的外表,伏案专研的执着,藏于公式和书本背后,暗示他渴望被认可被看见
纳什从五角大楼回到学校后,他很自豪,军方也要求助于他精确的推算。同事的话打破了他的理想,同事给他一本书让他去讲课。纳什不甘于当老师的,研究数学不该仅仅是把他放在一个老师的位置。
这个情节的设置可以看成一个科学家的自负,去掉荣耀外衣,一个男人用臆想成就自己希望的模样,总让人感到悲伤。
二/再解个人成就
纳什在入学时,他对室友说,一定要在博弈论上有所突破,他要做一个举足轻重的人。到头来,论文有了,独立实验室有了,他却疯了。
- 1950年,纳什发表论文,提出纳什均衡;
- 1962年,纳什被认为理应获得Fields奖(数学领域里的诺贝尔奖),却因精神状况又使他失之交臂。
- 到80年代,有几项荣誉性奖都几乎要授予给他,最终都因为他的病状而放弃。
他毕生追寻的“举足轻重”,最终将他抛弃。他被学术界遗忘,被后来者遗忘。
后来的学者在他的基础上深挖研究时都已经纳什已经死了,那个时候他好好的,只是成了医院的常客。
外部荣誉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那么,个人所追求究竟是什么?
01温度
纳什在接受治疗后回家,大量用药让他丧失了生理需求。纳什悄悄停止用药,他又看到了威廉帕奇,深夜他潜藏进一个小房间又开始破译密码。
妻子艾丽西亚无意中发现了纳什的“秘密基地”,她走进家后面的小破屋,看到墙上纳什贴满的各种照片,画的密密麻麻的线条,纳什又发病了。
这是整部片子的冲突点。
艾丽西亚冲回家,儿子的哭声响破了天,纳什把儿子丢在放水的浴缸里,自己在另一个屋子关窗户,他说“有人在看”。艾丽西亚给医生打电话,纳什着急了,这个时候威廉帕奇出现,他告诉纳什这个女人要告密,快杀死她。
纳什很痛苦,他请求妻子不要让他再去医院。
艾丽西亚轻轻抚摸他的脸,告诉他这样的触感才是真实的,她带着纳什的手抚摸自己,让他感觉到指尖的柔软,心跳的有力,她说这才是真实的。温柔的皮肤,有温度的触碰,跳动的心才是真实。
其实,艾丽西亚面对纳什的疯狂痛苦不堪,在真实和虚幻中纳什分不清,他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原本话不多的人更加沉默,像一个孩子。
她选择陪伴,在他身边给他鼓励。纳什稍微转好以后,艾丽西亚坚持让他回到学校,学校高度的包容性能避免对纳什更多的伤害。
数学世界是理性的,妻子的坚守让纳什感受到理性之外的柔情,让他用温度去识别真假,而不是公式。
02和解
纳什回到学校,之前被他鄙视的汉森当了领导,原本的同学现在的位置比他高,2人已经不在同一位置。
他们在学校散步,走到最初2人对峙下棋的地方,汉森问纳什是否敢再次迎战,纳什笑了。不似单边嘴角上扬的自负,他笑得很轻。
在学校,汉森曾经是纳什的目标。他曾经因为汉森的论文发表而慌张,因被汉森打败失落,此时他们地位不再相同,却有了更好的关系。
这个情节暗示了纳什对争夺的和解,不再慌张,不再着急,他开始用一种平和的状态重新面对生活
03面对
诺贝尔的人找到纳什,他们准备给纳什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事先来确认纳什的康复状况,确保颁奖时纳什不会当众跳脱衣舞。纳什告诉他,其实他还能看到幻觉,但是学会了分辨真实和幻想。
在诺贝尔颁奖后,纳什和妻子搀扶离开,走之前他又看到了幻觉。
幻觉是纳什的记忆和情感,不需要抹去。他对幻觉的坦诚预示和解。和疯狂的自己和解,与平凡的自己和解,与软弱的自己和解。
抹杀不是问题的终结,面对才是新生的开始。
结尾
纳什成了理论,成了人们口中天才,成了疯子。他成了传说,可叹的是传说总是带有虚构性,对于追求科学的科学家来说,虚假无疑是一种讽刺。
纳什在现实中也从未否认过幻想,他对同事说“我从来没有正常过啊……”
在面对幻觉时,他不是拒绝,而是与自我和解。
天才,理论,疯子……都可替,只有纳什这个人是不可替的。他脱离人的本质变成了一个定义,最终在面对自我后又变成一个人。
有自我,有荣誉,有家庭,被认同,被接受……最终,纳什用自己的疯狂和清醒,论证了纳什均衡所谓的共赢。
我一直以来都坚信数字,不管是方程还是逻辑都会引导我们去思考,但是在如此追求了一生后
我问自己“逻辑是什么?谁决定原由?”
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在事业上我有了重大突破,在生命中我找到了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逻辑或者原由来。
今晚我能站在这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我唯一的因素,谢谢你。
——约翰·纳什,诺贝尔获奖感言
纳什获奖后回到学校,他教育学生,持续研究……
2015年5月23日,约翰·纳什与妻子在美国新泽西州遭遇车祸逝世,享年86岁。
约翰·纳什和艾丽西亚
后记:关于“纳什平衡”理论
在古典经济中,一直认为自由市场整体的最优化能实现个体的最优。意思就是大环境好了,小商户们才会好,才能赚钱。对于经济学范畴中不确定因素,环境因素,经济个体之间的模型没有缺乏有利论证。纳什平衡提出后,经济从宏观关注到了微观,从整体细化到了个体。
纳什平衡补充经济的宏观解释,从大的形势下关注到了个体趋势,是对个体与集体博弈与合作,相互关系间新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