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尚
1941年,日本京都大学植物学家三木茂在日本植物学杂志发表关于水杉新属资料的论文,把公认在第四纪冰川从地球上绝迹植物的化石,命定为“水杉化石”。同年冬,中央大学教授干铎经鄂西到重庆,在利川汪家营发现的一棵悍见的古树,当地人称为“水桫”。
翻过齐岳山,他又在谋道小镇的磨刀溪旁发现又一棵同样不相上下的“水桫”,被当地人当作神树敬拜。中央林业试验所王战先生得知干铎所见“水桫”的消息后,极感兴趣。
1943年,王战从万县专程到谋道,听说汪家营那棵“水桫”已经被雷击而毁灭。于是采集了谋道“水桫”的枝、叶、果标本回到重庆。经中国植物学家郑万钧、胡先骕根据三木茂研究的“水杉化石”资料,认定谋道的活“水桫”是水杉属的一种,确定学名“水杉”。
1948年,二人在《静生汇报》发表《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的论文。成为一时轰动世界科学领域、植物学界的重大事件。
磨刀溪边的水杉闻名于世,人们多把谋道当作水杉的原生地,多少水杉的参观者到这棵树下都叹为观止,满意而归。但是植物学家、古生物专家对水杉的原生地的探索,依然穷追不舍寻找水杉的原生群落,寻找水杉真正的故乡。
(一)1988年5月9日,日本WN5-1旅游团一行4男2女,由武汉旅行社翻译(导游)陪同来到利川。他们是为探访水杉故乡专程而来的客人,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魏远刚和我负责接待。初见面,旅行团中一位满头银发,面容清瘦慈祥,戴着茶色墨镜,身着兰灰色和服,脚踏木屐,一手拄着拐扙,一手拿纸扇的老太太,格外引人关注。经翻译介绍,她就是定名“水杉化石”的日本古生物学家三木茂的夫人,名叫三木民子。
三木民子就为了却丈夫的终身心愿,飘洋过海而来的。尽管他们一行从万县到利川的途中已在谋道镇看过那棵最早发现的水杉王,但她们的目的地却是利川小河。
小车从市城出发沿利文公路到忠路镇后,再转到小河的乡村公路,抵达小河集镇后,我们先借乡财政所门房让客人休息,财政所的干部热情地搬出藤椅,端茶送水。我将随车带的干粮、副食摆上茶桌,让客人中餐。恰好财政所门前有8棵高大挺拔的百年水杉,当地人称“八仙树”。让日本朋友爱慕地抚摸,观赏和拍照。我便与集镇的乡干部联系,找好向导,选定参观水杉的最佳路线。从小河集镇去鹭归坝拱桥不通公路,只能步行。由当地向导引路,身强力壮的日本朋友和翻译大步流星穿过田野,直朝拱桥那棵仅次于谋道水杉的二号水杉树奔去。
鹭归坝水田毗连,水稻葱绿。行人惊起田中觅食的白鹭,飞起于空中。三木民子撑着小洋傘,拄着拐杖,依然是穿着木屐,一步一步蹒跚在田间小道上。我随在后面相陪,几次前去搀扶和代她打傘,都被她摇头谢绝,依然一步一步地往前行。当她走过横跨小溪的拱桥,稍停了一阵,望着高大的巨杉,她平静地收起布傘,一步一步朝大树走近,突然一下子扑到迎面的大水杉树身,张开双臂抱着这棵参天的水杉,有如久别重逢的女儿见到了妈妈。同行的邓祥贵先生拍下这幅珍贵的照片。
五位身健勤走的日本朋友,有的忙着拍照,有的早已越过水田、庄稼地,到不远处的水杉树林中采集植物标本。
还想看一看与水杉共生的鹅掌楸树(二类保护树种),于是我又托人把小河有名的水杉苗经营专业户池清和找来,陪他们一起去寻找鹅掌楸。
日本朋友对水杉原生地的生态环境和共生的各种植物都感兴趣,且十分关注。三木民子在树下仰望巨杉,又绕树盘桓,她仿佛在向亡夫祷告。三木茂当年发表“水杉化石”论文之时,正值中日战争,处于敌对的中日双方,根本不会允许科技人员来往交流。三木茂不可能来到中国,亲眼目睹这被认为在地球上绝迹于第四纪冰川的植物活化石——水杉。距离三木茂发表定名“水杉化石”论文已经整整过去了47年,站在小河水杉树下的三木民子总算可以告慰丈夫的英灵了。
(本文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刘志尚 1951年生,土家族,湖北省利川市人。中共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员。历任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史志办公室主任,现已退休。曾创办并主编《利川年鉴》、主编《中共利川简史》、《中共利川历史(第一卷)》,主持点校注释清同治版《利川县志》。先后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多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齐岳山纪事》、长篇小说《横断巴山》。有文学评论入载《台港文学选刊》。湖北电视台摄制电视纪录片《腾龙洞》撰稿人,先后在湖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第十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影视作品铜奖。散文多篇被《可爱的家乡》、《湖北风物风情》、《长江三峡游记》、《跨世纪彩虹》等书籍收入出版。著有中篇小说《山魂》、《守护黄连》、《赶女儿会的娘儿们》、《清溪暗流》、《革井风波记》、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巴蔓子探微》。
主编一青还简介:

青还,女,土家族,湖北利川市人,会计师,《天涯新观察》授权推送今日头条主编。
热爱生活,喜爱音乐、文学、诗歌、绘画及朗诵,获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认证证书;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音乐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