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镜回来了。
自2012年4月Google发布一度著名的Google Glass以来,公众对该产品的期望值不断提高。
两年后的 2014 年 4 月,在几经跳票之后,Google Glass 才正式开放网上订购。
然而初代 Google Glass 高达 1500 美元的售价,加上缺少可用的应用等硬伤让其沦为了名副其实的「战五渣」。
于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2015 年 1 月,谷歌便宣布停止销售 Google Glass(但不放弃对其进行继续开发)。
时隔两年,2017 年 7 月,Google Glass 的新负责人 Jay Kothari 宣布推出企业版的眼镜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在性能和配置上进行了升级,标志着该项目回归商用。
而在近日,谷歌硬件高级副总裁 Rick Osterloh 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表示,增强现实技术(AR)的成熟之日或许即是 Google Glass 的回归之时,并称公司仍然对眼镜项目十分感兴趣,尽管他认为眼镜也许还需要好几年才会发展成一个大体量的市场。
▲企业版的 Google Glass
那么靠着 AR,Google Glass 能打出一场漂亮的回归翻身仗吗?
眼镜与 AR 结合是不是个好主意?
Google Glass 出现的 2012 年被认为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元年。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注意力变得分散,也使得人必须同时处理很多事情。而可穿戴设备便是针对这一趋势出现的主动收集某一类琐碎的数据并提供给用户想要的且无需思考就能得到的信息与服务的产品。
比如说 Apple Watch 能通过传感器检测用户是否在某段时间内一直处于坐着的状态从而主动对用户做出相关的健康建议;
▲Apple Watch 的主动健康提醒
又比如一款名为 LVL 的可穿戴水合检测器,它通过传感器分析血液颜色的变化从而给用户摄入多少水分的建议......
至于暂别消费级市场的 Google Glass,它在退市之前的主要功能仅仅只有语音识别、拍摄、发送邮件、导航等。在功能上不如智能手机强大、续航时间完全跟不上、价格还比天高的情况下,这样的产品成为市场弃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那么造成 Google Glass 「鸡肋」的产品印象的问题出在哪?
我们先将视线转回到 2012 年。
当年 5 月,诺基亚推出了一个当时算是黑科技的 beta 版 AR 应用「城市镜头」(City Lens)。其主要功能便是通过手机摄像头将附近的餐厅、酒店、商店等实景标注在手机屏幕上,并提供这些位置的点评、位置、营业时间等信息。
然而即使这款 App 体验不错,但它也只是一个点评应用,新鲜劲一过,它应用场景小且与其他应用互动少的特点即注定了它只能在手机中偏居一隅。而之后日渐式微的诺基亚和 WP 系统也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如果将手机里诸如点评、导航、翻译等以结果为导向的应用都整合进 Google Glass 这类可穿戴产品里,体验或许就不一样了。
设想一下,当 Google Glass 能通过摄像头在后台处理用户所见到的信息,并通过 AR 的方式主动在用户眼前标注接下来去哪、怎么去、看到的是什么的信息时,这就等于给用户的眼睛本身赋能,让眼睛有了能直观地看到现实世界背后蕴藏的信息的能力,而不再需要用户主动掏出手机来搜索。
▲一款骑行 AR 眼镜——Everysight Raptor
说到底,作为一款眼镜类的可穿戴设备,初代 Google Glass 拓展用户「视野」的能力有限,造成了其「鸡肋」的印象。而 AR 作为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技术,可以在 Google Glass 主动搜集处理信息并给用户直观的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其与 Google Glass 的结合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 AR 是下一代 Google Glass 体验的核心,那么交互则是开启体验的钥匙。
有了前几年 AR 游戏 Pokémon GO 的大火,以及去年苹果和谷歌主推的 ARKit、ARCore,相信 AR 在普通用户心中逐渐普及的同时,AR 技术本身的进步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缺的是与 AR 相匹配的交互方式。
因为可穿戴设备体积小、功能相较于智能手机也更小而精,所以其交互方式必然需要具备简便、快捷且符合直觉的特点,需要在对的时间地点做出对的提醒。
比如在 Apple Watch 上的「抬腕唤醒」以及模仿传统手表而出现的以转动「数码表冠」为核心的交互方式就能让用户无需学习成本直接获取到信息。
而在此前的 Google Glass 上,交互方式都是围绕着语音和触摸板展开的,但是这两种交互方式,在实际体验时多少会有些尴尬:
在大街上和一个眼镜「交谈」和用复杂的手势在一根纤细的眼镜架上操作复杂的 UI 界面的场景,想想都有些反人类,更别提用在 AR 上了。。。
至于眼镜本身「看」这个最重要的属性,Google Glass 除了抬头唤醒以及眨眼拍照这两个符合直觉的交互方式就没有其他的方式了。
事实上,AR 本身的呈现方式就已经让眼睛类可穿戴产品有了一种较为清晰的交互方式:用 3D 相机捕捉眼球、手势等动作并将其作为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而这种交互方式的结果或许是下面这样的:
▲Meta Glass
此外,Google Glass 若想通过摄像头、麦克风、GPS 等实时搜集分析用户的语音、视觉、地理位置并在屏幕上显示用户当前最需要的信息,实现上文反复提到的「主动」搜集处理数据并实时提供反馈的能力,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倒应该不用太担心谷歌)。
当然,隐私问题、运算能力、电池续航还有最重要的成本及价格等等都是未来 Google Glass 回归路上的一道道坎。
GEEK君有话说
在去年的 WWDC 上,苹果力吹了一波自家的 ARKit,然而 AR 应用却并没有成为 iPhone 区别于其他手机的一项「杀手级应用」,现在开发者们对于 AR 应用的开发更是已经兴味索然了。
对于初代 Google Glass 已经彻底失败并把下一代产品的希望寄托在 AR 上的谷歌来说,等待 AR 及相关技术成熟的那一天才是更成熟的选择。而当那一天到来之时,或许我们距离成为钢铁侠的日子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