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霞镜青山中,谁将这本胜俞龙词典上一任国酒今秋再次甜而清澈的菊酒千年甘醇放进嘴里,一般认为出自祖祖辈辈的重阳记忆1、重阳节的由来“重阳”之称:010。
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即重九,日月并阳为重阳,故农历九月九日名为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由来,南朝有个传说是这么讲的:
“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宜急令家人缝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此祸可免。”后来,这家人登山避难,晚上才回来,看见家中鸡犬牛羊都暴毙了,看来他们是替自己受灾了。从此,世人每到九月九日便会登山饮菊酒。
虽然传说可信度不高,但可以看出来,古时人们是很恐惧死亡、希望逃避灾难的。这也许是由于科技尚不发达,对自然的掌握力不够,随便什么天灾、水灾就能够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因此有人猜测,登高这一习俗正是为了躲避水灾。
那为什么还要佩茱萸、食菊花呢?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
“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茱萸,又称“越椒”,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果实鲜红,呈椭圆形,可入药。
菊花,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可入药,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象征着长寿、吉祥。
也就是说,重阳节人们之所以要佩茱萸、食菊花,就如同端午节门前插艾草的习俗,都是看中了它们驱邪、延寿的好寓意。
二、重阳节的历史流变
而随着历史发展,生产力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的掌控力越来越高,对于各种天灾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解决措施,重阳逐渐脱去“避祸手段”的外衣,越来越带有节日和仪式色彩。它避灾驱邪的神秘感越来越淡化,渐渐负有了祈求长寿、祈求身体康健的含义,再加上秋高气爽之际,登高野游能放松心情、活动筋骨,重阳节的娱乐享受成分不断增加,已经成了一个美好的民俗节日。
在相对和平稳定的朝代,古人更加注重对现实生活的享受,重阳节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重要,它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变化。
到唐朝,不仅增加了原本没有的宴赏、大射、食重阳糕等新习俗,登高和食俗等活动也有了新变化。
首先,登高场所的范围扩大了。最初的登高便是指登高山俯瞰,而唐代登高则不限于高山:不论高,小山也行;不论天造,人工也行,什么亭台楼榭、寺塔楼阁,这些都是唐人登高的场所。尤其是唐代的上层人士,经常选择人文色彩浓厚的楼阁游玩,《旧唐书》记载:“(唐德宗)贞元四年九月,赐宴曲江亭。”自此,曲江亭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场所。
其次,您想,亭子建在哪?水边。登亭多了,自然也会发展出一些与水有关的活动。人们会乘舟水上、临水宴集。杜甫《九日曲江》中就有诗句佐证:“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这描绘的就是当时的人们在水中乘舟而行,饮着菊花酒,赏着流水景,真是快哉!
至于茱萸和菊花,也有了自己新的价值。
以往重阳菊花往往用来食用、药用,注重实用价值,而唐代重阳菊花则成为一种浪漫的隐逸意象,富有一种文化内涵。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一个诗歌发达的时代,什么诗圣、诗仙、诗鬼、诗佛......谁没写过几句重阳诗?谁没吟过几首菊花词?李白《九日》诗云:“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杜甫《云安九日》也不服输:“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白居易《九日登巴台》也来句:“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换句话说,菊花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人们不仅赏菊食菊,还将新鲜的菊花采摘下来簪到头上,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就这样,菊花的文化内涵与重阳相结合,使得重阳从原本单纯的辟邪民俗逐渐演变为承载厚重文化与精神品格的节日。
和菊花一样,重阳的茱萸也经历了从实用价值到文化价值的流变过程。茱萸颜色鲜艳,审美价值高,魏晋南北朝时就出现了近似茱萸果实色彩的“茱萸锦”,唐人喜欢佩茱萸,即剥出茱萸的籽,装入红色的袋中,将袋子佩在腰间或系在手臂上,这种袋子就叫“绛囊”或“萸囊”。除了佩茱萸,唐代女性还喜欢插茱萸,也就是将茱萸枝折下来,插入发髻中,白居易诗句“舞鬟摆落茱萸房”描绘的就是当时的舞女发髻中插着的茱萸枝,随着舞蹈动作摆落到地上的场景。
三、重阳节的现代内涵
今天,重阳节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仍然延续,但人们已经很少亲自去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了,节日氛围也不再浓厚,因此在不断被弱化和边缘化。
但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祈求长寿、康健的主题逐渐与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道伦理相结合,1989年,我国政府正式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重阳节的核心已经成为了尊老敬老,这一新的内涵帮助重阳节融入现代社会,以新的形式存续。
当然,偶尔亲自体会一下重阳的习俗也不错,当再次端起那杯清甜澄澈的菊花酒,千年历史的甘醇在嘴中化开,那是祖祖辈辈的重阳记忆。
文字丨非鱼
音频|阎嘉辉
排版|千叶
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