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段章克诚
2016年,高良源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伟被中国科协列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收集工程”对象。
为此,在清华大学黄克智院士的领导下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黄先生是张维院士第二位研究生,亲任采集工程小组组长,主要联络人由张维院士的学生兼多年学术秘书任文敏教授和其子张克澄先生担任,主要采集者则由张克澄先生和他夫人漆丹女士担任,另外还有清华大学电视台陈鹏翔、曹庆庆承担拍摄、录像工作等。采集小组成立后,立即召开会议,就采集工作进行讨论并分工,决定该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将张维的人生历程作大致划分,找出资料的不足之处及不明之处;第二步,制定采集目标,寻找档案资料和文献资料,联络安排相关人员访谈;第三步,整理录入,拾遗补缺,完善文档。
经过近3年的采集整理,采集小组已基本完成预定工作,目前处于后期整理录入阶段。3年采集,最大的体会是:不能单纯地迷信现有材料,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多方比对最终会出结果。在这3年中,对张维原有资料表述一些不合理或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多次采访调研,通过努力终于追寻到了答案。
困惑一
缘何用时6年才拿到博士学位?
资料显示,张维1937年获得第五届英庚款公费留学英国,其未婚妻陆士嘉随行自费留学德国。一年后,张维获得帝国理工学院文凭(Diplom of Imperial College),相当于硕士学位。为了便于和未婚妻接触,也为了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国际新兴专业,张维在征得当时中国驻英大使馆同意后,将其庚款公费转至德国,入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学专业,师从特尔克教授从事壳体理论研究。与此同时,陆士嘉经过一年语言关后也投入哥廷根学院普朗特门下,成为他的关门弟子。
可以说,张维的起点比陆士嘉高,他已经完成了硕士学业直奔博士,而陆士嘉却是硕博连读。4年后,陆士嘉在普朗特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于1942年春进行论文答辩并获导师的好评,成为德国一等博士。陆士嘉学业有成后,与张维举行了婚礼,随即怀孕生子,做了母亲,可谓家庭事业两不误。而张维的博士文凭却比陆士嘉整整晚了两年,于1944年10月才完成论文答辩。
也许有人认为6年时间很正常,只不过因为陆士嘉太优秀了,才显得张维略逊一筹。可资料显示,张维5岁半启蒙,16岁上大学,不仅是年级中最年幼者,也是成绩优异者,大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年级前六名,获得斐托斐奖章。从小到大的优等生,怎么在读博阶段就慢了下来?怎么就读不过夫人了呢?
资料还显示,与他同获第五届英庚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的室友卢嘉锡,仅用两年就获得了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与张维同年到德国留学的李国豪,也于1942年成为首名获得德国“特许任教工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难道他比他们差吗?是论文题目太难,还是没抓住重点走了弯路?
档案和文献中都没有给出直接答案,我们逐渐推测出一种解释:
第一,张维在《留德八年》中曾描述过他的几位导师,其中提到,“我的第二位导师狄辛格(Franz Dischinger)教授对研究生的要求更高,连博士生论文的题目都要自己去选。他常说:‘我这里不开博士工厂。不管出论文题。’从而拒收想跟他要论文题目做博士生的人。谁有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可以呈送给他,请求答辩”。
莫非基于这个原因,张维在选择博士论文题时走了弯路?
第二,博士论文《圆环壳轴对称弯曲的一致有效解》是个世界难题,张维从Reissner-Meissner-T?觟lke旋转薄壳方程出发,采用渐近分析和1/3阶贝塞尔函数,获得了对圆环壳的正、负高斯曲率曲面上一致有效的渐近解。他的研究成果先于美、苏学者好几年,且更便于应用,直至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力学家赖斯纳(E.Reissner)在给他的来信中还再次肯定了他的这一工作。这篇博士论文奠定了张维在力学界的地位,使他走上了科研道路。
也许,正是基于上面两个因素,导致他花费了6年时间才完成博士论文,比正常时间晚了两年。
采集小组成员在阶段工作讨论时接受了这一推理与解释。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2016年6月9日,我们采访了张维的学生纽友杰和张其锟,他俩是上世纪50年代清华土木系同班同学,除了在校期间师生情外,毕业后还多次与张维有过接触。尤其是纽友杰,大学毕业后先是留校,后担任土木系党支部副书记,与系主任张维搭班工作,接触繁多;20世纪80年代张维筹建深圳大学时还特意到老同学卢嘉锡那儿挖人,将纽友杰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调至深圳大学担任土木系主任,协助他建设深圳大学。
纽友杰在访谈中说起,在深圳大学初创时期,傍晚吃过饭后,张维常常找他们一起聊天,聊的大都是国外大学如何治学,有些传统很科学,也有些传统很奇葩。有一次,张维无意中说到他曾经就读的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论文答辩一定要按照学生进校顺序进行,他足足等了师兄两年才轮到答辩。
我们当时惊呆了!让纽友杰再重复了一遍,确切无误!也就是说,因为张维的师兄没有毕业,他只能干等,等到师兄毕业后才能轮到他。
原来如此,6年之谜乃因德国学界的约定俗成!
不敢胡猜!
困惑二
缘何离开同济转去北洋?
资料显示:张维于1946年5月在上海登岸,先应留德好友李国豪之邀接受了上海同济大学的短期聘约;因老母在天津,时任北洋大学校长的李书田教授又是张维在唐山交大读书时的校长,热情聘请张维为土木工程系力学教授,教授工程力学、结构力学;与此同时,陆士嘉也被聘为北洋大学航空系教授。
这里的“应留德好友李国豪之邀接受了上海同济大学的短期聘约”之说到底是多长?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离开同济?
资料解释,“因老母在天津,时任北洋大学校长的李书田教授又是张维在唐山交大读书时的校长,他热情聘请张维为土木工程系力学教授”,因而张维就接受了李校长的邀请放弃同济到了北洋。
轻易改变约定不是张维的作风,解释不通啊!
我们分析,张维母亲在天津,他通过家信早已得知,这是一个存在9年的事实,不应该成为他离开同济的主要原因。其次,李书田力邀他去北洋,这确实是个诱惑,诱惑因素有五:第一,北洋是中国最早的工科大学,底子厚,学科全,是个理想的去处;第二,李书田曾是张维在唐山交大时的校长,张维对李校长充满了敬佩之心,能在李校长手下做事是他的荣幸;第三,张维曾在北洋读过不到一年预科,算是母校之一,有渊源;第四,北洋有航空系,陆士嘉到了北洋之后有用武之地;第五,天津不仅有母亲和大哥一家,离北平也近,陆士嘉的母亲还在北平,便于亲情往来。可张维是个科学家,做事严谨,为人进退有度,在他的一生中从没有做出只为自己着想而不考虑大局的事情来。轻易改变约定不是张维的作风!那么,可以推断,绝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两个因素离开同济转去北洋。
我们随即查阅了李国豪的传记,看看书中有没有这一段。
书中记录:“(李国豪)1946年2月回国,在上海市工务局担任工程师,维修外白渡桥。当他听说母校同济大学回上海的消息后,立即找到校长董洗凡,随即获得工学院教授职位。1947年10月,他被任命为工学院院长。”从中可以看出,李国豪1946年2月回到上海后并没有马上回到同济大学任职。为什么?此时的同济正在抗战胜利后的复员途中。因此,李国豪一面在上海工务局负责维修外白渡桥,一面等待同济归来,同时配合同济大学做些招贤揽士的工作。张维夫妇于同年5月抵达上海,获悉情况后协助李国豪做了一些复课准备工作,但同济复员并没有那么快,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秋才恢复上课。
张维、陆士嘉无事可干,干拿薪水不干活不是他们的作风,两人觉得很不安,此时接到大哥来信,获悉李书田校长有意聘请他们夫妇去北洋。加之,此时陆士嘉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强烈的妊娠反应让北方长大的她很不适应上海的环境,何况身边还有一个4岁的女儿需要照顾,思乡之情使得她萌生了回北方的愿望。
于是,权衡利弊,他们向李国豪提出了辞呈。李国豪也清楚现状,只能遗憾地点头同意。
张维到北洋后写给唐山交大顾宜孙先生的信
那么,张维到底在同济待了多久呢?
从张维到北洋后写给唐山交大顾宜孙先生的信中可以看出,“(学)生于九月底不幸得黄疸病,卧病月余,于日前始得北返”。此信写于11月20日。据此推断11月上旬从上海坐船到天津,旅行一周,中旬到北洋。这样算来,张维夫妇5月到上海,在同济前后逗留了将近6个月,实属短聘。
时间到了1983年,张维受教育部委派就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全国高校纷纷到深大参观取经。作为校长的张维经常接待同行向他们介绍情况。同样,他也接待了来访的同济大学师生。在一次接待中他告诉大家,自己是拿了一个月薪水的同济校友。
明明待了近6个月,却只领取一个月薪水!
刨除生病和无所事事,张维只要求了一个月薪水。这就是张维,公私分明,毫厘不差!
说起来简单,其实很不简单!
困惑三
缘何轻易做了老好人?
在确定采访名单时,我们毫不犹豫地提议潘际銮院士,因为潘先生和父亲很熟,他们之间有故事。
果然,和潘先生一联系,他就说:“我和张先生太熟悉了,他是我的老师,我一定要说说。不仅我要说,我的老伴也要说。说起来,我和老伴的缘分如果没有张先生可能不一定是今天的结局。”
潘先生的话让我们惊喜,我们连忙安排了一场亲友团采访。2016年6月4日,潘先生老伴李世豫女士向我们讲述了1950年她只身从湖南来到北京考大学的过程。
当时,李女士来到北京,人生地不熟,通过老乡介绍找到时任清华助教的龙驭球,请其帮忙安排住宿。龙先生也是湖南人,一看小老乡来北京考大学,有上进心,二话不说,立即安排她和自己的妹妹一起住在清华古月堂。龙先生有一个室友就是潘际銮,潘先生一眼相中了这个眉清目秀的湖南妹子,自告奋勇为她补习功课。
补习进行得很顺利,潘、李的感情发展也很顺利。然而,临近考试,忽然接到通知,必须要有北京户口才能报名。他们俩这可傻眼了,李世豫是湖南人,自然是湖南户口,没有北京户口就报不了名,根本也就谈不上考大学留北京了。
这可把李世豫急坏了,更急坏了潘际銮,她要不在北京,对象找谁去呀?
就在这时,有位黄姓同学问李世豫:“你在清华有没有认识的教授?如果有,跟他说说,把户口落在他家就可以了。”
“我认识张维!”李世豫脱口而出,“不过,只是知道,人不认识。”
原来,李世豫的叔叔李恩业和张维都是留德生,李世豫只是听叔叔说起过他有个叫张维的同学回国后在清华当教授,他们从未见过面。
那位黄姓同学颇有侠义之心,自告奋勇去找张维。张维一听是这么个事,点点头,是有李恩业这么一个人,他的侄女来北京考大学,想把户口暂时落在他家,没问题。张维当即便同意了,连李世豫的面都没见就把这事办妥了。
李世豫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后来也如愿与潘先生喜结良缘。每当想起这件事李世豫和潘先生就感慨:“张先生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呀,怎么连面都不见一下就相信我了呢?那时的人真单纯呀,连个谢字都不要。”
故事很感人,张维好人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但笔者(漆丹)还是有点困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没原则了,张维做事一贯严谨,不经考证就轻易允诺不太像他的风格。究竟是他一时没原则呢,还是那个时代很单纯?
时间过去了一年,2017年的某一天,笔者在清华档案馆发现一份张维送存的家谱。本以为只是张氏家族的基本情况,没想到家谱里夹杂着两张复印纸,上面写的是他留德时期结拜的金兰兄弟名单,一共24人,他本人行九,仔细查看,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八哥李恩业!
真相大白,原来李世豫的叔叔李恩业乃张维的结拜兄弟!怪不得他不需要和李世豫见面核实。他熟悉李恩业家的基本情况,李恩业的侄女就是自己的侄女。
笔者心中一阵窃喜:张维并不是那种单纯的好好先生,他做事是有原则的。笔者当即把这份档案拍下来发给李世豫和潘先生,与他们分享。
众里寻他千百度,每每得到这种解开心结的资料时,采集过程中的疲劳与辛苦顿时消失殆尽。
累,并快乐着!
(作者张克澄、漆丹系张维儿子、儿媳)
采集访谈后合影(左起分别为龙驭球、陈耀松、潘际銮、李世豫、漆丹、陈佩英、黄克智、任文敏、张克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