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系统在半年内悄悄地重返“秘密”,并更名了“秘密惩罚”。
匿名社交软件在短暂的风光过后,随着新鲜度褪去也迅速偃旗息鼓。重现上线的秘蜂的Slogen是“发现更真实的世界”。此处不禁要问一下,匿名是否就代表真实?匿名社交想要突破瓶颈需要作何转变?抑或匿名社交早已凉透,无需无谓的抢救?无秘往事
如今微信、QQ、陌陌等社交应用早已建造起坚固的护城河。微博、抖音、贴吧等媒体和社群型社交应用也完成了对社交延伸的想象。曾经风靡一时的匿名社交早已淡出主流的视线,无秘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美国匿名社交应用Secret问世。不出一个月,无秘的前身“秘密”上线,但因抄袭问题被举报,遂更名为“无秘”。无秘主打匿名社交,用户可导入好友通讯录,并匿名分享信息;也可与用户一对一交流。上线之初,无秘收获了大量的用户,同时也诞生了众多效仿者。呵呵、乌鸦、吐司、悄悄等匿名社交进入到社交战场。2014年第二季度,20余款匿名社交应用上线,社交市场一时烽烟四起。
匿名社交的战场混局,也给巨头敲响了警钟。还未放弃社交的阿里巴巴在来往中开设了“草莓”板块,腾讯也推出了QQ“匿名聊”,并投资了国外软件Whisper。不过小众的“来往”和强大的QQ并未对无秘的新鲜度实现毁灭性的打击,1600万注册用户,九成匿名社交市场份额,是无秘交出的新生考卷。
但是好景不长,匿名社交在短暂的疯狂过后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当中。混杂不堪的内容、“无解”的商业难题、尝鲜过后的乏味……无秘没有撑下去。2017年9月,无秘微博宣布停止系统维护,匿名社交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的“ICU”中,不知何时醒来。
真实为王?
三年间,以无秘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应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际遇。但是从诞生之初,无秘就带着天生的“疾病”基因。
不可否认,匿名社交是当时社交媒体巨头们忽略的领域,无秘也打着“没有不能说的秘密”的口号,在巨头的夹缝中异军突起。匿名是无秘最大的特点,也是无秘能够崛起的基石。而在实名社交、熟人社交的背景之下,互联网也如真实世界一样,伴随着利益的取舍和人性的多面,真实性往往被蒙上一层阴影。
匿名,正是真实的最可靠保证。这也如秘蜂的Slogen一样“发现更真实的世界”。无秘的用户可以在“蒙面”的熟人间和不同的圈子进行分享信息、爆料、吐槽,而旁观者也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八卦欲。而不断迭代的应用也逐渐增加功能,出现了类似知乎的话题聚合功能。一时间,无秘成为移动互联网中的“树洞”。
脱离了身份的语言,很难说清是理性还是感性
然而,人性就是这样复杂,当戴上遮挡身份的“面具”时,人们就会变得毫无顾忌。
真实往往是残酷而混乱的,伪善往往让一切风平浪静。“真实”的无秘充斥着谩骂攻击、负能量和不实信息。而为人津津乐道的“秘密”也随着新鲜感的下降遭遇了内容瓶颈。而熟人间的抨击、暴露隐私、地域及人身攻击、敏感话题、不实信息都在“匿名”的掩盖下,未曾消弭。有匿名,无社交,是最无秘最广泛的评价。
匿名是无秘的大杀器,真实却是无秘的双刃剑。而这背后,值得玩味的是人性。
驶向何方?
2017年8月,秘蜂项目团队确认了对原无秘的收购。 “我们已经不是那个无秘了。”秘蜂团队强调了这一点。“虽然还是匿名社交产品,但是秘蜂进行了重新定位。” 据秘蜂团队称,秘蜂打造的是“全新的开放式社交平台”,做去中心化社区,而不同主要体现在用户既可选择匿名,也可以实名社交。
在国家出台互联网实名制的相关法规之后,匿名社交的未来更被蒙山了一层阴影。尽管无秘可以效仿知乎可选择地进行匿名。但是当匿名不再成为特色,无秘也就不再是过去的无秘了。当然如果无秘不做出改变,无疑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重新出发的秘蜂,仍然保留着无秘时代的特点,同样也面临着无秘遭遇的问题。
商业困局
曾几何时,流量为王是互联网颠簸不破的真理。然而当互联网不断渗透,获取用户的成本逐渐变高,增量进入瓶颈之后,产品和用户也面临着双向选择。
匿名社交需要在人性和商业之间找到切入点
流量并不意味着盈利,更不意味着称王。尤其是在社交领域,用户群和内容才是根本,更何况粘性不高的匿名社交呢?微信、QQ以及早期的微博都不是盈利专家。流量不等同于盈利,更不等同于称王。秘蜂距离找寻成功的商业模式,将流量合理转化仍然是需要长时间探索的问题。
定位迷失
秘蜂还是那个无秘吗?是,也不是。无秘的所谓“匿名”其实也并非纯粹的匿名。但是内容却偏离了健康有生机的轨道,变得越来越不可控。无秘解决的不是用户的痛点,而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对黑暗面无限放大。批评获取了空前的自由,而赞美则被打入无趣的深渊。如何在社交的夹缝中找到准确的定位,在市场的检验中站稳脚跟,并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健康生长,这是秘蜂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社交现场,壁垒森严,无秘的悄然回归,没有激起巨大的波澜,似乎也让人看不到可观的前景。但是在如今格局初定的移动互联网,我们仍然乐见创新者和挑战者入局,给我们带来一点新意。祝秘蜂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