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江苏省苏州市西湖社区华港小区充分利用公共区域,小区内的停车位都要画出来。
花港小区改造后的摆摊车临时停放点,排水管道、夜间照明一应俱全。
西湖社区党委副书记、原花港村村委会主任赵平原讲解花港小区停车场规划地图。 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姚雪青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映射百姓民生福祉。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出实招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基层的困难事。“体验”栏目推出“急难愁盼这样解决”系列报道,聚焦“停车难”“入园难”“看病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研究破解之道、探索有益经验,敬请关注。
已入深秋,但江南的夜晚依然温暖。晚上9点多,在江苏省苏州市市区工作的金荣加完班开车回家。汽车一路穿过万家灯火,回到吴江经开区江陵街道西湖社区的花港小区。此刻这里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小区内部的商业街两旁,服装店、小吃店、水果店人来人往,马路牙子上一辆辆流动摊贩车延续着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往常这个时候,小区里早没了停车位。金荣却不慌不忙,先在农贸市场旁停车买了一份夜宵,然后从容拐进小区北侧一个刚开放的临时停车场。
扫码、停车、回家,一切顺利!
“以前晚上10点多回家,最发愁的就是停车位,常常在小区里绕了一圈又一圈,就是找不到地方停。实在没辙,我就把车停在人家关了的店铺门口,往往睡不了几个小时,天刚亮就被叫去挪车。”今昔对比,金荣笑得开心。
区位特殊,需求多元,停车交织民生事
花港小区,过去叫作花港村。随着国家级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壮大,外来人口越来越多。
西湖社区党委副书记、原花港村村委会主任赵平原摊开地图:这里与上海、浙江隔水相望,外来租客来自四面八方。在这个2000年建成的老小区中,住了500多名居民和8000多名外来打工者。小区内的商业街及流动摊贩车,又额外吸引了附近厂区5000多名职工来此消费。
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不少居民购买了汽车。“小区建成之初不到10辆车,根本没有规划停车问题。谁想到2019年就超过800辆。”赵平原很是头疼。
不只如此——居民中有摊贩120多户,近200辆摆摊车也要和小汽车“抢车位”;老小区原本停车不收费,吸引着周边商品房小区的居民,每天还有200多辆外来车停进来。
社区居民李文成平常在夜市摆摊,记不清多少次为停车的事和邻居吵架,不是自己的小车被别的摆摊车剐蹭了,就是自己的摆摊车剐蹭了别人的小车。无数个像金荣一样的居民,在好多个加班的夜里,转了几圈也找不到泊车之地。小区外九龙路双向机非混合两车道上,不宽的路面一天晚上竟被100多辆违停小汽车堵得水泄不通……
向内挖潜,盘活存量,螺蛳壳里做道场
停车难,日益困扰着花港小区的居民,成为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实事。
2019年,江陵街道实行社区化管理,花港村改名为花港小区,由新成立的西湖社区管辖。赵平原的岗位调到了社区,他从停车矛盾最为严重的花港小区破题。
通过招标设计重新规划停车位,将乱堆乱放的公共区域充分利用,改建损毁严重的绿化带为生态泊位……应划尽划后,空间依然有限。花港小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
赵平原领着记者来到小区中部,一条小河的西面分布着50个停车位。“原来可不是这样。”赵平原掏出手机,翻出以前的老照片:破旧的彩钢板房子排成一溜,垃圾满地。这里原是一处农民自发形成的果蔬交易点,去年因卫生防疫不达标拆除后,正好变身成为停车场。
再往北走,一片约1500平方米的空地上划着白线,隔出60多个停车位。“这里嘛,原来是居民办红白喜事的场地,不可能天天办事,我们就规划出来,办事时提前把车挪走,支起帐篷摆酒席,不办事就供停车使用。”
小区东西两头,是物业安保的岗亭。2019年起,花港小区引进物业、增设道闸,管住“不该停的车”,管好“该停的车”。
“通过经济杠杆来管理。”小区物业经理陆培生介绍,原来小区停车不收费,结果哪儿的车都往里停,加剧了拥堵。适当收取费用后,换来更好的停车环境,居民们都表示可以接受。部分租户考虑到实际情况,选择了理性购车。
小区人口流动性大,设固定停车位不便当,陆培生还兼任引导员和调解员。记者夜访花港小区,看到陆培生不时拿起对讲机,跟各岗亭联系,帮助晚归的居民寻找可以停车的边边角角。
精细治理,撬动增量,多方联手建机制
花港小区的“停车难”,除了小汽车数量增长迅速,还与进出小区的近200辆流动摆摊车交织在一起。
“从执法依据看,这些摆摊车最终是要取缔的。但在江陵街道这样的人口净流入地区,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刚需。”江陵街道分管综合执法的副主任张凌健说,对多元生活形态和消费习惯的包容,也是文明城市治理的题中之义。
今年初,西湖社区就进一步解决停车难题向上级部门求助,很快得到了回应。吴江经开区建设局招投标管理科科长吴寿洪介绍,小区北侧有一家升级入园的工厂,腾退出17亩土地,在明确规划用途前,可用来修建临时停车场。
记者走进这个约2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内部设置了73个停车位,日常停放着不少车辆;一墙之隔是360平方米的摆摊车临时停放点,排水管道、夜间照明、保安看管一应俱全。吴寿洪说,未来将逐步设计成白天停车、夜间摆摊的固定场所,进一步减轻小区停车压力。
临时可以停车,长期如何保障?记者了解到,吴江区计划根据周边实际,规划不少于现有车位的公共停车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还将持续增长。着眼长远,需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精细治理、城市更新。”吴江区委常委、吴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王牟介绍,正在全区应用的“乐泊吴江”智能停车系统,能整合调动所有公共及临时停车位,将社区停车需求接入后,可寻求附近更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还可借助跨部门平台,在社区居民与周边商圈之间搭建资源共享的桥梁。
好消息一个个传来,难题一项项破解,金荣和李文成们,将在这人间烟火里,踏踏实实地奔向一个个好日子。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2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