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明年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
6月1日,载于《求是》的习近平签名文章(WHO)指出,做好扶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驻村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支点。去年六七月间,澎湃新闻推出“90后第一书记”专题,聚焦这一年轻群体。今年,澎湃新闻联合新浪微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更多的90后驻村第一书记,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边就有,欢迎发邮箱到:diyishuji@。
【人物档案】
姓名:黄锡茂
出生年月:1993年4月
驻村前职务: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医保局职工
驻村职务:罗山县彭新镇曾店村第一书记
2017年底,黄锡茂申请驻村时,河南罗山县委组织部对这个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毛头小子”,能否担负起基层党建和扶贫重任,有些担忧:1993年出生的黄锡茂,是全县最小的驻村第一书记。
如今,担忧被彻底打消——
罗山县彭新镇曾店村不仅摘掉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还建成两座文化广场、实现25个村民组通水泥路、让村民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自从他到村里,这两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何远国如此评价“小黄书记”。
今年3月,曾店村被彭新镇政府授予“2018年优秀党支部”称号。本文图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摄
抓党建,改变等、靠、要思想
曾店村下辖25个村民组和一个集镇,有农户872户3392人口,其中,2000多人在外务工。全村共有贫困人口40户78人,属非贫困村。一直以来,曾店村群众观念较为落后,受教育程度底,小农经济意识强,安于现状,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曾店街道坑坑洼洼没有排水系统、由于相互距离较远,村民组就像散落的棋子一般分布,而且没有实现水泥路到组入户、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委会却只有两名村干部,2016、2017年,连续两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锡茂被派驻到曾店村。
曾店村政治文化广场。
到任后,黄锡茂并没有着急“跟风”盲目上项目,而是把“家”搬到曾店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消除隔阂,真情沟通,了解和掌握群众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
为做到精准帮扶,为曾店村下一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黄锡茂跑遍曾店村25个村民组,挨个到老党员、退休村干部、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走访调研,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立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对全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曾店村两委班子不全的实际情况,2018年,黄锡茂利用换届选举,把村内的年轻人吸纳进村两委,健全两委队伍,切实提高村两委的战斗力。
如今,曾店村有党员38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人,30岁以下党员11名,占全村党员总数的29%:30岁—50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1%,50岁—60岁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26%,60岁以上党员13名,占党员总数34%。
2018年年底,经罗山县委、彭新镇党委考察,曾店村摘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新修建的坑塘。
修坑塘,建广场,实现组组通
曾店村紧临339省道,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个村形成了自己的街道集市,该集市是彭新三大集市之一,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目前共容纳外村农户210户,900余人,是彭新、涩港、潘新三镇主要的物资交流场所之一。
正在重新规划的曾店村集市。
黄锡茂站在正在施工的集市上。
7月23日上午,澎湃新闻在该集市看到,集市两侧商铺门口正在进行排水渠和路面的施工。黄锡茂介绍,该集市原来没有排水沟、路面坑坑洼洼,经过向罗山县移民办争取,对该集市重新规划,新修排水沟、门楼、铺设柏油路面等,该工程于2019年4月动工。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大部分村的贫困根源正是交通不便,曾店村也不例外。该村25个村民小组好比棋盘上凌乱的棋子,散落在沟壑之间,居住分散,交通闭塞,道路崎岖,造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给村民们的生活与生产造成很大的困难。
为破除瓶颈,解决行路难问题,黄锡茂多方奔走,四处“化缘”,筹集到罗山县移民办、农开办等整合资金900余万完成了曾店村内25个村民小组道路和村小学校道路进行硬化与修建。自2017年至今,该村已完成硬化道路26.3公里,修建渠道4500米,新修沿入村主干道两侧2700米排水沟、改造坑塘166口等工程项目。
新修通的组组通水泥路。
2018年修通的组组通水泥路,该处之前为窄窄的田埂。
“现在无论是开车还是骑车,都能很方便到达各个村民组。”采访中,黄锡茂能说出每一条水泥路长度、宽度和硬化时间。
为解决村里没有文化广场的问题,2018年11月,黄锡茂在东西街两组附近修建了该村第一座文化广场,项目2019年1月完工。“配上路灯、卫生间以后,现在只要天气好,夜晚就有村民到这个广场上跳广场舞、逢年过节还能看皮影戏。”曾店村村支书韩开琼说。
在曾店村下塘组曾店小学正门口,另一座新的文化广场正在施工。
何远国说,该文化广场处原本是口小池塘,是他家兄弟三人的。原本就像个垃圾池,夏天就是个臭水坑。当村委会动员他们兄弟三人贡献出小池塘,由村里修建文化广场后, 兄弟三人立马答应了。
黄锡茂身边为正在修建的池塘,背后是正在建的第二座文化广场。
黄锡茂介绍,该文化广场2019年3月动工,计划9月底完工。紧挨着的一口池塘原本也是杂草丛生,以后会配栏杆、岸边种树。
“黄书记到村里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路、修池塘、建文化广场,我们夜晚也有地方乘凉聊天了。”何远国说。
“小黄书记”
黄锡茂至今铭记刚开始驻村一周发生的一件事。
“这个70岁左右的老爷子走进村委会办公室门口,直接跪下了,然后用膝盖挪到我的办公桌前,直接抱住了我的大腿。”黄锡茂说,当时他都蒙了,不明白这个老爷子到底想办什么事。
黄锡茂赶紧扶起老爷子,一问才知道,他想让村委会给他纳入低保。“老爷子跟我说,他的两个儿子都不管他,两三年都没回家看过他,他没有生活来源。”然而,黄锡茂向村委会成员及附近村民了解,得知的却是另一种情况,老人的两个儿子在外地经商,生意做得不错,每个月都会给老人家生活费。
“对这种不符合条件的村民,我们肯定拒绝给他办理低保。”黄锡茂后来跟老爷子解释了低保政策,并告知,如果确实有孩子拒绝赡养的情况,村委会可以出面向法院起诉其子女。黄锡茂说,从那以后,这位老人家再也没到村委会要求办理低保。
黄锡茂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就要用在真正困难的村民身上。
7月24日中午,在下塘组村民潘万根家门口,西侧是新建的平房和厨房。潘万根告诉记者,没拆之前的老房子在北侧,是老旧的土坯房,房檐处椽子大部分已经断裂,瓦片随时会掉下来。
黄锡茂告诉澎湃新闻,潘万根今年67岁,是一名五保户。2017年通过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
潘万根在新房里。
如今,潘万根在村里当清洁工,每个月600元;到户增收每年1650元;第一书记带贫补助每年150元;五保补助每年5018元。走进潘万根的新房,崭新的双开门冰箱、新床、电视一应俱全。“黄书记心细,了解国家政策,每一笔入账都帮我算得很清楚。”潘万根说。
罗山皮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发展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彭新镇曾店村集市就有三四家皮影剧团,贫困户沈道清就是其中的从业者之一。
沈道清今年74岁,7岁时由于左腿长疮留下后遗症,导致走路有轻微不便。受身体条件影响,沈道清没有结婚,由于年龄渐长,干不了重体力活,2015年开始负责在皮影剧团里敲锣打鼓,一年下来演出收入有7000元左右。再加上五保户补助5018元一年、保绿员岗位一个月400元等,沈道清于2018年脱贫。
黄锡茂在沈道清家。
“快到屋里坐,给你们切西瓜吃。”见到黄锡茂来访,沈道清格外热情,他说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让自己现在衣食无忧。
目前,曾店村现有贫困户16户23人,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澎湃新闻看到,在曾店村,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黄锡茂为“小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