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员外再一次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八佰》。原因无他,霸屏的好评口碑让人想亲眼看看这部电影的质量。
从数据上说,8月14日开启点映后豆瓣开分就高达8.3,影院票房也成功突破了1.8亿。
从观众直观感受来说,《八佰》更是和“真实、惨、好哭”绑定,几乎所有观众都在影院里抽泣过。毕竟800中国军人对30万日军,这种实力悬殊注定惨烈的战争太过于直击心灵。
士兵用血留下遗书,排队用身体轰炸敌军坦克;看护赌场的刀子按下血手印后,毅然决然的用生命传递电话线;原本贪生怕死一心想逃走的老铁,最后选择留守阵地……
毫不夸张的说,很多观众刚刚记住的角色,下一秒就在战争中牺牲了。这种无力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惋惜,让#八佰看哭了#八佰口碑#等等话题被热议了许久。
而且和以往战争片不同的是,《八佰》的所有故事和切入,都是从小人物视角开展的。赚来了观众很多眼泪,被视为“第一视角”的端午是很多观众久久不能平复的“白月光”。
电影一开场,本想着“来大城市看看”的端午(欧豪饰演)和弟弟小湖北(张俊一饰演)就意外被国军当成“逃兵”抓进了四行仓库。乱世动荡,举目无亲,唯一值得信赖的叔叔还和自己走散了。无措感,是端午给观众的第一印象。
不过四行仓库里,也多的是像端午一样没背景的普通人。比如,在全国各地颠沛流离打仗的羊拐,一门心思只想着逃跑的老算盘,受过德械洗礼的88师军人等等。
和端午一样,这些人心里也有一座“桃花源”,而能满足他们所有想象的地方就在一河之隔的南岸。他们距离没有炮火的租界,只隔着50多米,但境遇却全然不同。天堂和地狱,只一河之隔。
也因为这近在咫尺的“安全”,最开始端午对四行仓库没有任何归属感。没杀过人、没打过仗、只念过几年私塾的端午想过要逃跑,他都游到苏州河中央了,但在日军半夜偷袭时还是因为放不下小湖北,出声发出了预警。
在这之后,端午第一次感受到了身为英雄的欢呼,看到了叔叔老葫芦被日军挂在旗杆上处死示众,也亲眼目睹了以陈树生为首、选择“舍身取义,儿所愿也”的军人们。
他有过犹豫,有过不忍,有过逃避,但最终还是在山东兵的帮助和“逼迫”下选择直面战争,蜕变成了真正的战士。
从浑浑噩噩地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到选择拿起枪保护自己乃至这个国家,在端午身上,观众最直面的感受就是成长。他想活着回去,想带着弟弟和家人继续活下去。但在战争面前,在轰炸声和血流声中,一个懵懂的少年选择了成长。
所以,这样的端午,在弟弟小湖北的眼中就是坐在白马上的“赵子龙”,是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护国的人,是在战斗的人。这样的赵子龙们,也让南岸的人们从最开始的毫不关心到遇到敌情时给北岸的军人们通风报信。
比起战争中名留青史的大英雄,《八佰》这部电影更多地是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像端午这样的小人物。看到了战争关联的血泪,以及关乎每一个普通人颠沛流离的命运。
那些高喊着自己的籍贯和姓名跳下楼的军人,那些“端午式”默默在战争中牺牲不曾留下只言片语的普通人,都在这个世界真实的活过。观众为此的落泪和动容,是因为强烈的刺激和巨大的感同身受。
其实从观影的角度来说,端午这个角色承载了带观众“入戏”的任务。观众以他的视角目睹了这张战争,陪着他哭、揪心他的无奈、感受到存活在这个世道的挣扎。他的这一段经历,也不出意外的贡献了太多泪点。
可以说,如果这个角色塑造的不到位或者过于片面化和套路,那整部电影的质感都会随之下降。好在,饰演端午的欧豪令人惊喜的完成了这个角色。
就以那场亲眼目睹叔叔被杀的戏来说,尽管端午的心中有恨有无奈,但现阶段他什么都做不了,于是欧豪适当的放大了这种感觉。他眼里有泪,手在颤抖,隔着窗户声嘶力竭地大喊:“叔,你莫怕,有我咧”。
就是这个嘶吼落泪的片段,让观众见识到了欧豪的“眼技”。
其实一直以来,欧豪身上都带着点争议。有一部分观众觉得身为年轻演员,欧豪的打戏好是应该的,但他一定接不住感情充沛的内心戏。
针对这个观点,员外想说,如果现在还有人抱着这样的态度来看欧豪,那真的非常建议他好好看看《八佰》。欧豪身上是有着“硬汉小生”的标签没错,但谁规定了硬汉小生就处理不好内心戏呢?
以端午放走老算盘那场戏为例。一开始端午是态度鲜明的要严惩老算盘,但当老算盘一边哭一边磕头说自己想回家的时候,欧豪的表情立马就柔和了起来。先是把对准他的枪口微微放下,然后整个人抬起脸,憋着自己不哭。
这场戏很难,难到两位演员要酝酿情绪很久。但这场戏也很直观,观众在端午抬头的一瞬间就明白了他内心的感受。他也怕死,他也想回家,他可以放走老算盘,但他没法说服自己在经历过战争洗礼后还当个逃兵。
对于很多新生代演员来说,在大银幕上和老戏骨同框演戏无异于是压力,甚至是一场碾压,但出乎意外的,欧豪“接住了”。
《八佰》的制品人梁静一开始还担心张译的戏太好会压住欧豪,但在现场实拍时,欧豪的表现让所有人安心。用欧豪自己的话来说:“《八佰》的拍摄给自己的演员生涯上了重要一课,当自己完全投入去演一个角色的时候,跟优秀的导演、戏骨合作就像一场大型现场教学。”
非科班出身,所以欧豪一直用的是这样代入和沉浸的方法演戏。他在很多采访中也说,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大限度地把自己融入角色,全心全意地投入角色的塑造中。
事实证明,这套体验派的方式对欧豪来说是可行,观众们也看到了角色的最终呈现。可除了粉丝,估计大部分观众都不知道他在拍摄时吃过的苦。
端午和老算盘试图从河道逃走的那场戏是隆冬时节拍的,欧豪硬是在零度以下的冷水里泡了一周,因为这样才“真的有濒临死亡的体验感;拍《左耳》时他不会游泳差点淹在海里,到了《烈火英雄》还是照样往水里跳;
为了还原高空时整个人被吹着的感觉,他拍《中国机长》时让风筒架着他吹,吹到什么都听不见。每天还要画三个小时的特效妆,后来脸部过敏肿成了“馒头脸”,为了凸显真实,直接带着过敏的脸拍摄。
拍摄《铤而走险》的飙车戏,车突然爆胎后失控下山,幸好被一棵树挡住了才没出什么安全事故。
为了塑造角色,欧豪习惯了这种危险,因为“电影要的是真实,用替身的话,镜头势必要避开演员的脸。我不是动作演员,我没学过,但就是觉得演员亲自拍出来的镜头会更好。”
都说天赋对演员来说很重要,但欧豪几乎所有的表演经验都来自于片场。这种表演的方式虽然“笨”,但好在过程中他永远都能发掘自己的天赋,一步一步的稳健上升。
短短五年间,欧豪参演的电影大多都是我们觉得相当不错的项目。从《妖猫传》的丹龙到《建国大业》的叶挺、《中国机长》的徐奕辰,再到如今的《八佰》……一直有观众好奇欧豪是怎么一步步以歌手身份走到大银幕的。
员外觉得,其实这份答案欧豪在一开始就给出了。不用替身,在拍戏期间不参加商业活动,肯学习肯吃苦,永远在尝试新的角色类型……这样的演员谁会不喜欢呢?
更难得的是,欧豪充满生气的蓬勃力会带给观众源源不断的可能性和惊喜。在《中国机长》里,观众看到了他放荡不羁下的认真。转头在《烈火英雄》里,又get了他极其干净纯真的魅力。这样的表现力,让观众能在他身上倾注更多的可能性。
从白鹤少年到白马少年,观众看到的是欧豪的转变,但对于他自己,更多的是多了份敢勇和直面挑战的多面。
他在突破,也不希望自己被归类和定型,这是欧豪以演员身份对未来的规划。如今,这份诚意满满的《八佰》已在8月21日全国公映。作为观众的你,准备好和欧豪一起体验这份惊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