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张建
图:在网络上
在有些地方,奇异的习俗一直在延续。例如,江苏丰沛县一带的“猫子集”就是这样的存在。
猫(mǎo三声),说起百年不衰的猫子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微山湖上的“湖猫子”,这是陆地群众对祖辈生活湖上的渔民的称呼,多少有点蔑视和玩笑的成分。所以,陆地上的人大多还是不当着渔民的面喊湖猫子的。猫子耕地——犁湖了(离乎,邪乎的意思)的歇后语。
对于猫子这个称谓,一直没有确切的解释。有人说,渔民们都是猫在船上,大人孩子都像猫一样在小小的船舱里爬进爬出,又都像猫咪一样灵活,这样的解释也有点靠谱。或许是先有了湖猫子才有了猫子集。
渔民们劳作一天后捕捉到的鱼虾和湖产品需要带到岸上去出卖,换回必要的生活用品,为了不耽误白天的活计,渔民们都在凌晨从湖里划船来岸边进行挑灯交易,日出时分就会罢市回到船上,一年四季如此,太阳露头的时候,集市上除了丢弃的小鱼小虾和新鲜水草外,几乎看不到人的影子了。
所以这样的集市也叫露水集。规模较大和存留时间最长的“猫子集”分别是在沛县魏庙的房村、朱寨的邵庙、安国张双楼和沛县城南的赵圈、城西的晓鸣寺等处。
如今人们生活消费已经非常便利,规模大小不一的超市随处可见,然而,有一些地方“夜半来,天明去”的特色集市依然存在,生意兴旺。不论是盛夏还是寒冬,每天三更半夜,周边的商贩和赶早集的村民不约而同地来到集市上,手电和手机的亮光和一阵高似一阵的讨价还价声,夜空里弥漫着的买卖气息让集市周边成了真正的不夜城。
猫子集上的交易并不全是“批发”,也有份量小的“零售”,有人为了图个便宜或者为了新鲜,起个大早来买菜。也有附近的睡不着觉的老年人把家里养的鸡鸭和鸡鸭嬔的蛋,装在篮子里挎到到集上卖。
时至今日,有一些沛县很多人还记得“丰县的烟,沛县的酒,光棍(指有头有面的人)出在庙道口”这段顺口溜。
史料记载,早在明代,今安国镇的庙道口村,当时是水路交通与窑湾、南阳岛齐名的漕运码头,明武宗帝南下巡视时曾在庙道口住过。
从那以后,作为漕运的物资集散地的庙道口,渐渐成为了“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的“猫子集”。
如果想逛真正具有乡村特色集市,咂摸乡愁的味道,那么你一定要起个大早,驱车到沛县城南八里的赵圈村赶一个“猫子集”,到那里尝尝有百年历史的宋家正宗手工包子,那煎的三面黄的包子,趁热咬上一口,砸巴一下嘴,在几声吸溜中油香、面香、肉香的各种香味在唇齿和舌根间漫延开来。
赶集的人群也有另类的人,有的老年人不买也不卖,不吃也不喝,就是为了与熟人见上一面,寒暄一阵,或者与老对手骂上一通“大会”。
我年幼的时候,曾跟随外祖父去赶过晓鸣寺的“猫子集”,集市黑灯瞎火,暗红色的光点是抽烟的火光,有人点燃一堆豆秸,顿时一片通红,人们都围上去取暖,也有人趁机瞅一下称星,看看数量。
暗黑中的交易,也显示出那时群众的诚信,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事从来没有听说过。集市的照明也在与发展同步,先是有了蜡烛,后又用了滋滋作响抗风效果极好的汽灯和电石灯,现在都有了亮度很高的路灯,再就是人手一个手提充电灯,已经夜同白昼“猫子集”似乎也该换换名字了。
沛县文史民俗学者谢祥健介绍,城南赵圈的“猫子集”起源有数百年的历史,文革期间曾中断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之初群众又自发再度起集,由于蔬菜种植规模大,交易时间又有所提前,为避开电动三轮限行时间,许多菜农晚上9点后就开始装运蔬菜。
农村群众都把猫头鹰叫做夜猫子,因为猫头鹰是昼伏夜出,夜间出来捕食。夜间出来赶集和从事交易的人们就与夜猫子一样,所以这或许就是“猫子集”的来源。想来也颇有些道理。
“猫子集”的话题聊到这里,似乎对“猫子集”的成因找到了出处,可一想到“丑时店铺掌灯,寅时商贾云集。卯时买卖兴隆,破晓集市渐散。”从时间对“猫子集”的描述,猛然间注意到了这个“卯”字。
卯时为现在的5点到日出的7点时间段,我们聊这么多的“猫子集”莫不会是“卯时集”呢?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正在自留地里辛勤劳作的朋友们,您说呢?