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一名少女因抽脂死亡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据小兰朋友透露,小兰5月2日接受了吸脂手术,期间家人不知道,5月4日家人接到小兰多器官衰竭的电话,让家人尽快来医院。
7月15日,杭州市卫健委通报,这是一起医疗事故,女孩系术后出现感染性休克,后经绿城医院、浙二医院全力救治,最终于7月13日死亡。杭州市卫健委就此事通报
事后,不少网友在讨论这起医疗事故时提到“容貌焦虑”,这不免导致本次事件的核心议题失焦,即在医美市场逐渐火热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医美的规范与安全。应当说,当社会环境走向以视频图像为交往方式的时期,医美市场的壮大就有了基础。
据兴业证券发布的相关报告,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从 2012 年的 298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末的 1975 亿元,同时,当前我国医美消费渗透率相较于发达国家仍有 3-5 倍的提升空间。可以看到,在可预见的未来,比讨论“容貌焦虑”更现实和紧迫的问题是,医美足够安全吗?
据兴业证券相关报告
一个庞大的医美市场需要安全性和规范化作为支撑。目前,尚不知涉事医院“术前缺乏认识、术中操作不当、术后观察处理不及时”的具体细节,但也有经验人士分析,这起事故或许与器械消毒不到位导致大面积感染、主治医生技术水平有关;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李方伟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认为,死因或为抽脂后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然后继发全身多器官感染、多器官衰竭。
此外,南都曾于2020年就医美乱象进行有关报道,除医生操作不当导致纠纷事故外,不明材质、非法材质来源的填充、注射物也会危及求美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女孩因抽脂感染致死再次强调了医美行业的规范化问题,医美后美不美或许是主观判断,但一条底线是,绝不能因为做医美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
在使医美逐渐变得安全和规范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一种社会共识:不问动机,只问资质。不去过多关注受害者为什么要去做医美,而去着眼做医美的机构够不够资质,这决定了医美是否规范与安全。
目前,医美被行业划分为非手术类的轻医美和手术类的重整形两种类型。要手术就意味着有风险,就可能因为不规范产生问题,无论对医美秉持何种态度,都需要社会对后者更加重视,因为透过一些悲剧,到这已经不是一个“医美有没有必要”的价值问题,而是一个“医美够不够安全”的生命议题。
根据兴业证券相关报告,2019 年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非法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超8万家,合法机构仅占总数的14%;而在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中,依然有15%医疗美容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现象;同时,合规合法的医生也较少。中整协统计 2019 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约 3.8 万,非法从业者至少在10万以上,合法医生仅占所有从业者的 28%。
要医美既能发展又安全规范,政府牵头行动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医美纠纷常见于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情况下。成都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占比超过90%,2018年,《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印发,通知提出发展医美要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政府如何监管,恐怕不仅需要在事后及时介入,也需要日常的巡查。
尤其重要的是,有没有建立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数据库,不仅是及时通报巡查情况,也是为接受医美者提供信息导航,机构医生资质如何,有没有不良记录等等,这有助于改变目前接受医美人群想要确知安全性主要靠发帖的模式,该模式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信息检索成本,也为某些医美营销留下了缺口,是医疗事故可能发生的隐患。
医美越来越热,市场规范发展的相关配套要跟得上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